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寄畅园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寄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横街,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死后,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74

凝玉镜而冰寒。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观屡易。彼之青雀黄龙,虽资济川,亦虞穿线,则何如一肖形而浮坎止艮,义两存焉。非徒欧米之兴慕也。且田盘之浮石,奇则奇矣,而或需乎云;香山之绿云,似则似矣,而或乏乎水。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盘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石舫之北有楼为延清赏,西为旷观斋,又西为水周堂。(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自此以北建城关,额曰宿云,檐曰贝阙,上有楼,奉关圣。御书额曰浩然正气。循城关以北,折而西,是为园之西门矣。

  怡春堂后城关迤北为惠山园。(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惠山园规制仿寄畅园,建万寿山之东麓。有御制惠山园八景诗。

  惠山园门西向,门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其北为墨妙轩。(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墨妙轩内贮三希堂续摹石刻,廊壁间嵌墨妙轩法帖诸石。

  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而东为水乐亭,为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径,径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即园之东北门。(清漪园册)

  乾隆十九年御题惠山园八景诗(有序)江南诸名墅,惟惠山秦园最古。我皇祖赐题曰寄畅。辛未春南巡,喜其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名曰惠山园。一亭一径,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3

寿堂,前有大石,镌御题青芝岫三字。东曰玉英,西曰莲秀。

长元按:青芝岫卽明米万钟所运大石置良乡者。

乐寿堂后,折而西为方池。池北为乐安和,西为长廊,达石丈亭。西北为养云轩、餐秀亭,亭后

石壁勒御书燕台大观四字。西为无尽意轩,稍北为圆朗斋。无尽意轩之后为慈福楼,楼西为大报恩延寿寺,详郊垧。罗汉堂后为宝云阁,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晖阁。东南有三层楼,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西为听鹂馆,馆西为石丈亭,为石舫。舫北有楼,为延清赏,西为旷观斋,又西为水周堂。自此以北建城关,关上有楼奉关圣。循城北折而西为园之西门。怡春堂后,城关以北为惠山园,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北为墨妙轩,内贮三希堂续摹石刻,墙壁间嵌墨妙轩法帖诸石。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而东为水乐亭,为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径,径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卽园之东北门。

长元按:惠山园仿无锡秦氏寄畅园也。载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为园中八景。

惠山园西为云绘轩,东为迎緑轩,后为随安室,又西为花承阁。阁之左为多宝琉璃塔,下有碑勒御制颂。西北度桥为城关。又西折而北,为园之北楼门,在万岁山之北。门外以南为长桥。长桥南佛寺三座,曰须弥灵境,曰善现寺,曰云会寺。云会寺北为构虚轩,为绘芳堂。西南为清可轩,西为味闲斋,斋北为绮望轩。绘芳堂北隔河为嘉荫轩。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75

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欲定居,山史为营斋舍焉。方凫宗寄怀山史诗:共蜡游山屐,翛然八十强。园林留硕果,身世问柴桑。

秦留仙游杭宿曹源庵赠息机上人诗:小筑傍招提,安禅绝所思。艰难行脚后,容易退耕时。佛火分池面,茶烟合竹枝。语深忘去住,一榻鬓如丝。留仙十九选庶常,世祖见其白鹤诗,曰:此人必有品。置第一,授检讨,以逋粮案罣吏议,发往湖广军前效用,蔡大将军延之讲学。有烛影摇红词云:江行舟中,见雁南飞甚急,当不知湖湘间锋镝纵横也。因作是词。翔雁才来,秋风细雨低飞急。几回斜影掠孤舟,似与人相识。我本江南倦客,向潇湘附伊健翮。黄陵庙里,青草湖边,云山非昔。 我往从征,书生漫捧中朝檄。天涯尔去却无端,不怕烽烟迫。谁处月明芦荻,看沙上卧枪沈戟。何须更到,回雁峰头,早归始得。迦陵重游寄畅园词:从军年少巴陵客,三载金笳画戟时。李屺瞻同在幕府,嵇永福漪园亦应聘从军荆、襄,渔洋赠行兼寄留仙及屺瞻诗云:帕首靴刀气不群,秀才今复学从军。也知好句输中散,惟有相思寄楚云。 秦子清真五字诗,李生磊落万人姿。他年幕府论功日,七宝庄严合是谁。己未,由蔡荐举鸿博,重入史馆,官谕德,中蜚语罢归。癸未南巡,给还原品。纪恩诗有云:前事岂忘投杼惧,新恩终解拾尘疑。其洞庭词二首云:缥缈峰高未易攀,扶筇早上白云间。低头欲认乡园水,只露夫椒一抹山。 绿树平湖好卜居,数闲茅屋一床书。山家供客无兼味,手摘黄柑换白鱼。顾茂伦寄留仙诗:南国无双士,东山第一流。留仙有苍岘山人集,故其五世孙瀛,以小岘名集。

