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屡迁。绨几散瑶帙,阿阁扬炉烟。澄怀求至理,孔壁存遗编。公旦训无逸,则古多所宣。言念小民依,田功稼穑先。天命良匪易,敬德省厥愆。法戒备近王,炯炯斧扆前。寤寐希古人,千禩精意传。端居不遑暇,三复期勉■。
懋勤殿南为批本处。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批本处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慎几微。凡内阁拟票本章俱经本处进呈御览,然后票写清文交阁。
批本处又南西出者为月华门,门之南为内奏事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每日内外臣工所进奏章,由外奏事诸臣接入,于此交内奏事进呈。得旨后仍由此交出。
奏事房转南向北者为南书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南书房为内廷词臣直庐。
南书房之东为宫殿监等办事处。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宫殿监等办事处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敬事房。
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弘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乾清宫后为交泰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交泰殿渗金圆顶,制如中和殿。殿内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无为。皇上御书
监俱不许走苍震门,只许阿木孙章京、祭神房太监等行走。
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上谕:朕见宫内太监衣服甚是褴褛,若赏伊等几月钱粮,到手即行花费,亦非经久之计。朕思若照八旗之例,借给官银。或随侍出外,急切需银,或死丧急用,借银二十两者,每月扣一两。借十两者,每月扣五钱。遇病故,免其退扣。如此或者可以永久。尔等总管详确妥议具奏。其外围太监俱交与掌仪司总首领经管。 总管太监等公议:查照旗下借银之例,支银三千两。查明实系出外置办之用,或白事急用,或诚实太监置买衣服之用,借二十两者每月扣银一两一钱。借十两者,每月扣银五钱五分。算一分扣利,以补逃亡之数,日久庶不致
亏缺。其外围太监交与掌仪司首领经管。具奏。 奉旨:好,依议。奉宸苑、营造司等处太监,着掌仪司官并首领经管。慈宁宫、宁寿宫、南薰殿太监,着总管并司房经管。宫内银两,向自鸣钟处支领。外围向广储司支领。再:查各太监有卖钱粮及私债逋负者,俱查明代伊清还。凡领借官银,须用保人,不许通同作弊。倘有虚冒,即令保人代赔,仍治其罪。若私借银两察出,将银入官,本人重处。 嗣因总管太监口奏:自鸣钟支过银一千两,敬事房扣除公费银三百两,俱已放完,尚有不敷。今再支银三千两,掌仪司亦支三千两。奉旨:内外广储司共暂借银六千两。如有余及收还者多,陆续交送还库。即先支过银两,亦系暂借,其收还余賸,一并陆续照原数交还。
卷之二 训谕二 九
门,指名是某太监家属,内务府大人同总管商议,即行按例发落,不必奏知。朕无非欲尔等畏法,不致搅乱地方,尔等其敬体朕意。
又谕吏部、户部:直隶州县太监之父兄弟侄,在地方不无生事,本人亦未必尽知。可令该州县,大事照例详报总督具题,小事径报内务府。内务府传该太监晓谕,令其自行约束。如仍不悛改,内务府即酌量惩治。
雍正四年八月初九日,上谕:夜间遇有开城门事件,令尔等传旨者,若无勘验实据,看门人等难以凭信。着造办处制合符四件:一交乾清门该班内大臣,一交左翼,一交右翼,其一尔等收贮。凡夜间开门,将符合对,以为凭据。
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上谕:朕览今日总管等所奏残疾久病为民太监一事,其中段成纔九岁,情甚可悯。至几个有年纪太监,当差也有三十年,也有二十年,俱曾出力。今虽年老有疾,遽令外出,朕实不忍。即如犬马,尚要养活,何况院内奴才。尔等秉公酌量,各随伊等之便,有愿退出回乡者,朕自有恩典;或愿在京居住者,即着在京居住。再:太监等素日有家业、无家业,自己能存活、不能存活,尔总管等自必知之。其有家业者,听其在京居住;如无家业不能度日者,或用自鸣钟银两,或用敬事房银两,每人每月赏银一两,以资养赡。着内务府总管查官房百十余间,每人给一两间居
卷之三训谕三 二三
间曾送过福成白蜡油单等物,又向福成借马。此等尚系小事,昨日又向福成家中撞骗,妄行传说来年正月圣驾不往五台。该管首领竟不稽查。平日太监中有多事者,又不加甄别,总管等亦不管束、稽查,均属不合。又如乾清门、内左门、内右门、月华门及传奏事处首领太监,只可当差接奏事件,不应与外廷官员交言。总管等实力体察,并严行传谕太监等不许与王子大人往来交好。近日王子大人有事必定入奏,凡有情弊,经朕察知,尔等焉能免罪?况迩年太监等既有恩加钱粮,岁底又赏皮衣等物,不致窘乏,何必与王子大人交往?此次止将赵起隆治罪,尔总管首领俱概行宽宥。嗣后再有似此者,惟尔总管首领是问。
乾隆十一年三月初五日,上谕:总管等每年将内外各处太监数目查明,新进若干名,为民若干名,病故若干名,比较上年或多或少,岁底具奏。再,朕从前曾经降旨,凡各处太监比定例或多或少仅二三名尚可。今尔敬事房任意增添,即是尔等私心。嗣后每处多少均不得过三名。其缺少处暂时不得其人尚可,若常听缺额因循不补,经朕查出,定将尔总管治罪。其打扫处、掌仪司、营造司,或多少几名,俱无不可。
乾隆十一年闰三月初三日,上谕:嗣后尔总管等及六品以上首领太监随朕出城、进城,许带数珠,马挂踢胸。七、八品首领太监俱不得用。惟穿补服日期准带数珠,马仍
卷之四训谕四 五一
国朝宫史 五二
不许挂踢胸。
乾隆十一年六月初二日,上谕:今日景运门护军统领法丑参奏,拏获寿康宫苏喇腰藏缎子两疋出门,称系寿康宫太监王瑞官缎。既系官缎,即应向敬事房与景运门给票,因何暗藏出门?尔等太监不知大体,何苦无端干犯功令?着传与各处太监,嗣后凡官物出门,俱向敬事房、景运门给票照验。若官物不明出,即同偷盗,着将寿康宫总管议罪。
乾隆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上谕:本月二十七日在丰泽园崇雅殿赐王公宗室筵宴,尔等先期豫备,将崇雅殿现在所有陈设地平屏风移开,摘去窗扇,安设大地平。御座后悬挂软帘,两廊下设乐。殿内两旁俱设高桌椅坐,东西两厢亦设高桌。院内张二丈四尺行台演剧。再,殿内有履亲王、庄亲王、慎郡王、誠亲王,皆朕叔辈,俱于地平上设高桌,较御座地平稍低。此日王公宗室在朕前长幼列坐,俱行家人礼。二十八日在瀛台涵元殿赐满汉大臣等筵宴,着于涵元殿抱厦下满□毡毯,设矮桌,张圆明园所用亭子台演剧设乐。此一日大臣、翰林人数众多,若同在一处,不甚宽展。其经朕点出者,在涵元殿入宴,余俱在崇雅殿内及两廊设矮桌列坐,即用二十七日行台演剧。此二日筵宴后,着御前大臣、侍卫带引与宴之人随处游玩,并至淑清院流杯亭赏酒果。再,二十七日在
