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十六
国朝宫室
百子门之北向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皇上龙潜时旧邸也。宫之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殿内恭悬御书额曰乐善堂。
御制乐善堂记 昔乐善堂集中有所谓乐善堂记者,盖用此堂之名以名圆明园赐居桃花坞之堂,而记亦记彼处之胜,与宫中此堂无涉也。然彼时之乐善,祇数典汉东平王以为亟,今斯堂则为重华宫之前殿,不可以桃花坞堂之记概之。因思东平之乐善,原数典于大舜,所为乐取于人以为善也。兹适为重华宫之前殿,则今之乐善祇宜景仰大舜之为,而不必更囿于东平之迹矣。夫大舜之取诸耕稼陶渔之善,世远固不可征,而询岳咨牧,载在虞书者,彰彰可考;无非舍己从人,与人为善。而地平天成,庶绩咸熙,胥于是乎基之。是乃千古帝王之法则,而非藩服屏翰者所可相提并论。其事体大而责任重也。昔
祥门。门内为启祥宫。前殿御笔匾曰:"勤襄内政"。与崇禧门相对者曰敷华门。再西为绥祉门。中间南向者曰长春门,门内为长春宫。前殿御笔匾曰:"敬修内则",后殿匾曰:"德协坤元",西室匾曰:"德洽六宫"。与长泰门相对者曰咸熙门。再西为永庆门。中间南向者曰咸福门。门内为咸福宫。前殿御笔匾曰:"内职钦承",联曰:"敬顺禔躬吉,温恭受福宜。"后殿匾曰:"滋德含嘉",联曰:"天倪超万象,神气领三无。"东室匾曰: "琴德簃",西室匾曰:"画禅室"。以上三宫,俱康熙二十二年重建。此西六宫之叙置也。百子门之北向为干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皇上龙潜时旧邸也。宫之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殿内匾曰:"乐善堂",皇上潜邸时书也。联曰:"圣训光昭,敬诚常自勗;天伦敦叙,忠孝在躬行。"张廷玉奉命书也。
御制乐善堂记 昔乐善堂集中,有所谓乐善堂记者,盖用此堂之名,以名圆明园赐
居桃花坞之堂,而记亦记彼处之胜,与宫中此堂无涉也。然彼时之乐善,祇数典汉东平王以为亟。今斯堂则为重华宫之前殿,不可以桃花坞堂之记概之。因思东平之乐善,原数典于大舜,所谓乐取于人以为善也。兹适为重华宫之前殿,则今之乐善,祇宜景仰大舜之为,而不必更囿于东平之迹矣。夫大舜之取诸耕稼陶渔之善,世远固不可征,而询岳咨牧,载在虞书者,彰彰可考。无非舍己从人,与人为善。而地平天成,庶绩咸熙,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三三
日精门长街之南向东为仁祥门。内为斋宫,凡大祀致斋于此,有东西暖阁、后殿及东西室。
西室为寝宫。
再东为阳曜门。斋宫之东为毓庆宫。南为敦本殿,诸皇子所居。
考按:斋宫、毓庆宫为明宏孝、神霄二殿所改。
月华门西为西一长街,有永寿宫,前为永寿门;翊坤宫,前为翊坤门;储秀宫,前为储秀门。
长元按:翊坤宫明为西宫贵妃所居。
储秀宫之西为西二长街,有启祥宫,前为启祥门;长春宫,前为长春门;咸福宫,前为咸福门;俱南向。
西二长街之北为百子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乾西五所也。近东者今为重华宫,皇上龙潜旧邸也。前为崇敬殿,御书乐善堂。东西暖阁俱供佛像。后为重华宫,有世宗暨皇上御书,每岁新正赐内廷词臣茶宴于此。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重来瑶席从羣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盛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后为翠云馆。浴德殿东室额曰养云,西
月,更名启祥宫,明兴献帝诞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前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有宝座"。
校勘记:
① 东次室为味余书屋"次",原作"大"。今据《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改。
与崇禧门相对为敷华门,再西为绥祉门,中间南向者为长春门,[一]门内为长春宫。[二]与长春门相对为咸宁宫,再西为永庆门,中间南向者为咸福门,门内为咸福宫。百子门之北,有殿宇五所,所谓乾西五所也。
注:
[一] 《故宫考》:"体元殿在太极宫后,为长春门旧址。长春、启祥二宫既合并,以其址
建此殿,东西两厢为怡性殿、乐道堂"。
[二] 《故宫考》:"体元殿后为长春宫,其东为敷华门,通西二长街。其西为绥祉门,通建
福宫等处。明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为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复改为长春。天启妃李氏居之。四围走廊绘《红楼梦图》。宫五楹,中宝座。宣统妃居之,西一间为卧室,西二间为书房,东间为浴室。其西厢为承禧殿,设有至圣先师神位,宣统妃读书处也。东厢为绥寿殿,后殿额曰"怡情书史",中置后妃册宝,东西厢曰益寿斋、乐志轩"。
近东者为重华宫,[一][二]清高宗旧邸,[宫]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殿额曰乐善堂。[三]宫之东庑为葆中殿,殿额曰古香斋,十种书籍名取此。西庑为浴德殿。
殿[宫]之后为翠云馆。宫之东为漱芳斋。[四]
注:
[一] 《啸亭杂录》:"乾隆中,于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
赐茶,仿柏梁制,皆命联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二章,命诸臣和之,后遂以为常礼"。
