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清。"西次室匾曰:"澄心观道妙"。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斋内匾曰:"正谊明道"。
御制赋得正谊明道诗壬午 天人三策对,帝命相江都。爰致卒然问,惟陈卓尔谟。道明功岂计,谊正利休图。试譬鲁谘柳,堪知粤伐吴。羞称五伯诈,较识一仁无。终得骄王革,何妨谀相诬。政经真法训,汉室最醇儒。诠义书屏扆,将为出治模。
东室匾二,一曰:"庄敬日强",一曰:"高云情",联二,一曰:"清燕凝神,天和闲
处养;从容守正,元化静中涵。"一曰:"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东次室门
上联曰:"由旧典时式,其永无愆;思庶政惟和,不敢自逸。"门内匾曰:"静憩轩"。
御制题静憩轩诗丙寅 室是旧书斋,一向此习静。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义府有余乐,琴轩致虚(。玉版顷闲搨,吟几仍晚凭。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明窗驹影过,谁识流阴兢。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
西室联二,一曰:"写诚敬之心,礼章乐亮;会恬熙之象,日丽风和。"一曰:"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写黄庭经。"殿后穿堂匾曰:"稽古佩文",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堂后西向匾曰:"金昭玉粹",联曰:"瑞景琼楼开锦绣,欢声珠阁奏云韶。"东室匾曰:"随安室"。
启祥宫之西南向者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殿后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匾
卷之十三 宫殿三 二四一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殿[宫]之后为翠云馆。宫之东为漱芳斋。[四]
注:
[一] 《啸亭杂录》:"乾隆中,于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
赐茶,仿柏梁制,皆命联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二章,命诸臣和之,后遂以为常礼"。
[二] 《国朝宫史》:"每岁十二月初一日,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龙笺大笔墨海于重华宫祇候,以赐福苍生笔书"福"字十余幅,悬贴各宫。自是将军督抚奏函至,并御书缄赐之。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待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三] 《日下旧闻》:"嘉靖十三年,建皇史宬于重华殿西,藏大[太]祖以来御笔实录。又古今通集库,以貯古今君臣画像符券典籍"。
《故宫考》:"崇敬殿凡五槛[楹],乾隆作皇子时所书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重华宫茶宴廷臣翰林诗》石刻,中为宝座,旁有红雕漆盒,内有乾隆诗文稿。东西暖阁供佛,西暖阁有藏经"。
[四] 《故宫考》:"重华宫之东为剧[戏]台,台前为漱芳斋,凡五楹,有穿堂以通后殿,作"工"字形。东室匾曰"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荣惠贵妃,同治瑨妃也。重华宫瑨太妃居之,东室曰芝兰室"。
月华门长街之西,南向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一]殿北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二]殿后即建福宫(宫为乾隆年间特旨所建)。[三]宫后为惠风亭,亭北为静
宁,故铭云然"。
[三] 《鞠部丛谈校补》:"每年宁寿宫初演剧,皆先跳灵官,皆分配伶人饰之。头一对为
时小福王楞仙,其后易以乔蕙兰。原注:宫中各处每年初演剧,必跳灵官,不独宁寿宫为然也。戊戌以前,慈禧后傅[传]戏,每在宁寿宫,德宗则在漱芳斋,及帝被幽,遂无皇帝传戏之事。戊戌后传戏有四处:宁寿宫、颐年堂、纯一斋及颐和园是也。颐和园中有两处,一为德和园,其一余忘之矣。庚子后德和园传戏盖最多也。至于宣统,则丰泽园曾演一二次,其余专在漱芳斋矣"。
[四] 《故宫考》:"皇极殿如乾清宫而略小,殿中东设铜壶刻漏,西设自鸣钟,中有宝座,东西各有暖阁。皇极门外有九龙琉璃壁,华丽过于北海者"。
[五] 《故宫考》:"养性殿陛西盈而东朏,西陛南下,东陛东下,一如养心殿,盖满制也。
殿正中为宝座,东暖阁扃[匾]曰明窗。西楹之北间,有塔院,为奉佛之所,亦如养心殿。东西各有复室,曲折回环。西屋并结石成岩,中有坐禅处,乾隆有《题养性殿诗》:"允宜归大政,余日享清福。是用构养性,其仿养心屋"。可见其全仿养心殿也,现改为第三陈列室"。
[六] 《故宫考》:"乐寿堂后两庑嵌乾隆书敬慎斋石刻,乾隆四十一年题《乐寿堂诗》注云: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为[曰]乐寿,③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书[古]帖,④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为[名]宁寿宫书室[堂],⑤以为[待]倦勤之所,[倦勤后居之]。⑥按《清宫史续编》五十九卷言西楹北间为寝宫,今未能详指其所,此堂构造,亦极复杂,不知何所取义也。今改为第五陈列室"
[七] 《故宫考》:"轩两庑亦嵌《敬慎斋帖》"
