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千佛庵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千佛庵又名小西天,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人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千佛庵寺院依山叠造,构思巧妙,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地尽其用,浑然一体,特别是大雄殿宝殿内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艺术,贴金敷彩,金碧辉煌,精巧玲珑,梁架彩画富丽典雅,颇具特色,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仅大雄殿宝殿的彩塑精品就占全省明清彩塑作品的4%以上,而这些佳作仅塑于面积只有169.6平方米的小殿堂内,堪称佛教彩塑艺术之瑰宝。千佛庵寺院的官版《明永乐北藏》,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史、藏经史、伦理道德乃至民俗的稀世珍宝。1996年小西天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经临汾市宗教部门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5

瑞云寺,在清水社村,即唐李克用、李存勖建亭百花山之所。有碑记云寺始汉明时,历唐、宋、辽、金、元至我明,重翻三十八次。元有赐敕,今不存。龙泉寺,在清水社家庄,嘉靖三十八年僧义?重建。副使朱濙记。双林寺,在清水龙泉乡,瑞云之下院也。元至正年建,景泰年村民马真等重建,正德元年、六年重修。沙门古心记。以上离城约三百里。

云严寺,在齐家庄,唐武德初建。永乐丙申,有张氏女生而灵异,落发为尼,居民为重建。菊室道人和庵记。兴隆寺,在张各庄,正德四年僧性观建,嘉靖六年重修,副使朱濙记。以上离城约三百五十里。

庵凡一百四十 城内七十七,城外六十三

城内:海潮观音庵,隆庆元年建。丛林庵,嘉靖四十二年建。德胜庵,嘉靖三十四年建。清凉庵,万历十七年建。新海朝庵,万历十八年建。新华庵,嘉靖四十三年建。惟心庵,万历二年建。太平庵,嘉靖十年建。大悲庵,嘉靖十八年建。万佛庵,嘉靖元年建。无量庵,正德八年建,嘉靖三十七年重修。以上俱在北城日中坊。

崇宁庵,永乐年建。涌泉庵,正德二年太监李荣建。以上俱在中城小时雍坊。

圆通庵,嘉靖二十六年建。清华庵,嘉靖十年建。万善庵,隆庆六年建。弥勒庵,嘉靖三十三年建。玉喜庵,嘉靖三十八年建。崇宁庵,隆庆三年建。翠峰庵,万历十五年建。兴胜庵,正德三年建。福德庵,嘉靖三十八年建。古登庵,《钟铭》载:成化二十三年建。崇寿庵,嘉靖三十四年建。松树观音庵,嘉靖二十八年建。以上俱在西城朝天日中坊。

常明庵,弘治十八年建。龙华庵,万历七年建。灵济庵、静妙庵,嘉靖四十年建。以上俱在西城鸣玉坊。

三元庵,万历六年建。千佛庵、水塘庵、西方庵、积善庵、大乘庵,俱创不记年。以上俱在金城坊。

广善庵,在河漕西坊,嘉靖十年建。三教庵,嘉靖元年建。双河庵,天顺八年建。韬光庵、槐包春庵、水斋庵、海会庵、福慧庵,俱创不记年。以上在西城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78

截胡同诗,中有菜园屋券价已昂,我宁扣俸租官房之句。

  右在半截胡同东,骡马市、虎坊桥街南,板章胡同西,横街北,与中城、西城界。

南横街

井一。迤西隶西城。井四。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有千佛庵、圆通观,俱详寺观。又有华严庵。有祥符、嘉兴、全浙、淮安、孟县、泾县、粤东诸会馆。南小胡同曰椅子圈、荷叶厂。沈铭彝《孟庐札记》:宛平王文贞公崇简旧第在南横街,有宝翰堂,藏两朝所赐书画数百轴。又有忆园、青箱堂,今七间楼遗址尚存,祠亦在焉。文贞有青箱堂诗十卷,续诗十二卷,文十卷,家谱、年谱各一卷,镂板藏祠中。冯鹭庭编修集梧居米市胡同,于己酉五月十三日祀汉寿亭侯,纸灰飞著凉篷,延烧千余家,而王氏之祠并青箱堂俱为煨烬。《宸垣识略》: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藤阴杂记》:横街有第,乃怡园之一隅,向为王氏世守,后赁张总宪若溎、吴少宰嗣爵。韦约轩谦恒自黔回京,再入词馆,赁住怡园废址,尚剩四松,乃构亭于松石间,颜曰四松,栽花树二十余本,又构有椒书屋,方桃杏盛开,屋又转售,赋留别诗。案:今粤东会馆当即其地。履园丛话:邵二云名晋涵,余姚人。乾隆五十七年,余初入京师,谒见于横街寓第,时官侍讲。又刘文定纶初寓横街移居诗:仆夫忽报趋朝早,小树鬅鬙夜气浓。此去天街多半里,惊心几杵丑时钟。又程文恭景伊第在横街,有绿云书屋,文定题云:仙云童童覆瑶席,仙人展坐春无迹。笑认窥檐老树枝,此是吾家道南宅。《钱辛楣年谱》:乾隆甲戌,移寓横街,读汉书,撰次三统历衍四卷,秦文恭邀余商订五礼通考。休宁戴东原初入都,造居士寓,谈竟日,叹其学精博,明日言于文恭,文恭欣然与居士同车访之,为延誉,由是知名。《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年正月,入都,寓千佛庵。二十七年三月,复寓南横街北。查礼《铜鼓堂集》:移居横街诗:碧玉山房春落花,春风催我更移家。此身万岁归何著?两岁三迁似泛槎。检点诗书携作伴,街邻酒肆说堪赊。据经作灶仍无突,爱听松声日煮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647