[二] 《国朝宫史》:"每岁十二月初一日,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龙笺大笔墨海于重华宫祇候,以赐福苍生笔书"福"字十余幅,悬贴各宫。自是将军督抚奏函至,并御书缄赐之。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待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三] 《日下旧闻》:"嘉靖十三年,建皇史宬于重华殿西,藏大[太]祖以来御笔实录。又古今通集库,以貯古今君臣画像符券典籍"。
《故宫考》:"崇敬殿凡五槛[楹],乾隆作皇子时所书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重华宫茶宴廷臣翰林诗》石刻,中为宝座,旁有红雕漆盒,内有乾隆诗文稿。东西暖阁供佛,西暖阁有藏经"。
[四] 《故宫考》:"重华宫之东为剧[戏]台,台前为漱芳斋,凡五楹,有穿堂以通后殿,作"工"字形。东室匾曰"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荣惠贵妃,同治瑨妃也。重华宫瑨太妃居之,东室曰芝兰室"。
月华门长街之西,南向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一]殿北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二]殿后即建福宫(宫为乾隆年间特旨所建)。[三]宫后为惠风亭,亭北为静
前为漱芳斋,东一室为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
复复椒房十一间,珠围络索玉连环。锦衾不暖罗帏薄,鸾凤瑶阶立亦闲。
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广五楹。中三间多陈设瓷玉及西洋乐器,西间为宣统后书室,东间有铜床 一,再西曰平康室,再东曰益寿斋,均各有床帐等物。殿后为储秀宫,中有宝座,庭前多陈列铜制龟鹤鸾凤,东为卧室,西为浴室,此为帝后之内宫。宫后为丽景轩,中为西式食堂,东间亦有铜床,锦帏绣幞,颇极华丽,西间壁上绘有北海琼岛风景。东西两厢:曰猗兰室、曰风光室,皆空洞无一物。有谓出宫时迁运所致,今无考证。此皆宣统帝后所居之处也。
御制诗文乐善堂,红雕盒子谨收藏。山人见惯留题墨,不敢讥评又颂扬。
崇敬殿在重华门内,额曰乐善堂。乾隆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 茶宴廷臣翰林诗刻,中有宝座,后有玉饰屏风,旁列红雕漆盒,内贮乾隆诗文稿。窗前有古编钟、浑天仪等物。
煌煌杰阁大文章,仅此微波亦足伤。要使天渠流不尽,韩陵片石急重光。
四库全书为有清一代鸿宝。今所存者,闻仅有文渊阁、文溯阁尚完全无阙。前年,两阁均有上石 印行之议,后亦不果。按:文渊阁原系明时旧称,清沿其名而绝不同。其地在文华殿之后,皇极殿之前。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征书。三十八年二月,始令搜辑遗集,命名曰四库全书,凡三千四 百五十九种,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册。三十九年六月,于热河避暑山庄建文津阁,于圆明园建文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
宫殿六 内廷三
重华宫在百子门之北,向为乾西五所。其西二所,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宫之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殿内匾曰:"乐善堂",高宗纯皇帝潜邸时书。联曰:"圣训光昭,敬诚常自勗;天伦敦叙,忠孝在躬行。臣张廷玉奉勅敬书。"东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乐善堂记:
昔乐善堂集中,有所谓乐善堂记者,盖用此堂之名,以名圆明园赐居桃花坞之堂,而记亦记彼
处之胜,与宫中此堂无涉也。然彼时之乐善,祇数典汉东平王以为亟。今斯堂则为重华宫之前殿,不可以桃花坞堂之记概之。因思东平之乐善,原数典于大舜,所谓乐取于人以为善也。兹适为重华宫之前殿,则今之乐善,祇宜景仰大舜之为,而不必更囿于东平之迹矣。大大舜之取诸耕稼陶渔之善,世远固不可征,而询岳咨牧载在虞书者,彰彰可考。无非舍己从人,与人为善。而地平天成,庶绩咸熙,胥于是乎基之,是乃千古帝王之法则,而非藩服屏翰者所可相提并论,其事体大而责任重也。昔之效东平为甚易,今之企大舜为綦难,是不可无记,以朝夕体之心而措诸政也。然而其志在是,其惭亦在是矣。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 四四九
景福宫 高宗纯皇帝五福颂序有曰: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予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
寿康宫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又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寿康宫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雍和宫 雍和宫在皇城东北,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书院正室恭悬世宗宪皇帝额曰太和斋,又额曰为善最乐。联曰: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立身唯忠孝,永建乃家。皆圣祖仁皇帝御书。