丰泽园宫门颁赏,二十八日在勤政殿颁赏。
八月二十五日,上谕:康亲王入于履亲王等座内,一体高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亦着入宴。同日,上谕:本月二十七日赐王公宗室宴,着和亲王、果亲王、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与王公宗室行酒,其两厢内并着和亲王等率永璧阿哥、永瑸阿哥行酒。再,不与宴之应封宗室二十人,每人赏官用蟒缎一疋、八丝缎一疋。闲散宗室六十六人,每人赏银五十两。
乾隆十一年九月初一日,上谕:昨入宴宗室内有名诸尔杭阿者,乃朕孙辈,已令改名绵庆。着传谕履亲王、庄亲王等,朕初次见孙,以后永字下辈即用绵字,并将朕此旨载入玉牒。
乾隆十一年九月初二日,上谕履亲王、庄亲王等:今日朕阅瀛台赐宴王公等进呈纪恩诗内,有名永琮者,朕昨与七阿哥命名用「琮」字,则上下二字俱同。着将外间永琮改名永瑺。再,敬事房所收「永」字辈字样,系何年拟定?曾否向外廷传知?如未经传交,即是当年总管等遗漏。尔等检查外间重用内廷字样,或系赏出,或系王公等自行命名。如系赏出,何以不于收贮字样折内注销?其错误自在总管等。若系王公等自行命名,明知此字系内廷拟定,因何复行检用?王公等亦有不合。并着王等查外间所起名字与内廷
卷之四训谕四 五三
便留于园庭,应即逐出为民。等因。具奏。奉旨:知道了。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初二日,总管内务府大臣为奏明查出顶替园户王福等治罪一折,奉上谕:依议。园户内现在有无顶替,着派吉庆、安泰、三泰、成林会同五福、倭赫及各园庭该管大臣等详查具奏。 随经吉庆等奏称:遵查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奉宸苑六处,共园户一千三百十四名,按照册档逐名点验,查出顶替园户民人一百四十四名。伏思园庭禁地,关系紧要,
似此冒名充役,实属不法。请俱行革退外,应照王福等八人之例拟遣。但伊等受雇顶替,系在王福等事发之先,于所管地方亦无失火偷盗重大情节,可否照宫禁宿卫守卫人冒名私自代替杖一百律,各杖一百,解回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之处,出自皇上天恩。如蒙俞允,并将雇觅顶替之本园户王存等一百四十四名亦照此例,各鞭一百。嗣后有犯此者,均依此办理。再,该管各大臣虽自行查出呈报,但已在奉有详查谕旨之后,未便照自行查出例免议。应将各该管大臣并该管佐领俱请旨交内务府严加议处。该管领催等于各园户尤为切近,知之宜悉,乃平日一味朦混瞻徇,罪尤难逭。应交各该处查明,严加责处革退,以示惩戒。至管理园庭之总管首领太监等不行察查,亦有应得之罪,应
一并请交宫殿监查明,另行请旨办理。等因。具奏。 奉旨:依议。六月初九日委署总管内务府大臣
吉庆传旨:奉宸苑卿四格又查出冒名顶替之园户五名,着即归并前一百四十四名园户之
内一例办理。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初九日,总管王常贵、仓州、王成、李裕,首领张玉、程斌等奉上谕:敬事房所司官物钱粮,向无查核,嗣后俱着年终具奏,交养心殿存查。养心殿所
卷之四训谕四 五九
国朝宫史 六〇
司官物陈设,向亦无查核,亦着年终具奏,交敬事房存查。至四执事等处,特派尔六人清查,可将乾隆元年至今所有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数目,彻底查明,看二十年以来该管太监虽俱尚小心,但其中亦有不可信者。尔等按档确查,如有不符之处,据实奏闻,朕自酌量开恩。若瞻徇不奏,朕另派人查出,并将尔等治罪。此次查明具奏之后,每年年底着本处开明,四柱具奏。其乾清宫等处凡有官物陈设之处,亦着年终开具,四柱汇奏,俱交敬事房存查。再,敬事房、自鸣钟二处,俱有存用银两,须用天平兑准。尔等现在先将各该处随来圆明园物件查明,再进宫内清查。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初六日, 刘玉等奏称:总管内务府大臣催查上年随往木兰至遥亭子地方殴打披甲七
格之掌仪司太监王姓系何名字,即刻呈报,以便咨覆刑部。等因。随查问掌仪司副首领陈合,据称:系掌仪卫太监王遇喜。当经将姓名交出。续据掌仪司来文内开:慎刑司咨称,准刑部文开:王遇喜打骂七格缘由,业经查明具奏。
奉旨:王遇喜着发往海子铡草。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 总管内务府大臣奏:为遵旨查得内廷一应库务编等归类、收发封锁等项章程,业经三和、倭赫奏准在案,应令该库总管太监人等遵照办理。惟查库务档案俱应盖用骑缝印信,请令总管太监
酌量一年足用张数,钉簿送内务府,逐张钤用广储司印信,存贮该库。凡有收发钱粮什物等项,俱令即时登记印档,不惟易于稽查,且杜搀混遗失之弊。等因。具奏。 奉旨:依议。
一、皇帝驾临内宫,本宫居住之内庭等位咸迎于本宫门外,立。俟驾至随行进宫,驾回,仍送于本宫门外。若皇后驾临,各宫迎送之仪亦如之。
一、内庭等位遇娠,每日食用照常额加半。有生母者许进内照看。本宫首领太监照常上夜外,宫殿监奏派总管太监一员率敬事房太监及御药房首领太监等上夜。
一、凡皇子诞生未赐名者,皆称皇子,不按位次称呼。蒙赐名,始称皇几子。其赐名之例,由宗人府奏请。奉旨后,内务府知会宫殿监,宫殿监奏交内阁拟嘉名,具折呈览,恭候钦定后,宫殿监知会内务府转行宗人府登记,俟恭修玉牒载入。
一、凡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之父,姓名、官位,宫殿监敬谨登记,遇恭修玉牒,由宗人府奏请咨行内务府,转行宫殿监。宫殿监查明缮折奏闻后,交内务府转行宗人府载入玉牒。
恭逢皇子、公主诞生,其年、月、日、时,系内庭某位某氏所生,宫殿监敬谨登记,
遇恭修玉牒载入。皇孙、皇孙女并同。
一、内庭等位父母年老,奉特旨许入宫会亲者,或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外戚一概不许入宫。
一、各宫首领遇年节奉主命往外家,或以事故慰问前往者,不许传宣内外一切事
卷之八典礼四 一三九
国朝宫史 一四〇
情。宫殿监时加稽察,倘不加稽察、别行发觉者,将宫殿监与犯者一并从重治罪。
一、凡已出宫女子,不许复进宫出入,妄传内外一切事情,亦不许差人至宫门与本
主请安。
一、凡各宫女子,不许与太监等认为亲戚。非奉本主使令,不许擅相交语并嘻笑諠哗。各宫小太监许于本宫内掖门出入。每夜起更时,各宫首领进本宫查看灯火毕,随出,锁掖门,报知敬事房。
一、凡宫殿监等处太监行路或遇各宫女子,皆让女子走过再行,不许搀杂争路。恭进实录、圣训
每遇恭进实录、圣训,由内阁奏请行内务府,知会宫殿监。是日,宫殿监传派举案
首领太监等具蟒袍补褂,齐集乾清门。俟侍卫等恭举实录、圣训黄案至,宫殿监率首领太监等接举。宫殿监领侍二人前引,由丹陛进乾清宫暖阁,交本房官员敬谨安奉,毕,宫殿监设香案,俟皇帝前朝礼毕还宫时恭请诣香案前行礼。
御宝开封并请用
日,俱上灯,至正月十八日出灯。其上灯之夕,宫殿监传各该处首领太监等伺候。届时宫殿监副侍一员,从乾清门引掌仪司音乐首领太监等至丹陛上两边排立,营造司首领向上行一跪一叩礼,赞「上灯」,敬事房首领太监一名同乾清门太监一名在乾清门檐下起标灯,丹陛清乐作,奏「火树星桥之章」。 曰:「火树星桥,烂煌煌,灯月连消夜如昼。春风料峭,钧天奏彻
