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会典馆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其馆址例由内务府于紫禁城内临时拨给,书成后仍退还内务府。故清代五次纂修会典(清代会典初纂修于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重修,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五年第三次纂修,嘉庆六年至二十三年第四次纂修,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五年第五次纂修),其会典馆之馆址并非固定在同一处所。如乾隆会典纂修时之会典馆,后来拨交国史馆使用;光绪会典纂修时之会典馆是在国史馆之北。两者虽然同在东华门内,但具体坐落位置则不同。因属临时机构,会典馆本身无印信,其对外行文是借用内阁典籍厅印信。馆内职官亦都是临时抽调而来,有正副总裁官、总校官、纂修官、详校官、校对官、收掌官及誊录官等,还有为数不少的供事、各色匠役及临时招募绘图人员。其中总裁官照例由大学士等元老重臣兼充,副总裁则是从部院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内选充。会典的纂修官与其他修书各馆有所不同,一般修书馆的纂修官大都以翰詹官为主,而会典主要是记述各部院衙门的典章制度,部院官员对此比较熟悉,因此历来会典的纂修官均是以部属司员为主, 翰詹为辅。会典馆于所纂会典脱稿后,即逐渐裁减人员,先是纂修、协修各官陆续各回本任,主要留下誊录、校对各官及吏役,待武英殿刊刻完毕,会典馆即正式裁撤。与此同时,皇帝照例要对参与纂修各官进行封赏奖叙。
阅读全文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295

断,则科道中有封章建白,实裨国计民生者,转置而不录,岂非缺典?屡次申谕馆臣,卒因循未能奉行。道光丙午,何子贞先生充提调,创拟条例,欲遍搜官书、文集,补办国初以来三品以下名臣各传。商之总裁郭佳相国,坚不见允,因辞提调。其峨眉县斋赠秦丈诗云:惟先文恪公,家学慕沙嗣。词林根柢厚,三天久直侍。先皇念旧学,崇衔兼美谥。立传命史官,贱子与撰次。窃维名德崇,久服朝野议。乃因追赠隆,始获简编厕。纯庙垂遗谟,伏读增感企。小臣虽有言,大官老于事。安得欧宋才,重寻马班例。咏其事也。国史馆与内阁后门相对。光绪甲午与刘正卿同年同寓明照坊南。史馆传到,三六九馆期辄联袂东华,相共搜讨,及入会典馆亦然。每念巢痕,犹悬魂梦。

安东程沆瀣亭,初以中书值枢垣,癸未馆选出德文庄之门,旋乞病归。丁酉文庄督漕淮上,有留题荻庄三首。祝止堂送其养疴归里云:君昔薇省直,不独文翰工。回翔枢庭内,出入禁闼中。姓名达天子,咨议烦上公。行围扈豹尾,骑马如游龙。我虽未及见,至今人称雄。胡为改馆职,遽成可怜虫。云云。可见玉堂闲冷,不及枢密之烜赫,自昔然矣。梁茝邻汉军机题名无瀣亭,知漏略不少。

祝趾堂咏史并引云:自刘宋逮萧梁之际,才人学士,接躅比肩。藻丽有余,名检不足。空愧陶潜之柳,莫问商山之芝。其身事一朝者,或以险躁取戮,或以容悦覆邦,败德之累,更无讥焉。录其名尤著者,韵之得十绝句。范蔚宗云:宝钿华裾饰翠娃,阿家厨乃贮薪柴。空令史笔传东汉,如此人何不早埋。王俭云:封禅遗文奏所忠,琅琅熟诵艺谁同。拍张歌舞琴琶座,不见当年谢侍中。褚渊云:齐台未建已倾心,黄■虚叨付托深。一事却征坚定力,不随面首嬲山阴。王融云:琅琊才地本风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五 二七九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29



但当令在诸贝勒、固山额真左右,遇众对敌之时,与之同进。若彼欲自攻城,亦当止之。即或厮卒中有一二次率先登城立功者,亦不可再令攻城,以示朕爱惜材勇之意。仰见我祖宗开创艰难,于战胜攻取时,仁恩恤下,无微不至。是以人思感励,敌忾效忠,所向克捷,开疆定业,肇造鸿图,诒谋垂裕之道,实在于是。朕临御以来,平定准部、回部及荡平两金川,我旗营劲旅中鼓勇先登、攻坚拔栅者固不乏人,即绿营中亦间有出众奋勉者,一经将军等具奏,即赏以巴图鲁号,用示奖励。而伊等倍加感奋,凡遇攻夺碉寨,仍复超众争先,以图报効。其间屡建功绩者固多,而因冒险伤殒者亦复不少。朕每为矜悯,衋然于怀。兹䌷绎祖训,骁勇立功之人毋令再登,益敬服大圣人之用心,非孙臣所能见及也。今武功告蒇,函夏谧宁,继此不愿复有用兵之事。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而谟训昭垂,法良意美,亦不可一日或忘。用是敬录圣谕,明白宣示,我君臣当共恪守,以垂久远,且使我世世子孙懋继前规,勉思善述,以巩亿万载丕丕基,其钦承毋忽。

  殿东稍北,有石桥三,桥北为三座门,门内今为续修大清会典馆。直北殿宇三所,是为撷芳殿凡大内俱黄琉璃瓦,惟此用绿,为皇子所居。中所为皇上潜邸,乾隆乙卯十一月始移居焉。其前为王公、文武大臣轮班宿卫直房。东为御药库。西夹道内为御茶膳房库宇。又为蒙古朝房。三座门外桥南相直,为户部内库、銮仪卫内銮驾库。门北向,库前石碣"古今通集库"五字,内贮大驾卤簿全分,大礼舆一,法驾步舆一,亮舆一,各式舆十四,法驾、骑驾、銮驾凡三百七十余件。桥之东,倚城隅南向,为国史馆。左为东华门,门下有下马牌石,紫禁城之东门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三 四二七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261