重华宫 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东室额曰芝兰室。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宫之前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俱纯庙御书。
建福宫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乾隆五年建。高宗纯皇帝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
安佑宫 安佑宫即鸿慈永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七年建。仿寿皇殿之制,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容,岁时朔望瞻礼于兹。
瑞应宫 圆明园日天琳宇之中前楼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皆祀龙神。
淡怀堂 堂系长春园正殿名。
深柳读书堂 圆明园澡身浴德之北,度河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漪澜堂 西苑悦心殿前西行有石桥,为琳光殿。殿北延楼二十五间,左右合抱,为阅古楼,御定三希堂法帖嵌石壁中。北为漪澜堂,据琼岛北陆,规制略仿金山。联曰:籁动风满谷;波澄月一奁。阅古楼岩墙门出转东则遨山亭,又东北则酣古堂。联曰:石缝若无路;松巢别有天。漪澜堂之右有堂,额曰晴栏花韵。漪澜堂后为延南熏亭。联曰:五明招得熏风奏;七宝修成璧月清。
五福堂 雍和宫太和斋之东,其南为画舫,南向,正室曰五福堂。圣祖仁皇帝书额。堂后书室联曰:健行乾不息;逊志益无疆。
三希堂 高宗纯皇帝三希堂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
摛藻堂 御花园在坤宁宫后。园正中为天一门,门之北南向为钦安殿。殿东稍北,叠石为崇山,山正中为石洞门,颜曰堆秀。左侧镌高宗纯皇帝御书云根二字。山之东为摛藻堂,藏四库全书荟要一万二千册。
乐善堂 百子门之北向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旧邸也。宫之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重华宫东室额曰芝兰室。
学诗堂 堂在景阳宫之后。高宗纯皇帝鉴定内府现藏之宋高宗所书毛诗及马和之所绘图卷,合箧藏
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勖扬龙文。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荣光腾起烂烂辉星辰。
养心门膳房大库北为西二永巷。巷东永寿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巷西为太极殿。
图二十二 重华宫
《故宫图说》:
太极殿(即启祥宫),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启祥宫,为明兴献帝诞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有石坊二,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今已不存,且遗址亦无从考矣。清乾隆时,西壁悬姜后脱簪图及张照书赞,亦改旧观。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为宝座,前后廊有慈禧书联匾。殿内陈设悉仍原式。
体元殿、长春宫、咸福宫、同道堂。正北为崇敬殿、重华宫。(图二十二)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
重来瑶席从群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
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圣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西配殿,左曰葆中,右曰浴德。东曰漱芳斋,前有戏台。又东为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东与御花园邻。是为内西路。
(五)外西路
螽斯门之西为启祥门。门以西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凡三层,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后为宝华殿。再后为中正殿,于民国十二年失慎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欢喜佛多尊。后为西花园,火后改为球场。东为惠风亭,亭内有石化铜一方,为希见之物。有建福宫。
《故宫图说》:
建福宫,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建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有乾隆匾曰“不为物先”。嘉庆联曰:“受益本于谦功崇业广,立诚贵以预言物行恒。”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孝贞者,咸丰后,同治初偕,孝钦垂帘听政,世称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