箫韶。烟云中,瑞霭交,笼着鲛绡。锦绣丛,万花缭绕。鱼龙夭矫,嵩祝声高。(一解)分明是洞天,是绛霄。分明是灵台灵囿灵沼。更春光乍到,景物暄妍雨露饶。又黄上柳条,漏泄青阳在野桥。(二解)贺圣朝,世德遥。郁曈曈,日丽层霄。圣嗣圣,重明继照。万民欢乐,万方熙皥。升平节,瑞应昭,琼蕊飘萧。宝殿开,法曲云璈。鱼龙夭峤,嵩祝声高。(三解)金支麝气飘,西吠琉璃四照。影娥池,凤烛烧,百子池,诞爇龙膏。九华灯,篆烟销。寒星
累累缀银霄。蚁穿九曲珠光耀。好良宵,是皇家,景福滔滔。(四解)满山椒花簇,百枝娇,月轮正高。灯和月,一
片氷霄,是皇家,景福滔滔。(五解)殿当中,黼座高,春悄铜壶漫敲。笙歌千万里而遥,是皇家,景福滔滔。(六解)良宵正好,正好良宵。看皇都,万井多娱乐。良宵正好,正好良宵。蓬壶清窈,银海光遥。百和香,霏瑶岛,紫
罗囊,绣彩飘。花匼帀,东风吹饱,同庆清朝。(七解)小梅梢,暗香浮动,淡烟笼罩。月上柔枝,露滴轻苞。今宵里,巷舞衢歌,遍寰瀛,同庆清朝。(八解)愿春光,年年好,三五迢迢。不夜城,灯月交,奉宸欢,暮暮朝朝。成矞成卿,万朵祥云护帝霄。(趋辞)」 营造司太监上万寿灯,各该处首领太监等上两廊及石栏灯。上毕,乐止,各退。
卷之八典礼四 一四五
钱粮事例
一、宫殿监每年奏请向广储司领银五万两,交自鸣钟库贮应用。于每月底开具四柱
奏销。
一、内廷需用各项钱粮,应于总管内务府各衙门领用者,俱由宫殿监用敬事房图记按例行文支领。其各该处特奉上传立即需用各项钱粮无暇行文支领者,许各该处具支领人员职名向总管内务府支领后,仍报明敬事房。敬事房于五日内用图记补文备案。每月一次将支领过各项钱粮开写清单、钤盖图记,于下月十五日以内呈报内务府总管查对。一、奉特旨赏人银两,俱照数支给外,仍将某人传旨之处入于月底奏销摺内奏闻。
一、内廷年例银两按例支给。
一、官女子、乳母、保姆日用猪肉,俱准折银支给。
一、出宫官女子在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妃、嫔等位下者,本主俱自行赏给、不支官赏外,自贵人以下之女子,进内十五年以上者,赏银三十两;十五年以下者,赏银二十两;十年以内者,赏银十两。其有过犯不在年限逐出者,不赏。
一、新进宫太监,十岁以上至二十岁者,每名给恩赏银五两。
卷之十九经费三 四三五
国朝宫史 四三六
一、各处总管首领之太监,祖父母、父母身故者给恩赏银十两;兄弟故者减半支给。
一、各处总管首领太监身故,查系年久着有勤劳者,奏闻,候旨酌赏。
一、当铺按年取利,官房按月取租,并交敬事房库贮,俟有公项杂差等事酌量支用,
年底开具四柱奏销。取租官房一所,系雍正四年十二月赏给;当铺一座,系雍正七年二月赏给。
一、各处总管首领太监有失误职守,或奉特旨、或宫殿监遵旨议罚月银系一年以外者,敬事房呈报总管内务府转行扣除。其在一年以内者,俱收入敬事房库贮,俟有公项杂差等事酌量支用,年底开具四柱奏销。
一、各处总管首领太监应支给公费者,如有告假等事,俱按月扣除公费,交敬事房
库贮,俟有公项杂差等事酌量支用,年底开具四柱奏销。
一、总管首领太监等随驾出外,俱赏给盘费银两:总管每日三钱,首领每日二钱,太监每日一钱。由宫殿监届时奏准,行文总管内务府支领。
一、总管首领太监随驾出外,俱赏给官饭。随侍等处总管首领太监等食外膳房饭,
各宫等处首领太监等食内管领饭。由宫殿监届时奏准,行文各该处支领。
国朝宫史 四三八
病退闲,効力年久,亦得仰蒙豢养,以终其身。恩明法立,蔑以加矣。臣等编纂宫史,首列规制,以举大纲。次胪职事,以明官守。并详恩赏,以示体恤之惠。载处分,以征临驭之严。将垂之亿万载,守以罔替,以与周礼春官一编并为圣人治内之经,昭示不朽。谨述官制二卷。
官制一
条例
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设立敬事房,置总管、副总管。上谕:设立敬事房,属内务府管辖,置总管,副总管,专司宫内一切事务,奉行谕旨及承行内务府各衙门一切文移。凡事俱照定例敬谨奉行。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定五品总管一员,五品太监三员,六品太监二员。
雍正元年九月初九日,定总管为四品,副总管为六品,首领为七品、八品等官职。上谕:内务府系三品衙门,其所属敬事房总管应授四品官职,副总管应授六品官职,随侍等处首领应授七品官职,宫殿等处首领应授八品官职。
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定恩加太监钱粮。上谕:「宫中服役年久及勤慎効力之太监
等,分别加赐,每月或增至银三两及二两五钱,以奖勤劳。」谨按旧例,各处太监每月俱银二两,
米一斛半,至是恩加银两,米亦随增。凡增银至三两者米三斛,增银至二两五钱者米二斛半。
雍正二年二月初三日,定恩加钱粮太监额数。上谕:「各处太监按本处额数内定以恩加钱粮之额。其得恩加钱粮之人,或以事故更调离本处者,不许随带,仍将本处太监内择年久出力者顶补。」
雍正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定总管首领等职衔。上谕:「敬事房正四品总管为宫殿监
督领侍衔,从四品总管为宫殿监正侍衔,六品副总管为宫殿监副侍衔,七品首领为执守
侍衔,八品首领为侍监衔。」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定太监品级不必分正从。上谕:「太监等官职不分正从,
如五品加一级即为四品,降一级即为六品。永为定例。」
乾隆七年十月初五日,定宫中现行则例。上谕:「自今年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为始,宫内一切事务,宫殿监督领侍等须恪遵定例而行,仍于每年年底将紧要事件汇奏。有不遵者以违制论。」
卷之二十官制一 四三九
国朝宫史 四四六
国朝宫史卷之二十一
官制二
额数职掌
敬事房
总管三员 内宫殿监督领侍一员,宫殿监正侍二员,俱四品。每月银八两,米八斛,公费银一两三钱。
副总管六员 俱六品宫殿监。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一钱。 委署总管 无定额。以七品执守侍委署,仍食本职银、米、公费。
首领二名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笔帖式四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六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
内左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内右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稽查茶膳房人等出入,衆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候,宫内等处报
