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试佽飞手。南苑殪虎宜何处?往例晾鹰台陈旅。虎枪比肩立周阹,于菟欲避无去所。出柙莫问谁之过,曳尾那有猛风作?槛中积威约致然,马迁语固非虚播。弯弧偶亦射毙之,比孱兔耳何足奇!木兰昔乃真射耳,乙亥秋,木兰行围,虞人报有虎,率虎枪击刺,虎忽逸出,众莫敢撄。其日有厄鲁特新附者来观,因驰安吉骢追及之,壹发而殪。曾作射虎行纪其事。忆子布言今弗为。
〔臣等谨按〕射虎行御制诗,为晾鹰台纪述事实之作,恭载卷内。
宁佑庙山门三楹,大殿三楹,后殿五楹,东西御书房各三楹。南苑册
〔臣等谨按〕宁佑庙在晾鹰台北六里许,雍正八年建。大殿奉南苑安禧司土神像,恭
悬世宗御题额曰熏风布泽,皇上御题额曰福疆蕃育。山门内碑亭一,恭勒御制海子
行诗,诗载前卷。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宁佑庙瞻礼诗 海子居中地,灵祠奉祀虔。是庙建于雍正己酉年,祀海子土地之神。来瞻仲春月,建置卌余年。松已龙鳞作,碑新虬篆镌。寺前碑亭刻辛卯海子行,详叙南苑颠末。安舆频奉豫,益寿祝绵绵。
〔臣等谨按〕宁佑庙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双柳树池旁立昆仑石,东偏高阜处石幢一。南苑册
〔臣等谨按〕双柳树在海子居中之地,旧有古柳二株,先后凋枯,随时补植,并蒙天
国朝宫史
四五八
御书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收贮书籍、古今字画,洒扫、坐更等事。古董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专司收贮古玩器皿,坐更等事。
御茶房
首领七名 内七品执守侍三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四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十五名 内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二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时,及今不为之表章,载之简牍,考索者其奚取征焉。爰命尚书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率同内廷翰林,仿博古图遗式,精绘形模,备摹款识,为西清古鉴一编。以游艺之余功,寄鉴古之远思,亦足称升平雅尚云尔。
石渠宝笈一部
内府珍藏列朝御书、皇上宸翰,极为美富。至唐、宋以来,名人书画真迹甚伙,爰命内廷词臣编纪成书,分上、次等,详载题跋、款识,各以分贮之所为卷。其贮乾清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暨国朝书画七卷。贮养心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八卷。贮重华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及国朝书画八卷。贮御书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十二卷。又附列朝书画贮三希堂、长春书屋者一卷。贮随安室、攸芋斋者一卷。贮静怡轩、三友轩者一卷。贮画禅室者一卷。首卷恭载皇上谕旨:三朝御笔藏之金匮者,焜煌典重,实为超越前古。朕每一捧观,辄增永慕,所当敬为什袭,贻我后人。又内府所储历代书画,积至万有余种,签轴既繁,不无真贋。顷释道二典,已编为祕殿珠林一集。此外,并宜详加别白,遴其佳者,荟萃成编。朕少年时,间涉猎书绘。登极后,每缘几暇,结习未忘,弄翰抒毫,动成卷帙。应一并分类诠次,用志岁月。至臣工先后经进书画暨传入御府者,往往有可
卷之三十三书籍十二 六五一
雪桥诗话余集 九〇
豪,后先此地曾蒲伏。丁巳新定朝仪,以翰林守领列坐第七班,经筵讲章进呈制册封诰等文,皆所缮写。皇后册文九叶,妃七叶,嫔五叶,册词四六亦递减二联。恭纪诗有云:一番金册辉彤管,赤叶词头等第明。戊午缮写皇舆考进呈样式有纪二律云:圣学考方舆,词臣会石渠。纵横年表式,废置历朝余。直祖三通说,公删百部书。欲成不朽业,辨论岂容疏。时陈、叶两先生互有异同。编摩诚不易,立格选工书。凤尾端波折,蝇头别鲁鱼。当筵推二妙,时庶常惟彭菉洲、杨玉符二公小楷最精。握椠费三余。束手看真赝,争来上直庐。圣祖尝令掌院传谕,召问录事孙宗宪、举人吴世恒及登春,平日所习何家书法?宗宪、世恒以御试钟王录用对,登春以向习各家俱未能成对。并问及籍贯、履历,想见宵旰勤劳,无事不垂清问也。其记京察旧例,翰林从吏部后门入,至堂打一照面而仍出后门,不过堂。开明史馆,监修一人,总裁二人,提调二人,旧纂修十六人,新纂修五十人,收掌满汉十人,共八十人,又生监四十人,书办二十人。皆有骑考,选缮写生监,字主钟王。庚申十月赐内阁翰林官笔五千枝,为阁中票签、院中讲章纪注之用。内阁分其半,余给讲官,人各五十枝。写正本者人各五十枝,写副本者人各三十枝。余以五百枝存起居注写档案,以五百枝存外衙门写讲章。让九以缮写,奉旨与讲官一体赐笔五十枝,其月笔三枝仍旧支给。笔系丁酉年制,世祖御书房所藏也。纪恩句云:雕成碧字题群凤,印就金章记岁时。内殿余香传禁秘,先朝旧泽动人思。皆旧闻也。
唐豹岩丁巳吴越游记书估顾生云:毛子晋十七史板以逋赋故,质之故粮道卢澹岩,得四千金。已而卢公负官库,将还之。子晋无以偿也,乃再质之席氏。席洞庭巨室也,以史板故,分一子住常熟,
臣等恭查: 基化门、端则门二处, 旧额首领各二。嗣裁为一, 仍以侍监为之。
内左门 内右门
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各十二。内左门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内右门除启闭,关防、洒扫、坐更外,兼查茶膳房人等、众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宫内等处报无事毕,具单送敬事房。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钱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十二。专司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
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景阳宫首领太监兼司御书房收贮书画等事,设额名数,仍与各宫同。
近光左门
不设首领,属景仁宫首领兼辖。太监五,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近光右门
不设首领,属永寿宫首领兼辖,所司及太监额与左门同。
养心殿 重华宫 建福宫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三 六八三
国朝宫史续编 六八四
共七品首领一,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二,侍监。太监四十五。专司收贮赏用物件及陈设、洒扫、御前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一贯。副首领银米同,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内食月银三两、米三斛者十,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十一,旧额十,嗣增为十一。银二两、米一斛半者二十四旧额为二十五,嗣裁为二十四。 公费均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以上三处,旧设七品首领二,八品副首领二。今裁七品执守侍首领一,余如
旧额。
养心殿内兼吉祥门
五品副总管一,监副侍。七品首领二,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三,侍监。太监五十。专司近御随侍,收掌内库钱粮并古玩、书画、陈设、洒扫及御前坐更等事。总管月银七两,米七斛,公费制钱一贯二百。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一贯。副首领银、米同,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内食月
银四两、米四斛者十,月银三两、米三斛者十,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十一,旧额十,嗣增为十一。月银二
两、米二斛者十九;旧额二十,嗣裁为十九。公费均制钱六百。
御书房
臣 等恭查:前编载御书房额设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十二。专司收贮书籍等事。嗣省,以
景阳宫首领太监等兼司其事,见本宫项下。
古董房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奉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双十节起,公开游览。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和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珐琅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曰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抄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宫,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録》及圣训。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