雪桥诗话卷第二 五七

书名:雪桥诗话续集 页码:214

雪桥诗话二〇四

酒共传。柳摇秋水浪,花醉夕阳天。修竹寒高馆,残荷对绮筵。丹青图雅集,人似饮中仙。 新月初浮水,潮平影似钩。溪边犹斗酒,烛下未登舟。风露吹衣冷,星河入夜流。小留鸥鸟狎,讵是恋糟邱。弟锳,字莘湄,以佐领出为平乐太守,著有■渚集。卒后,妻赵恭人,依蔗村以居,鞠子浚,成进士。其祭灶诗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尊。年年破屋多尘土,须恕夫亡子幼人。题边塞图云:黄沙漠漠迥无垠,万古关河不度春。今见画图肠欲断,可知当日戍边人。三人诗雅颂集失收。莘湄与翁山交契,谭仲仪谓其诗近翁山,律诗高亮。至谓其官知县,则误记也。蔗村姬人艳雪,亦能诗。和查莲坡悼亡句云: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李秦川赠蔗村诗所谓丽尔复天锡,诗人作细君也。

翁照霁堂诗情婉约。绝句如秦洛生太史招游寄畅园即席分韵云:手中虽曳一枝藤,别有危亭已倦登。佳水佳山能历遍,固应输个打包僧。 水边小憩弄清流,竹冷沙寒宛似秋。一片雁声何处落,弹琴人在夕阳楼。海棠轩病起云:偶缘行药过东栏,初试生衣尚觉单。自笑新来偏善病,与花一样怕春寒。冷香亭夜步云:夜深小步曲廊东,疏箔层层望若空。一树梅花半轮月,与人俱在寂寥中。秋晓云:隔坞烟钟破晓清,山房秋意画难成。时当酒醒眼初豁,蕉影一窗残月明。律句如芳城寒食次张匠门太史韵云:往来有数愁中路,远近无凭梦里家。旅夜喜顾侠君太史至云:把臂客来灯影里,断肠人在漏声中。格近中、晚,特饶韵逸。

沈季友南疑,学诗于毛西河。释澹归称其诗,如横笛孤吹于月下,云无片翳,风无丝扰。其宫词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183

院,廷臣无敢言者。虚舟以户科抗章,语侵宪长,左官吏部。其侃直犹足纪也。

景州魏君璧司空,以李安溪荐由举人直内廷,司编校,癸巳以第三人及第。雍正纪元,出抚湖南,有清正和平之褒。高宗御极,命赴泰陵守护。乾隆五年乞休,十三年东巡迎銮,御制诗二章赐之。有皇祖栽培士,于今剩几人之句。十六年赐诗,有鹤发犹然健,葵心不改倾之句。二十一年迎銮,召见行殿,复优遇赐诗。是年卒,谥文简。秦文恭以乾隆二十九年卒,明年南巡幸寄畅园,御制诗有云:养疴旋里人何在?抚景愀然是此间。高宗追念旧臣,形于翰墨如此。桂林陈汝咨相国致仕,亲赐诗章以宠其行。有云:岂弗惜离留未可,最怜言去恋犹真。翁霁堂伐木说谓:处堂廉之隔绝,故相亲如友以通之。自秦代以后,君日益尊,臣日益卑。名分虽严,而上下之情能相通者,代不数见。今天子恩周百辟,一德交孚,较古之师友臣邻者意更加切。云云。为足窥见裕陵致治之本矣。

南昌万孺庐讲学所著易训,全谢山谓其论互体最精。句如疏林延霁色,流水带寒声,致佳。

宋马相国廷鸾、教授端临葬处曰马姑山。石五中为嵩。洎阳杂诗:父子高名元、宋间,松楸遥望马姑山。那知王谢风流尽,蜗角天荒斗触蛮。宋漫堂太宰所刻江左十五子诗,乙酉四月圣祖自浙西旋舻,驻跸吴郡,太宰时抚吴,尝装以进呈。雍正辛亥年闾山傅稚君选刻王方若、李北岳、郭于宫为淮东三子诗。夏瘦生有药笼收全归牧仲,枣梨刊复得闾山之句。北岳徐昭法画芝句云:定知崖畔丛三秀,不在祥符万本中。

天门唐赤子少时,美丰仪,老苍头负以观剧,千人属目。舞场歌板至为之停。林将军闺秀雅辨韵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三 一六七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2

之,窗之外隙地方广亦十笏,命匠氏叠石成峰,则居然慧日也。范锡为宇,又依然壑废也。汪氏别业旧名激水作瀑,泠泠琤琤,不殊幽居洞之所闻。

惠山园 惠山园规制仿寄畅园,建万寿山之东麓。门西向,门内池数亩。园有八景,曰载石堂、墨妙轩、就云楼、淡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高宗纯皇帝御制惠山园八景诗序:江南诸名墅惟惠山秦园最古,皇祖赐题曰寄畅。辛未春南巡,喜其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名曰惠山园。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得景凡八,各系以诗。

畅春园 畅春园在南海淀大河庄之北,本前明戚畹武清侯李伟别墅,圣祖仁皇帝改建,锡名畅春园。高宗纯皇帝祗奉慈宁,问安承豫,每于此停憩。因在圆明园之南,亦名前园。

西花园 西花园在畅春园西,正殿为讨源书屋。高宗纯皇帝问皇太后安之便,率诣是园听政。

圆明园 圆明园在挂甲屯之北,距畅春园里许,为世宗宪皇帝藩邸赐园之名,圣祖仁皇帝御书。世宗宪皇帝有圆明园记,高宗纯皇帝有后记。

清漪园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明湖。高宗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曰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闽广巡洋之制,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于湖内水操。

鉴 园 长春园玉玲珑馆之南为昭旷亭,亭东南为映清斋,斋东为鉴园。由鉴园北山径折而东为东宫门,亦称大东门。鉴园西南为如园,由如园山径西行即淡怀堂之东垣门。高宗纯皇帝如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