"无事"毕,具单呈送敬事房,并洒扫、坐更等事。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 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首领各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五五
国朝宫史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专司培灌花树、洒扫等事。
读清字书房
不设首领,属敬事房首领管辖。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习学清文。
读汉字书房
不设首领,属瀛台首领管辖。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专司习学汉文。
皇太后宫
四六八
副总管二员 俱六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一钱。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一部
皇上以内廷现行典礼事例,命敬事房条录,恭呈钦定,编为则例刊行。厘为十八门:上卷曰名号,曰御牒,曰礼仪,曰宴仪,曰册宝,曰典故,曰服色,曰宫规,曰宫分;下卷曰铺宫,曰遇喜,曰安设,曰进春,曰谢恩,曰钱粮,曰岁修,曰处分,曰太监。乾隆七年校刊。
词林典故一部
乾隆九年十月,皇上临幸翰林院,赐宴赋诗,并允掌院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所请,仿唐李肇翰林志,辑成词林典故,厘为八门:曰临幸盛典,曰官制,曰职掌,曰恩遇,曰艺文,曰仪式,曰廨署,曰题名。凡八卷。乾隆十三年校刊。
皇上御制序 词林典故书成,大学士张廷玉等以序请。朕惟六经之士,岂易言哉。而况跻玉堂而列芸署者,尽六经之彦也。木天故事,历代沿革,具见于斯,则又何言。惟是国家重馆阁之选,极优遇之隆,讵祇蜚其英声,将以华国而已哉?如濂溪所谓文以载道者,舍是无他求。夫布衣韦带之士,由立言以期不朽,足矣。若夫国家右文重道,将以
卷之二十六书籍五 五四五
法海侍直懋勤殿诗:每有微风到玉墀,九重广达四聪时。闾阎莫谓君门隔,民隐深宫尽得知。
又南西出者为月华门,门之南为奏事房。转南向北者为南书房,为内廷词臣直庐。
朱彝尊蒙召入南书房供奉诗:本作渔樵侣,翻联侍从臣。迂疏人事减,出入主恩频。短袂红尘少,晴窗緑字匀。愿为温室树,相映上林春。
蔡升元蒙恩入直南书房诗:蓬壶方丈迥难攀,特诏趋陪供奉班。岂有寸长窥圣藻?常教尺五近天颜。尚方给札云窗静,秘阁翻书昼漏闲。从此朝昏依日月,更无尘梦到家山。
东为宫监办事处,有圣祖御书敬事房。
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弘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制如中和殿。藏御用宝玺于此,凡二十有五。两庑左出者为景和门,右出者为隆福门。
后为坤宁宫,广九楹。左为东暖殿,右为西暖殿。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福门,稍北为端则门,俱西出。
坤宁宫之后正中为坤宁门。外为御花园,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正中为天一门。前列金麟二。门北为钦安殿,南向,奉玄武神。
殿东稍北叠石为崇山,中有石洞,御书云根二字。山上有御景亭。亭之东为摛藻堂,藏四库全书荟要于此。堂东为凝香亭。堂前有池,池上为浮碧亭。南为万春亭。再南为绛雪轩,西向,轩前多植海棠。南卽琼苑东门。
训守本朝冠服谕一道。俱恭载前卷训谕门。西庑向东,中三楹,与端凝殿相对者为懋勤殿。东向,圣祖仁皇帝冲龄曾读书于此。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基命宥密",凡图史翰墨之具悉贮焉,是为内廷翰林兼直之所。每岁秋谳时,刑科覆奏本上,皇帝御殿亲阅招册,内阁大学士、学士及军机大臣、刑部堂官面承谕旨于此。再南三楹为批本处,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慎几微"。凡内阁拟票本章俱由此处进呈御览,然后票写清文交阁。又南,西出者为月华门。门之南为内奏事处,每日内外臣工所进奏章及呈递膳牌,由外奏事官接入,于此交内奏事太监进呈。得旨后,仍由此交出。又为尚乘轿,祇奉皇帝出入御舆。转而南,向北者为南书房,内廷词臣直庐也。稍东,为内办理军机事务处。再东,为宫殿监等办事处。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敬事房"。又东为侍卫直次。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弘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此乾清门内乾清宫之叙置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四 四三九
国朝宫史续编 三六八
筵宴时, 总管内务府大臣仍率员役由乾清门进, 换联安灯, 并安设两廊暨甬道石栏上灯。是夕暨元旦、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日, 俱上灯, 至正月十八日出灯。其上灯之夕, 宫殿监传各该处首领太监等伺候。届时, 宫殿监副侍一人, 从乾清门引掌仪司音乐首领太监等至丹陛上, 东西排立, 营造司首领面北, 行一跜一叩礼, 赞" 上灯", 敬事房太监一名同乾清门太监一名, 在乾清门檐下
起标灯, 掌仪司音乐太监等奏丹陛清乐, 歌" 火树星桥之章。"乐章见前编。营造司太监等上万寿灯,各该处
首领太监等上两廊及石栏灯。上毕,乐止,退。同日,皇极殿上灯如例。
皇极殿灯联十六幅:
左八联, 南前"南斗炳珠弧,六旬御宇,万禩颐和,尧封祝曰圣人寿;前星临黼扆,九陛崇基,
三元肇祚,周雅歌之君子宁。"北后"北极共皆期,子帝为帝,曾孙有孙,五福堂前欢舞彩;后天锡难
东左
老,长春如春,元夜不夜,九华灯下寿称觥。" 东作穑关心,雪融陇麦,烛照田蚕,课雨占晴尚
初志;左旋杓向角,节宴尧浆,灯词舜轸,抚时行庆有前规。"西右"西域被流沙,年班藩部,岁报屯田,照世杯圆里二万;右垣通阁道,出震迪光,乘乾垂裕,和时烛朗界三千。"东南"东国旧戎衣,龡豳有籥,作岐有鼛,小物克勤咏糠烛;南邦昔车斗,恬海如麟,翕河如镜,民风可观戒灯船。"西南西园翰墨林,四库积玉,七阁抽琅,大乙藜光灯以右;南宫礼乐地,两举制科,六开恩榜,文昌珠彩月同圆。"
东北"东揖木公朝,十年庆典,千叟恩荣,洛社画图鸠杖集;北迎元日诏,五代齿繁,百家算倍,
康衢灯火篠骖游。"西北"西定噶喇依,恭者我仆,偕者我俘,恋目更番入春宴;北踰额济勒,威曰归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八