 穿黄马褂。十二年,充教习庶吉士,会典馆正总裁。十四年,充方略馆总裁。十五年,补受大学士,管理户部。德宗大婚礼成,加太子太保衔,授体仁阁大学士,赐西苑门内乘坐肩舆。十八年,命管理吏部事,授东阁大学士。二十年,以总办太后六旬万寿庆典,赏双眼花翎,并赐用紫缰。二十二年,以病致仕,赏食全俸。二十三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七。遗疏入,天子震悼,册赠太保,赙赠有加,予谥文达,入祀贤良祠。

之万襟怀旷达,生平不见欣戚之色。其在师中,临危制变,不动声色。尝军叶县戏下,卒仅数百,贼大至,多设疑兵击却之。善于择将,张曜、宋庆、姚广武、张从龙等,皆拔之稠人之中,卒以战功显名于世。居政府十三年,让功推能,人尤称其相度。又工书,善画山水,澹远秀逸,在云林、子久之间。人得其片幅,争相宝藏。论者谓王翚卒于康熙丁酋,年八十六;之万卒于光绪之丁酉岁,亦一奇也。子嘉荫,大理评事,工画花卉,得恽寿平神妙。孙奎正,亦精绘事,专师戴熙。年甫冠而卒。

鹿传霖

鹿传霖,字滋轩,号迂叟,定兴人,都匀知府丕宗第五子也。幼与妻弟张之洞同学,以文行相砥砺。当丕宗守都匀时,叛苗麇聚城下。传霖方率二百健卒迎饷,闻警驰归,缒城入,助战守,相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256

月,礼部具奏典礼,以签改宣示日期未照缮,再议革职。上特宽免。十一月,皇上大婚,充大征副使。明年,礼成,复原官。充会试正考官,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十八年,兼署刑部尚书。十九年正月,鸿藻年七十,赐寿,赏赉优渥。八月,署刑部尚书。

二十年正月,太后六旬万寿,赐戴双眼花翎,充会试正考官。八月,署刑部尚

书。日本、朝鲜构衅,命鸿藻商办军务,授军机大臣。每朝入对,恒至日昃,不遑暇食,意所不可,归寓辄悒悒,或抚膺痛哭;然其事未尝以之告人也。上念其劳,赐西苑门骑马。二十一年六月,命入总理衙门。鸿藻以外交棘手,设诚致行,凡有益于国者,随事力争,以图补救。朝廷惩前毖后,急于变法,而新进之士遂欲屏弃古训,颠覆成法,以求遂其自由无忌之心。鸿藻每痛抑之,且曰:祸天下者必此徒也。故终其世不得逞。自赔款骤增,度支益绌,有以加赋之说进者,将议行矣。鸿藻谓无济于国,而有害于民,力阻之,事得寝。二十一年,以病乞假,假满,入对,上派内监扶掖,再赏假一月。十月,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寻调吏部,命免带领引见,颁赏书画及诸上方珍物甚伙。

鸿藻历充经筵讲官、武英殿玉牒馆、会典馆正副总裁、管理三库事务大臣、教习庶吉士、会试知贡举。凡乡试、会试、覆试、殿试、朝考、考试试差、考试汉中书、汉荫生、庶吉士散馆阅卷诸大臣,皆以鸿藻充之。五次京察,均特旨交部议叙。二十三年三月,病笃,赏药饵,命御医往视。七月卒,年七十有八。遗疏入,上痛悼,赐祭葬,赠太子太傅,予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不苟言笑。持躬勤约,有苦寒素。与倭仁最善,以道义相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369

日,启行,初九日至蓟州,恭谒昭西陵,查看应修工程,敬勘景陵大碑楼,复至裕陵行

礼,又勘诸陵岁修工程。十四日,回京,命充会典馆总裁官,专看清字正本。是月,赏

还花翎。编乙丑九月至是年正月古今体诗为《西馆集》。

(三十七岁) 十二年丁卯(公元一八〇七年),二月,经筵进讲‘君子所其无逸’经

义。恭随圣驾谒东陵,驻跸盘山,命策骑游山,分体赋诗。《高宗纯皇帝实録》告成,赐

银缎鞍马,复命照料归架。时两江总督铁公保奏请河工料物加价,命偕工部侍郎蒋爰亭

予蒲赴南河查访价值。四月朔,由京启行,初十日,至长清县境游五峯山。十一日,行至

第三墩铺,北卽分路,数里许,见石坊题曰‘灵岩胜境’,再行十里许,入寺门,徧游佛

殿,模旧碑,登宝塔,然后饭香积。饭后,乘山欙至行宫,惜有倾圮。复拾级而上白云

洞,小憩积翠峯,题名石上,啜茗洞中,喜翠柏之攒山,览岱宗而在目,到此身心俱远

矣。返僧舍,摩挱铁袈裟。行过石坊半里,分路越小岭至湾德归大道,抵长城驿,仍是

长清境。十二日,至泰安府,出北门,先至王母池、蓬莱阁,渐入山境。关帝庙换山舆

前进,遇佳处便浏览,最心醉者五大夫松下飞瀑嵓,泉声清心,松涛振耳,因题十六字

于石上曰‘松吹成籁,泉咽似琴,人间仙境,空外奇音。’望南天门,两山壁立千仞,瘦

恩福堂年谱三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