前为漱芳斋,东一室为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
复复椒房十一间,珠围络索玉连环。锦衾不暖罗帏薄,鸾凤瑶阶立亦闲。
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广五楹。中三间多陈设瓷玉及西洋乐器,西间为宣统后书室,东间有铜床 一,再西曰平康室,再东曰益寿斋,均各有床帐等物。殿后为储秀宫,中有宝座,庭前多陈列铜制龟鹤鸾凤,东为卧室,西为浴室,此为帝后之内宫。宫后为丽景轩,中为西式食堂,东间亦有铜床,锦帏绣幞,颇极华丽,西间壁上绘有北海琼岛风景。东西两厢:曰猗兰室、曰风光室,皆空洞无一物。有谓出宫时迁运所致,今无考证。此皆宣统帝后所居之处也。
御制诗文乐善堂,红雕盒子谨收藏。山人见惯留题墨,不敢讥评又颂扬。
崇敬殿在重华门内,额曰乐善堂。乾隆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 茶宴廷臣翰林诗刻,中有宝座,后有玉饰屏风,旁列红雕漆盒,内贮乾隆诗文稿。窗前有古编钟、浑天仪等物。
煌煌杰阁大文章,仅此微波亦足伤。要使天渠流不尽,韩陵片石急重光。
四库全书为有清一代鸿宝。今所存者,闻仅有文渊阁、文溯阁尚完全无阙。前年,两阁均有上石 印行之议,后亦不果。按:文渊阁原系明时旧称,清沿其名而绝不同。其地在文华殿之后,皇极殿之前。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征书。三十八年二月,始令搜辑遗集,命名曰四库全书,凡三千四 百五十九种,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册。三十九年六月,于热河避暑山庄建文津阁,于圆明园建文
国朝宫史续编 四五八
殿中联曰:" 赏心于此遇, 即事多所欣。" 宫后为翠云馆, 联曰:" 古训手勤披, 每竞寸阴求日益; 民依心默运, 常先万姓祝年丰。" 东室匾曰:" 养云", 联曰:" 白云有古调, 青山无俗缘。" 东次室匾曰:" 长春书屋"。西室匾曰:" 墨池", 联曰:" 屏展烟鬟, 云鹤闲看心共远; 座凝香篆, 风松静觉韵偏清。" 西次室匾曰:" 澄心观道妙", 联曰:" 四季风光无尽藏, 百城古帙有余香。" 皆高宗纯皇帝御笔。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斋中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正谊明道"。中设宝座。屏风上恭悬
高宗纯皇帝御笔" 正谊明道诗"恭。见前编联曰:" 言动协规箴, 惟敬作所; 都俞垂典诰, 主善为师。" 南楹皇
上御书联曰:" 天作宫庭传燕翼, 敬承堂构集鸿禧。" 东次室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 柏子祥烟鼎喷馥, 椒花吉语胜霏香。" 又东次室门上, 皇上御书联曰:" 明目达聪, 嘉言罔攸伏; 夙兴夜寐, 继序思不忘。" 东室匾二, 一曰" 庄敬日强", 一曰" 高云情"。联二, 一曰:" 清燕凝神, 天和闲处养; 从容守正, 元化静中涵。" 一曰:" 花香鸟语群生乐, 月霁风清造物心。" 东次室门上联曰:" 由旧典时式, 其永无愆; 思庶政惟和, 不敢自逸。" 门内匾曰:" 静憩轩"。又东墙联曰:" 不生波处心恒定,大寂光天相总融。" 西室联曰:" 写诚敬之心, 礼章乐亮; 会恬熙之象, 日丽风和。" 西次室联曰: " 清风明月食无尽, 近景遐观揽莫遗。" 后殿北墙悬大宝箴一篇, 殿后穿堂。匾曰:" 稽古右文, 联曰:" 恭己奉三无, 澄心待万几。" 堂后东向匾曰:" 金昭玉粹", 联曰:" 瑞景琼楼开锦绣, 欢声珠阁奏云韶。" 东室匾曰:" 随安室"。皆高宗纯皇帝御笔。
启祥宫之西南向者, 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殿后为广德门, 门内为抚辰殿。匾曰:" 敛福
星躔日次,八月秩金行。又云:顺时将出塞,沿路颂如京。
虎 城 畅春园内永宁寺西为虎城。
居敬存诚 养性斋楼下正中,高宗纯皇帝额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北楼下东向额曰悦心颐神。联曰: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南楼下东向联曰: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
云外钟声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园望西山,梵刹钟声远近相应,寒山夜半殆不足云。
远近泉声 远近泉声为避暑山庄内三十六景之一。
芙蓉坪 地为静明园二十八景之一。
乌丝绢写黄庭经 漱芳斋东次室为静憩轩。西室联曰: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写黄庭经。
六方亭 六方亭在南苑北山之上,额曰镜虹亭,其下即团泊之水,流向苑外团河,迤逦而入凤河者也。
飞睇亭 亭在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曰:低俯鳞塍迥据山,犁云锄雨绘民艰。问应飞睇于何处,只在隅园咫尺间。
寸碧亭 亭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出多稼轩,假山嶙峋嶻嶭,尺寸千里。盘石磴而上,缚竹为亭,名曰寸碧。有句云:骋观延绿野,胜概学黄冈。松架炎偏爽,花棚静
狮子林 长春园丛芳榭之东为狮子林,高宗纯皇帝有八景诗:狮子林、虹桥、假山、纳景堂、清秘阁、藤架、磴道、占峰亭。有续题八景诗;清淑斋、小香幢、探真书屋、延景楼、云林、石室、横碧轩、水门。其狮子林云: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吴中狮子林故址已为黄氏涉园,丁丑南巡,曾访其胜,邮倪卷证之。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续题诗引:倪瓒原卷中自识与赵善长商榷作狮子林图,且属如海因公宜宝弆。又诗注:盘山静寄山庄中向有云林、石室,假山虽肖吴中,稚松皆新种,故不如田盘古松林立也。又假山诗引:狮林以石胜,相传为瓒自位置者,兹今吴下高手堆塑小景,曲折尽肖。