永锡种种不合, 着将伊所管镶蓝旗汉军都统及管理圆明园八旗事务俱行革退, 仍着交宗人府议处。伊子敬敏, 着革去副都统; 敬叙, 革去额外散秩大臣, 俱在闲散王公上当差, 稍示内外之限制。至内外臣工此后如尚有不知谨饬, 仍前以陈设玩好私相馈送者, 一经察出, 必重治其罪, 决不姑贷。将此通谕王公、内外满汉大臣等, 一体凛遵, 并着传集各亲王、郡王, 将永锡所进物件, 当面掷还。七月初四日, 奉谕旨: 朕临御以来, 凡于内廷太监等频加赏赉, 屡有恩施。乃竟不知感戴, 渐
致骄纵, 甚至本日补放五品总管, 萧得禄胆敢于朕前妄行渎奏, 滥保常永贵可胜五品总管之职, 实属谬妄已极。若不严行惩治, 无足以示儆诫。萧得禄着革去督领侍, 降为食二两钱粮太监, 着往裕陵当差。常永贵平日在敬事房, 于差务尚为熟习, 是以屡次加恩, 近来渐多狂妄, 今竟敢于朕前欲辞总管,往万年吉地当差,是其骄纵已甚。常永贵着革去六品总管,降为八品首领,仍食四两钱
粮,在万寿山当差,交管理三山大臣不时稽查。伊若再不知悛改,即行参奏严办。所有督领侍之缺,着张进喜补授;其五品总管之缺,着阎进喜、马朝栋补授;其六品总管之缺,着裕陵首领太监张国泰补授。并着总管内务府大臣派委司员,将萧得禄解往,即带领张国泰来京当差。
嘉庆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谕旨:据护军统领丹巴多尔济等奏,失察中正殿太监及护军等赌博一事,自请议处,已加恩宽免矣。向来紫禁城内派有六大班,诸王、文武大臣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轮流值宿,严密稽查,乃日久渐涉疏懈。又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从前均轮班上夜,后亦废弛,以致太监及护军人等竟敢乘夜赌博,无所畏忌。禁地森严,岂可不加意整肃?嗣后总管内务府大臣等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六
两, 着即追交敬事房。王吉祥杨木檩三十根, 碎砖二方, 着追交盛住, 以备工程应用。此后再有此
等事件, 必严加治罪, 决不轻恕。
嘉庆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奉谕旨:庆郡王永璘,自幼蒙颕贵太妃抚养,现值颕贵太妃七十寿辰,备物申祝,本属谊所应有,但必应在朕前先行奏明,方可呈进。今永璘竟不豫行陈奏,辄令护卫太监等径赴寿康宫陈递,经颕贵太妃处太监奏明,朕始得知。从前孝圣宪皇后每遇万寿庆辰,如和亲王、果亲王及内外臣工等备物申悃,无不奏明皇考,始行呈进,从未有擅自递进者。此时颕贵太妃尤与东朝尊养,礼节悬殊,乃永璘竟自令护卫太监递进,并不先奏朕知,交结近侍之旧习复萌,以此尝试朕能知否,若朕不能知,或知而不问,则故态复作矣。再,从前恭遇皇考巡幸,朕与成亲王永瑆俱谨随辇跸,不敢稍离。而永璘则往往偷安,行走落后,竟不系撒袋,直至驾诣行宫时,始随班跟入。今年朕恭诣裕陵,往还途次,留心察看,永璘尚不知悛改,仍复在后行走,并不随侍。永璘前在书房,即喜与太监人等相近,诸凡不知大体。着退出乾清门,并交宗人府议处,加恩仍留内廷行走,随同仪亲王永璇等当差,以观后效。如再不知改悔,则当退出内廷,令随同闲散诸王行走,不能全其顔面矣。
二月十五日,奉谕旨:朕惟崇俭黜奢,治道所尚。朕素喜俭朴,乃出于天性,一切起居服御,从不肯稍事纷靡,仪亲王永璇等素所深知。乾隆四十年以前,书房中每遇年节馈岁等事,于师傅及诸昆弟等偶有备物将意之处,不过如意、荷包、食物,此往彼来,互相酬答,从未有以陈设玩器相
国朝宫史续编 四二
祇须照常通融承应, 尽足敷用, 毋庸添派多人。即或稍有零星什物需人随带, 亦祇须酌量少增。乃总管太监等喜事铺张, 拟派过多, 已将张进喜等分别惩治。至此后随朕同行, 皆用此例。如嗣皇帝经朕命独往何处, 不与朕同行之时, 则执事太监等自应酌添派往。着交敬事房存记将此次硃笔清单提奏, 候朕酌定。
嘉庆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奉太上皇帝勅旨:朕仰承昊贶,临御六十年来,常怀祗畏,日慎一日,罔敢怠荒。自上年举行授受典礼后,又仍每日训政,弗懈益虔,期与天下臣民共享升平之福。兹于本月二十一日乾清宫、交泰殿灾,朕心悚惕,寝食靡宁。恭读圣祖仁皇帝实录,内载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灾,圣祖谕曰:"殿廷告灾,所关止属临御之所;但得海宇清晏,置斯民于袵席之上,则今所居,较诸前代茅茨土阶,尚或过矣。"大哉训言,垂教至为深切。朕自当凛遵圣训,期四海之乂安,即一人之有庆。惟是上天示警,自有所由,因念圣祖仁皇帝八龄御极,在位六十一年,享寿六十有九。朕二十有五践阼,纪元六十年,传位皇帝,兹春秋八十有七,精神纯固,康健如常,亲见五代玄孙,武功十全,诸福备具,并未倦勤,日亲训政,此皆仰邀昊贶笃祜之隆,逾于皇祖。自揣受恩过厚,益凛特盈,今上天于默佑之中,示以儆戒,正是天心仁爱,启迪朕躬及嗣皇帝。我父子祗惧之余,尤深钦感。且朕仍居养心殿,皇帝则居毓庆宫,而乾清宫系接见臣工听政之所,相距俱远,祇因承值太监等不戒于火,致有此事。现在朕虽已传位为太上皇帝,而一切政务仍亲理训示,政事有缺,皆朕之过,非皇帝之过。即太监人等不能加意小心,大臣等将伊等按例
帝生母,恩旨册赠,止应于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举行天地庙祀大典,转邻于渎,已着不必举行。后世子孙,遇有册赠母后,即遵朕此旨办理,以昭虔敬而省繁渎。此旨亦着敬录二道,一存贮尚书房,一存贮内阁,我世世子孙,其钦承无忽。
十二月初八日,总管太监等奉谕旨:明年元旦,御内殿受贺,嗣皇帝之皇后,仍照每年常例于重华宫行礼,班次在公主、福晋之前。公主、福晋与嗣皇帝及皇后均系同辈,仍应行家人常礼,俱不必跪叩。若皇后受册封及御交泰殿、蚕坛诸大礼,公主、福晋自应照外班旧例行。再,嗣皇帝之贵妃、妃嫔等即同皇子等侧福晋一例,其职分俱不至朕前行礼。明年元旦,即着照此。交与总管太监存记,届时遵行。
十二月十四日,奉谕旨:长春宫向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件在彼陈设。因思国家宫殿,俱有定制,若皇后服物陈设宫中,则其地即扃闭清严,未便再行居住。一朝之后,服物陈设一宫,世代相承,禁籞几无余地。况此等贵重物件,原为端围服饰,自当为世代皇后之用,又何必虚为供奉,致占宫闱之地。朕前降谕旨,以重华宫为每年锡宴之所,将来不应复安神御,当循其旧,以为世世子孙衍庆联情,吉祥福地,即犹此意。所有长春宫供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物,嗣皇帝即位后,皇后即可服用。从此云礽继庆,翬翟增辉,更为无疆盛事。此旨着交内阁、尚书房、内务府、敬事房各存贮一分,以垂法守。
嘉庆元年二月初八日,奉太上皇帝勅旨:此次朕与嗣皇帝恭谒西陵,所有随从执事太监等,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 四一
当差日久,不可废弛。着总管等不时稽查,似此滑懒不堪之首领太监,尔等查出,指名参处,照张进顔、王太平等一例治罪。将此旨着敬事房记载档案。