稍东曰大川淀,[三]有关帝庙、龙王庙。曰小川淀,有五圣祠。再东曰官菜园上街,[四]曰红土店,有观音院。《顺天府志》此地尚有兴隆街,今已无考。[五]再东曰珠巢街,[六]其南有蔡家胡同,有土地庙。再东有福禄庵。再东即南堂子胡同,为内五区界。

注:

[一] 《顺天府志》:"南横街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有千佛庵、圆通观又有华严庵。有祥符、嘉兴、全浙、淮安、孟县、泾县、粤东诸会馆。南小胡同曰椅子圈、荷叶厂。"《宸垣识略》:"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①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藤阴杂记》:"横街有第,乃怡园之一隅,向为王氏世守,后赁张总宪若淮[溎]、②吴少宰嗣爵。韦约轩中丞谦恒自黔回京,再入词馆,赁住怡园,废址尚剩四松,乃构亭于松石间,颜曰"四松",并栽花树二十余本,又构有椒书屋,方桃杏盛开,屋又转售,赋留别诗"。《顺天府志》:"案:今粤东会馆当即其地。"又《刘文定纶初寓横街移居诗》:"仆夫忽报趋朝早,小树鬅鬙夜气浓。此去天街多半里,惊心几杵丑时钟。又程文恭景伊第在横街,有绿云书屋,文定题云:仙云童童覆瑶席,仙人展坐春无迹。笑认窥檐老树枝,此是吾家道南宅"。《钱辛楣年谱》:"乾隆甲戌,移寓横街,读《汉书》,撰次《三统历衍》四卷,秦文恭邀予商订《五礼通考》。休宁戴东原初入都,造居士寓,谈竟日,叹其学精博,明日言于文恭,文恭欣然与居士同车访之,为延誉,由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648

是知名。"《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年正月,入都寓千佛庵。二十七年三月,复寓南横街北。"《铜鼓堂集·移居横街诗》:"碧玉山房春落花,春风催我更移家。此身万岁归何著?两岁三迁似泛槎。检点诗书携作伴,街邻酒肆说堪赊。据经作灶仍无突,爱听松声日煮茶。"《石遗室诗话》:"吴柳堂故宅,在南横街,仿杨椒山故宅例,以祀柳堂,门有扁额。"《匏庵诗存》有《横街吴柳堂侍御题壁诗》。《壬癸诗存》有《于曹君寓斋补祝苏文定公生日诗》注:"瀼蘅居南横街,旧有南园之称。"按:《顺天府志》云《曝书亭集》有《徐尚书载酒虎坊南园联句诗》,云其地当近下洼,瀼蘅所居南横街实与上洼相近,所称南园当即此。瀼蘅有《留别南园旧居并寄移疏坡邻诗》:横街地近藉坛东,岁岁槐阴满院中。旧居左右邻有老槐两株,夏日扶疏可以忘暑,汪君巩庵为作借槐庐图。隔巷书声滂喜接,米市胡同潘文勤滂喜斋,今为坡邻僦居。连墙诗老放庵同。谓移疏南洼雅集何能忘,北海清尊总不空。付与梦华成掌录,比邻八载话瓶翁。南园间壁为松禅老人旧居。

[二] 《顺天府志》:"华严寺俗称圣贤庵,南有玉皇庙,道光间重修,改名三教寺。又玉皇庙在盆儿胡同之西,明万历二十九年,荣昌公主所立。本朝顺治十四年重修,世祖曾临幸焉。庙门西向,前为玉皇殿,中为文昌殿,又有殿亦祀文昌,东西祀诸葛武侯、文信国。其旁又有雷神殿,殿前有顺治十八年碑一,金之俊撰。碑云:"京师城南玉皇庙,为都城胜境。顺治丁酉,住持清勤谋新轮奂,即成文昌殿,复建立戒坛。世祖章皇帝临幸,发帑金一千两,遣牛录章京陈秉正赉赐。迄今又阅三载矣。清勤感先皇帝钦祀之至意,伐石徵文于余。顺治十八年二月二日。"又明天启四年碑一,史记事撰。碑云:"岫云王氏一清,徽之歙人,少习制举,长事玄修,神宗圣母弗豫,荣昌公主命岫云祷之有应,遂为建玉皇庙。创始于万历二十九年春,落成于四十八年秋。其东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