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按〕慈宁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慈宁宫花园中为咸若馆。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慈宁宫花园前宇为咸若馆,供佛。皇上御书额曰寿国香台。联曰: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馆之左为宝相楼,右为吉云楼。宝相楼南为含清斋,吉云楼南为延寿堂。池上为临溪亭。咸若馆后楼宇御书额曰慈荫楼。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寿康宫又南为慈宁右门。寿康宫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慈寿凝禧。联曰:玉管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殿联曰:庆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皞乐康衢。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后殿联曰: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西室联曰:金盘露满瑶华丽;丹粟祥凝鹤算绵。又联曰: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和。皆御书。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正月十四日作 寿康神御敢重张?寿康宫虽向年尊奉慈闱之所,但其地宜留为万万年奉养东朝,不宜安奉圣母御容、神位。惟恭遇圣诞令节及上元前一日,敬诣寿康宫佛前展礼,并瞻仰宝座叩谒,以申哀慕。今年仍循昨岁例行,详见戊戌正月十四日诗注。却有先时礼佛堂。此日拜瞻聊写痛,
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卽今文渊阁后之旷地欤?
隆宗门之西为冰窖四座。又西为慈宁宫,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中南向者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内为正殿,御书额曰宝箓骈禧。殿前东庑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后殿供佛像。殿后东庑佛室,圣祖额曰,四星容华。宫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相对。
慈宁门之东为长信门。
慈宁宫花园前宇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右为吉云楼。自宝相楼南为含清斋,自吉云楼南为延寿堂。池上为临溪亭。咸若馆后为慈荫楼。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内为寿康宫,额曰慈寿凝禧。东暖阁后殿西室皆御书额。寿康宫之后为寿安宫,东西为长街,街西为长庚门。
长元按:明宫室嘉德右门之西曰长庚门,凡夫匠淘沟修造,或宫人疾故,皆开此门。
正中南向为寿安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正殿额曰长乐春晖。东西暖阁皆御书匾联。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演戏。殿后庭中,叠石为山,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皆御书。
慈宁宫之东北,卽启祥门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内为雨华阁,俱供佛。西为梵宗楼。阁后为昭福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
东庑门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东庑之南有佛堂,后供佛像,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对。又南为长庆门。慈宁宫之前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其南为含清斋,右有吉云楼,其南为延寿堂,堂北为慈荫楼。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又南为慈宁右门。寿康宫后为东西长街,街西[为]长庚门,门内正中南向者为寿安门,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乾隆十六年改建。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殿后庭中叠石为山。室三楹,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慈宁宫之东北,即启祥门外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门内为雨华阁。[二]阁三楹,覆以金瓦,俱供佛。阁后为昭福门,门外为梵宗楼,[三]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四][五]
注:
[一] 《国朝宫史》:"本朝定制,皇帝尊圣祖母为太皇太后,尊圣母为皇太后,居慈宁、
寿康、宁寿等宫。奉太妃太嫔等位随居,皇后中宫主内治,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分居东西十二宫佐内治"。
[二] 《故宫考》:"雨华阁,明时属隆德殿,南为凝华门,后改春华门。阁凡三层,上层
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东西配殿亦供佛,有佛像、藏经及残余龙藏经等"。
为延寿堂, 联曰:" 梳翎闲看松间鹤, 送响时闻院外钟。" 又联曰:" 庭轩含静趣, 花木吐新芳。" 堂后层联曰:" 六艺兴怀永, 三余悦性长。" 又联曰:" 满字一如心得月, 梵言半偈舌生莲。" 又联曰:" 乾坤壶里永, 楼阁镜中开。" 东南为含清斋, 联曰:" 轩楹无藻饰, 几席有余清。" 又联曰:" 晴漾慈云霭, 风和爱日长。" 又联曰:" 钧陶锦绣化工鬯, 松竹笙簧仙籁谐。" 北为慈荫楼,联曰:" 假无言通旭卉, 严恭有恪毖渊蜎。" 楼下联曰:" 旭日正辉三秀草, 光风不动万年枝。" 又联曰:" 禁籞有花皆簇锦, 上林无鸟不调弦。" 皆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寿康宫
寿康宫在慈宁宫西,前为寿康门,门内,正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慈寿凝禧"。联曰:"玉琯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殿联曰:"庆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皞乐康衢。"左壁联曰:"卿云扶鹤钥,宝字镂鸾楣。"右壁联曰:"瑶屏百寿字,银烛九华枝。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徧和风。"后殿联曰:"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东楹匾曰:"颐和宣豫"。皆高宗纯皇帝御笔。○东室,皇上御书挂屏云:"和诃条国,在大海之中,地方二万里,国有大山,山有石井,井中生千叶白莲花,井边青石上,有四佛足迹,合有八迹。月六斋日,弥勒菩萨与诸天神礼佛迹竟,便飞去。浮图讲堂皆七宝,国王长者常作金树银花、银树金花,供养佛。"○西室,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金盘露满瑶华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八 四七三
东太后者也。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抚辰殿又南,为延庆殿。由春华门往西,为寿安门,入门为春禧殿、寿安宫。宫后,左为福宜宫,右为宜寿堂。北为英华殿,原名隆禧殿,隆庆元年,更名英华,以供西番佛像。殿前菩提树两株,(图二十三)六月开黄花,秋深子落,子不从花结,与花并发,而附叶之背,莹润圆整,可作佛珠,为前明李太后所植。后没,上尊号为九莲菩萨。树北别殿有慈容,四时祭奠,一如佛事。至清乾隆时,于两树之间起筑碑亭,赞述黄教。此殿自明迄今,殆久为奉佛地也。由启祥门南行,为慈祥门,入门北有中宫殿、东宫殿、西宫殿。前为大佛堂,南为慈宁宫,清末西太后居此,有花园。宫左有头所、二所、三所。右有寿康堂。转东往南,为长信门,左为造办处、冰库等。右为慈荫楼、咸若馆、临溪亭。转南出南天门,南为前内务府及银库、修书处、油木作、枪炮作等处。是为外西路。
图二十三 英华殿前菩提树
以上五路全部宫殿具于此。
附録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组织概略如后
(一)历史博物馆概略
馆址在故宫前部之端门,以迄午门。屋宇宏大,地段适中。民国七年,教育部就前国子监官舍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七年,迁入本址,以午门城楼及两观四亭为陈列室。午门外两廊房屋,为储藏、办公等室。端门楼上存储粗重物品。历年采集上古、中古、近古物品,共二十七万一千六百八十一件。分二十六类:一金类,二石类,三玉类,四甲骨,五刻石,六砖瓦画壁,七陶器,八瓷器,九明器俑类,十木器,十一衣冠,十二图表,十三画像,十四碑帖,十五写经,十六宋元精椠,十七版片,十八明清诏令册命题奏,十九印记关防,二十前代御用品,二十一试卷,二十二武试用品,二十三兵器,二十四模型,二十五影片,二十六国外赠品。俱为考古学上仅见之品。自民国十五年起,每年发行《历史博物馆丛刊》六册。
(二)古物陈列所概略
古物陈列所系就紫禁城南部外廷各殿设立。紫禁城内周六里,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外廷约居其半。所属城门凡三,南曰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城之东南、西南二角,各有重楼,高矗云表。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位居中央,文华殿位于东,武英殿位于西。各殿宇创于元,修于明,清朝因之,间有增饰。迄今数百年,固自饶有历史上之价值,而琳宫琼宇,极尽庄严,崇殿杰阁,备穷巍丽,尤足表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兴盛。自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