乾隆五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军机大臣等奉谕旨:传谕总管萧得禄,伊参奏圆明园总管一事,所参甚是。是理宜具摺,不应口奏。至总管赵进忠,夜间虽在长春园上夜,平日失于稽查,亦有应得之咎。萧得禄因与赵进忠曾在淳化轩一处当差,是以未将伊指参,此系萧得禄徇私之处。萧得禄、赵进忠俱着各罚一月月银。刘进忠、吴天成各宽免三个月,仍各罚三个月月银。再,乾清宫总管原有管辖圆明园之责,嗣后圆明园首领太监若有过犯,总管等径行管责,不必告知圆明园总管。 八月十三日,奉谕旨:本年届朕八旬开一,年谷顺成,雨旸时若。寿辰之前夕,微雨飘洒,次
旦曦景晶莹,天色开朗,太和翔洽,实为渥荷天休。十一日,命皇子、皇孙、曾孙、玄孙等山庄校射,玄孙载锡年方八岁,五发三中,朕心深为嘉悦,赐以黄褂。因忆昔年朕随侍皇祖山庄阅射,朕连中五矢,仰蒙天语褒嘉,慈顔大悦,蒙赐黄褂,其时朕年十有二岁。今玄孙甫及八龄,即能连发命中,仰见昊苍笃祐,家法贻休,庆泽延洪,克膺备福。现在八旬开帙,玄孙业已长成就傅,计朕寿跻九旬时,又可见六代来孙,同堂称庆。敬惟鸿贶骈蕃,贻谋悠远,朕于感荷之余,倍深竞业,不敢以景运增隆,稍存自足。惟有励精宵旰,孜孜不怠,益务敬天勤民,仰酬恩佑。从前因诞育玄孙,为史册稀有盛事,曾命督抚等查明各省有五世同堂者,据实奏闻,特颁恩赉。今思朕逮事皇祖、皇考,复得玄孙,朕已亲见七代,笃庆锡光,更为古今罕有。着交八旗都统、步军统领、顺天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 三三
国朝宫史续编 二六
遇朕巡幸热河等处, 内务府大臣等留京者少, 查察恐有未周, 致多混杂。宫禁森严, 所关匪细, 着谕令总管内务府大臣, 嗣后于太监甫经投进时, 必当两三人同看, 务宜留心验看, 查讯明确, 再行交进当差, 毋得滥收, 致有弊混。至太监人等向系掌仪司管理, 其投进时, 自由该处司官查验, 囘堂办理。若稽查不密, 或领催书役以及司员之跟随人等, 又复向其勒索, 势必又蹈州县胥役需索之弊, 则情愿投充太监者, 仍复短少, 更属不成事体。并着总管内务府大臣严密稽察, 如有似此掯勒需索者, 即行查明严处, 以示惩儆。
十月十一日, 奉谕旨: 内庭坐更, 最关紧要。至御前更, 尤宜慎重, 倍加认真, 轮流坐守。向来坐御前更者, 所有更头、更二, 俱系首领太监及食三两钱粮执事太监之差。雍正年间, 尚有总管太监亦坐更者。乃近日御前更, 经朕偶一问及, 俱系不知姓名微末之人, 并未见有首领太监及奏事太监答应者。再, 向来巡幸地方, 黄车上均有首领太监扶车, 惟年至六十以上者, 念其年老不派。乃近日从未见有首领太监当此差者, 自系因从前扶车太监, 每逢赏赐, 皆是一月钱粮。食四两钱粮首领太监, 即得四两赏银; 食三两钱粮太监, 即得三两赏银。若辈希图多得银两, 尚有愿在黄车当差者。自一律改赏二两之后, 伊等无所希冀, 不复当此差使, 祇令掌仪司及各等处微末太监充当塞责。此皆由该总管等不能秉公拣派, 实力查管, 又复卑鄙见小, 实属不堪, 因小失大, 流弊伊于何底! 该总管太监等俱着传旨严行申饬, 并交总管内务府大臣议罪。嗣后总管太监等务须小心勤慎,循分当差。如仍前废弛怠玩, 再有似此弊混之事, 必将伊等从重治罪。将此旨交敬事房存记, 传与
国朝宫史续编 二二
傅恒,协办大学士公兆惠,皆在左右襄赞机务,伊等既逝,未尝无承办政事之大臣。又如尚书张照、汪由敦,大学士梁诗正、刘纶,皆在内廷经理笔墨,伊等病殁,亦未尝无接办文墨之词臣。此外皆可类推。若为人君,不能见及于此,何以抚御天下,董正群臣乎?此即为君难之一端也。诸皇子各有福晋、格格,家庭之事,当法朕于宫闱,不稍溺爱徇情。其下亦有官员、太监,即可以小喻大,当法朕于臣工,不稍专恃偏护。国家一理,事可相通,诸皇子可不知所遵守乎?至若纵性滥刑,虐殴奴婢,不但福晋、格格等不宜有,即诸皇子亦当切戒。且如朕为天下主,掌生杀之权,从未尝有任一时之气,将阉竖辈立毙杖下,诸皇子岂不知之?从前小太监胡世杰、如意等,在朕前常有惹气之事,不过予以薄惩,杖责二十,极多亦不过四十者。诸皇子当遵朕此谕,咸知效法。倘或管教不严,及自行任性毒殴、致死奴婢者,朕一有所闻,必不轻恕。所有惇嫔此案,本宫之首领太监郭进忠、刘良获罪甚重,着革去顶带,并罚钱粮二年。其总管太监亦难辞咎,除桂元在奏事处,萧云鹏兼司茶膳房,每日在御前伺候,不能复至宫内稽查,伊二人着免其议罪;其王忠、王成、王承义、郑玉柱、赵得胜专司内庭,今惇嫔殴毙使女,伊等不能豫为劝阻,所司何事?着各罚钱粮一年。但其事究因惇嫔波累,着将伊等应罚钱粮,于各名下扣罚一半,其一半亦着惇嫔代为缴完。所有殴毙之女子,并着惇嫔罚出银一百两,给其父母殓埋。此案虽系小事,朕一秉大公至正,与综理庶务无异,亦可恍然咸喻朕意矣。将此旨交总管内务府大臣,传谕内府诸人知之。并着缮录一通,交尚书房、敬事房存记,令诸皇子共知警省,永远遵奉。
宫,各换缎匹若干,俱各开单交敬事房,着总管知会内务府。每次着内务府大臣一人率同堂郎中前往,并着总管桂元、王忠内去一人监看弹压,一同带领各宫首领太监至缎库更换缎匹,对换颜色。自换之后,不许私自再行更换。
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奏:遵旨查养心殿、圆明园、广储司银库及户部银库收放银两章程。养心殿收贮银项,如系库平,兑发时每千两扣存二十两;苏广平兑发时,每千两扣存十两;苏州市平兑发时,照原平给发不扣。所有扣项,年终汇奏。圆明园收贮银项,如系库平,兑发时每千两扣存四十两。所有扣项,除发工程处公费等项外,余银归入正款,年终汇奏。广储司收贮银项,内除阿哥月例、内用、赏用及成造活计照依库平给发外,其各工交领等项,每库平千两扣存五两。所有扣项,年终汇奏。报闻。
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奉谕旨:嗣后广储司造办处等库应行拨发银两,即着内务府苏拉匠役
抬运;圆明园库拨发银两,即着苑户抬运,不准雇用民夫,以示慎重。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谕旨:我朝家法相承,宫庭之用,甚为节省。每岁自皇后、妃、嫔以至女子等所得绸缎分例,载在宫中则例,永远遵循。前年因内廷例用之件,有需外省织办者,朕意不如将库贮之物量为抵给,既可省交办之烦,而宫中亦得适用。是年缎库所抵物件,均属敷足。皇后曾率同妃、嫔等陈谢,咸深欢感。至去岁抵给对象,多属平常,且不足数。皇后以事属细微,未及具奏。至本年又值支领公用之期,皇后曾谕令总管太监孙进忠,传谕内务府大臣等:皇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一 六五五
国朝宫史续编 六五八
赫四人撤调别处当差, 其缎匹库郎中二缺、员外郎二缺, 另行详慎保送, 带领引见, 候朕补放。至
现在清查缎库, 尚未完结, 俟查明有无亏短再行核办。
钱粮事例
一、宫殿监每年例于广储司奏请拨银五万两,交自鸣钟库贮应用。每月将用款开具奏销。
一、内庭需用各项钱粮,例应向总管内务府各衙门领用者,俱由宫殿监用敬事房图记行文支领。如奉上传有立即需用之款,准各该处具支领人员职名赴领,领后随报明敬事房,于五日内补用图记,行文备案。每月一次将支领过各项钱粮逐款分晰开具清档,钤盖敬事房图记,于下月十五日以内呈报总管内务府,以凭核对奏销。
一、奉特旨赏人银两,俱按数支给,仍将某人传旨之处于奏销月折内声明。一、内庭宫分银两按例支给。例见前卷。
一、各宫女子至二十五岁俱令出宫,皆由本宫自行给赏。其贵人以下所用女子,定有恩赏银两,照例支给。进内十五年以外者赏银三十两,十五年以内者赏银二十两,十年以内者赏银十两。
一、房租银,系雍正四年钦奉恩赏官房一所取租,交敬事房库贮,遇一切杂差公项酌量支用。
敬事房仍于每岁底开具奏销。
一、赏借官银,系乾隆八年钦奉恩赏官银一万两,凡首领太监等整制衣帽并家中有事,准借官
银。敬事房仍将借过银数于每岁底开具奏销。
一、总管首领太监等有贻误差事, 奉旨议罚月银, 如在一年以外者, 敬事房呈报总管内务府,转行外部扣除。其一年以内者,入于敬事房库贮,遇一切杂差公项酌量支用,仍于每岁底开具奏
销。
一、总管首领太监等有因假扣除公费,入于敬事房库贮,遇一切杂差公项,酌量支用,仍于每
岁底开具奏销。
一、总管首领太监等随驾出外者,例给盘费银。乾清宫总管每日三钱,别项总管二钱,首领二钱,太监一钱。由宫殿监届时奏准,行知总管内务府支领。
一、总管首领太监等随驾出外者,例给官饭。随侍等处首领太监等食外膳房饭,各宫等处首领
太监等食内首领饭。由宫殿监届时奏准,行知各该处支领。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一 六五九
官制一
臣等谨案:设立敬事房,置总管、副总管,自康熙十六年五月始。太监等授官职,自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始。敬事房大总管授四品,自雍正元年九月始。敬事房名为宫殿监,及有官之太监等加衔,自雍正四年六月始。太监等官职不分正从,自雍正八年六月始。食二两钱粮太监等恩加钱粮,自雍正元年正月始。恩加钱粮有定额,自雍正二年正月始。所有谕旨,胪载前编。兹恪遵皇上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节年增定各条,分为恩恤、恩赏、处分三事,用着不刊之典焉。
恩恤则例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奉谕旨:前派丰升额等八人,分班轮替,将养心殿等处存贮陈设物件逐细查点,并派英廉总理其事。今据丰升额等奏:自奉到谕旨后,亲赴各处轮替清查,按册点验,俱属相符,并无遗失缺少情弊等语。是各该处经管之首领、太监尚属小心,应量加奖劝,以示鼓励。着交内务府大臣查明,如有应罚钱粮在一年以下者,加恩全行豁免;其过一年以上者,着加恩豁免一半。
嘉庆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养心殿总管梁进忠奉谕旨:总管内务府大臣缊布奏:查抄入官西直门外白石桥地一顷零九亩,着赏给宫内、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太监等取租,以为永远料理众太监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二 六六一
国朝宫史续编 六六八
此。着传谕总管内务府大臣等照此议罪, 并将此明白谕令李裕等知之。
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奏: 查太监刘进福在敬事房帮差, 代首领李进忠收管衣物, 胆敢将太监开其里衣服偷窃, 及事败, 仍复种种狡诈, 计赃已在一百二十两以上, 照例拟绞监候。首领太监李进忠, 革去首领, 鞭八十, 分拨外围当差。其首领杨双全, 笔帖式牛国祥、佟安, 均罚钱粮一年。总管王常贵、王忠、九十一、张玉、桂元、萧云鹏, 任听值房私贮衣物, 均照应奏不奏例, 加罚钱粮二年。太监张进朝, 亦有看守不严之咎, 鞭八十。首领高进、曹进孝, 未能稽查搜检, 均各罚钱粮一年。得旨: 此案太监刘进福情罪甚为可恶, 若照拟绞监候, 秋后处决, 须至明年予勾, 不足蔽辜, 着即行处决。至首领太监李进忠, 仅予革职, 分拨围外当差, 亦不足示惩,着改拨香山, 每月赏给一两钱粮米石, 充当苦差。余依议。
四十一年四月初九日, 军机大臣等奏: 遵旨审讯行营当差太监张进成跳墙索取物件一案, 据张
进成供称, 闻地方官租有房屋堆贮豫备杂项物件, 即带领民夫数人前往, 强取白蜡、银朱、高梁、麸子等物, 正在抬出, 即被番役拏获等语。查太监随围当差, 一切盘费、饭食、马匹、车辆均系官为给发。今张进成敢于行营地方带领民夫向地方官强取什物, 实为不法, 已奉旨发往黑龙江, 给索偷为奴。所有该管首领太监张保祥, 不能管束, 该革去顶戴, 仍罚钱粮三年。其总管太监等有管教稽察之责, 一任张进成滋事, 应将总管太监郭永清、倪兴旺、桂元、萧云鹏俱罚钱粮三年, 以示儆戒。得旨: 依议。
额数职掌条例
敬事房
四品总管一,宫殿监督领侍。五品总管二,宫殿监正侍。六品副总管六,俱宫殿监。专司遵奉
谕旨办理宫内一切事务及应行礼仪,承行总管内务府各衙门文移,收核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宫内各项太监,查视各门启闭,巡察火烛、关防等事。总管月银八两,米八斛,公费制钱一贯三百。旧额:四品总管三,嗣裁为一;增五品总管二。副总管月银七两,米七斛,公费制钱与总管同。凡委署总管无定额,于七品执守侍内委署,仍食本职银、米、公费。七品首领二员,俱执守侍。八品笔帖式二员,俱侍监。太监二十六名,专司掌案办事,承行内务府文移,巡防火烛、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一贯。笔帖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旧额四,今裁为二。太监内食月银三两、米三斛者三,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七,银二两、米一斛半者十六;公费均制钱六百。
乾清宫
七品首领一,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一,侍监。太监二十五名。专司供奉列祖实录、圣训,江山社稷殿香烛,收贮赏用器物、本处陈设,洒扫及御前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一贯。副首领银米同,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内食月银三两、米三斛者三,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三 六七七
臣等恭查: 基化门、端则门二处, 旧额首领各二。嗣裁为一, 仍以侍监为之。
内左门 内右门
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各十二。内左门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内右门除启闭,关防、洒扫、坐更外,兼查茶膳房人等、众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宫内等处报无事毕,具单送敬事房。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钱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十二。专司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
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景阳宫首领太监兼司御书房收贮书画等事,设额名数,仍与各宫同。
近光左门
不设首领,属景仁宫首领兼辖。太监五,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近光右门
不设首领,属永寿宫首领兼辖,所司及太监额与左门同。
养心殿 重华宫 建福宫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三 六八三
国朝宫史续编 六九二
八品首领二, 俱侍监。太监五十。专司各处安设熟火、抬运柴炭、一应杂差、坐更等事。首领均月银四两, 米四斛, 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均月银二两, 米一斛半, 公费制钱六百。
柴炭处 烧炕处
臣 等恭查:以上二处,旧设首领各二,太监各二十五。今裁,其职事即由打扫处兼司。
造办处
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四。专司带领造办处外匠造办一切对象。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
费制钱七百。旧额首领二,嗣裁为一。 太监均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旧额二十五, 嗣裁为四,移十五入做钟处,另设。
做钟处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十五。所司与造办处同。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内食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二,银二两、米一斛半者十三;公费均制钱六百。
北小花园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六。专司培灌花树、洒扫等事。首领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均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均制钱六百。
读清字汉字蒙古字书房
均不设首领,属敬事房首领兼辖。清字房太监六。汉字房太监十。蒙古字房太监四。月银均二
两,米一斛半,公费均制钱六百。
军事倥偬,除英法联军入京师,焚圆明园外,(一八六〇)无足多述。同治继立,号称中兴,然除武英殿灾,(一八六九)神武门内敬事房木库火,(一八七〇)及永安寺白塔山后看画廊、点景房灾(同年)三事稍有修筑外,无多兴建。光绪一朝,始有兴修,列述如左:
(1)勘修南北海工程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勘修南北海工程,奉慈禧旨意也。(注一)十四年(一八八八)修西苑工成。(注二)
(2)重修太和门 光绪十四年,太和门灾。(注三)次年,(一八八九)重修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注四)
(3)重修宁寿宫 同年,重修宁寿宫,自后慈禧居之。(注五)
(4)重修重华宁寿宫及贞度门,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重修重华、宁寿宫及贞度门。(注六)
注一 清史稿德宗纪。
注二 光绪东华录。
注三 同上。
注四、五、六 清会典八六三。
石渠余纪一〇〇
以明事附证焉。案:七司,一曰广储司,掌银、皮、瓷、缎、衣、茶六库之藏物,相类者兼贮焉,稽其出纳,掌银、铜、染、衣、皮、绣、花七作之匠,以供御用,及宫中冠服、器币、三织造,及内织染局属焉。案:明司钥库掌收制钱,给赏赐。内承运库掌库藏金银诸宝货。甲乙十字库贮物料。又之。织染局今有尚衣监,银作,巾帽、针工、织染等局。其织造太监,顺治三年裁简,内府司官充二曰都虞司,掌府属武职之铨选,官兵之俸饷。凡佃渔采捕之政,咸属焉。明营有提督、坐营、监枪诸内监,国初已革。今都虞司,实内廷之兵部,京府属文职,掌于堂郎中,则内廷之吏部。又明有牲口房,掌畜珍禽异兽。其三曰掌仪司,掌大内之祭祀,紫禁城内之庙祀。凡宫中朝贺筵燕,嘉礼大事,咸掌之。设陵寝及赞礼官属,辨内监之叙。设太监六十四人,以与敬事房接,兼管景山旧管南府,今裁。及果园。明内司礼监掌一应礼仪,权势最重。司苑局掌瓜果。今掌礼仪房掌皇子成婚,公主下嫁等礼。司实内廷之礼部。四曰会计司,掌京外皇庄之入,以供内祭祀之粢盛,内府之粮饩。掌管仪三仓之物。凡选宫女、太监,选乳母、保、姥,皆掌之。明内供用库掌食米等物选乳媪由礼仪司。,五曰营造司,掌宫禁之缮修。其属有木、铁、房、器、薪、炭之六库,铁、漆、炮之三作。凡匠役辨其在官在民者,入宫匠作,则令司设太监领之。门吏长夫运送诸物。给其饩。明内官监掌营石、瓦、土诸作。御用监掌造木器。惜薪司掌薪炭。、造工程,凡木、又今之炮作,造花炮而已。与明王恭厂火药局迥异。六曰庆丰司,掌牛羊之羣牧供其用。明尚膳监有牛羊等房。七曰慎刑司,掌内府所属之处分及审谳。收狱之政,缉捕番役属焉。明司礼监掌一应刑名提督,今慎刑司凡议罪徒以东厂剌缉刑狱,国初已革。上,皆送刑部定之。右七司之大略也。详见会典。又三旗银两庄头处,初隶会计司。官房租库初隶营造司。后乃分设。
十三衙门,广招党类,以窃威福。各衙门事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民力告匮,兵饷不敷。二人朋比作奸,情辠重大,吴良辅已处斩;佟义亦伏冥诛,着削其世职;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遵太祖、太宗定制,内官俱永不用。又以其党刘正宗,当遵遗诏置重典。念其年老得免死,其党并皆赦宥。”于是复内务府,以御用监之职立广储司,以尚膳监之职改采捕衙门,以惜薪司之职改内工部。又改御马监曰阿敦衙门,兵仗局曰武备院。初名鞍楼,改设鞍库。后至康熙十六年,改宣徽院为会计司。初内官监。礼仪院为掌仪司,初钟鼓司。尚方院为慎刑司,又改采捕衙门为都虞司,内工部为营造司,阿敦衙门为上驷院。其内监别立敬事房,设总管、副总管,较若画一,不相侵越。二十三年分掌仪司立庆丰初司,名牛羊羣牧处。分都虞司立奉宸苑,初归尚膳监。于是内七司三院之职粲然大备,与外廷六部、九卿相表里。所谓宫中、府中,具为一体者。昔闻其语,今真见之矣。时明季宫监犹有在御前服役者,每为上述明宫中费用之奢,工作之广,彼其余孼尚存,卒不敢复萌故智者,诚驭之得其道尔。初,内官未有阶秩,雍正元年定其长为四品,自总管及随侍宫殿等处首领,以其品为差。旋定宫殿监督、领侍及正副侍、执事侍、执守侍、侍监等衔,盖既备使令,不得不立之阶级统属。而自四品至八品,皆不分正、从,则微而略之也。乾隆七年钦定宫中则例,内监官职以今四品为定,再不加至三品。又谕:“明代内监多至数
石渠余纪卷三 纪裁十三衙门九七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