视听言动思五箴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额曰与物皆春。西室额曰四善具。其屏间为高宗纯皇帝御书五箴。室后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
月霁风清造物心 重华宫东漱芳斋联曰: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
夹镜鸣琴 地在圆明园别有洞天之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词引: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浤,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击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四 琴 高宗纯皇帝诗序:瀛台补桐书屋所余老桐,因循复枯,惜其材,制为四琴:一曰蓬瀛仙籁,一曰湘江秋碧,一曰皋禽霜唳,一曰云海移情。藻韵楼折而东,南向者补桐书屋,北向者随安室,纯庙读书于此
濯鳞沼 沼为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印月池之右别为一沼,有闸通水,育热河美鲫鱼数百头,取携为便。
神州三岛 地在圆明园内,为高宗纯皇帝御制万方安和九咏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题。
正谊明道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额曰正谊明道。
琼 岛 元之渎山,即明之琼岛也。
琼华岛 西苑圆城北架石梁,南北树坊二,南曰积翠,北曰堆云。过桥即琼华岛,金人取宋艮岳石为之,周围计二百四十七丈。旧有广寒殿,相传为金章宗时李妃妆台遗址。元改名万寿山,又称万岁山。本朝顺治八年立塔建刹,称白塔寺,今易名永安寺。塔后列刹竿五,其下为藏信炮之所,八旗军校轮流守之,以防急变者。庆霄楼据山之最高,每逢腊日,奉皇太后观冰嬉之所。永安寺之西,山半有亭,又西由山麓蹑而上,为悦心殿。后即庆霄楼,楼西有延廊,环抱山石间,筑室,其中为一房山。
濠濮间想 濠濮间想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烟波致爽 烟波致爽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坦坦荡荡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杏花春馆西,度碧栏桥为坦坦荡荡,三楹。高宗纯皇帝联曰:源头句咏朱夫子;池上居同白乐天。萃景斋石上刻高宗纯皇帝御制坦坦荡荡诗引: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喁唼拨剌于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然自得。又诗序云:延楼临
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勖扬龙文。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荣光腾起烂烂辉星辰。
养心门膳房大库北为西二永巷。巷东永寿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巷西为太极殿。
图二十二 重华宫
《故宫图说》:
太极殿(即启祥宫),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启祥宫,为明兴献帝诞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有石坊二,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今已不存,且遗址亦无从考矣。清乾隆时,西壁悬姜后脱簪图及张照书赞,亦改旧观。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为宝座,前后廊有慈禧书联匾。殿内陈设悉仍原式。
体元殿、长春宫、咸福宫、同道堂。正北为崇敬殿、重华宫。(图二十二)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
重来瑶席从群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
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圣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西配殿,左曰葆中,右曰浴德。东曰漱芳斋,前有戏台。又东为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东与御花园邻。是为内西路。
(五)外西路
螽斯门之西为启祥门。门以西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凡三层,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后为宝华殿。再后为中正殿,于民国十二年失慎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欢喜佛多尊。后为西花园,火后改为球场。东为惠风亭,亭内有石化铜一方,为希见之物。有建福宫。
《故宫图说》:
建福宫,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建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有乾隆匾曰“不为物先”。嘉庆联曰:“受益本于谦功崇业广,立诚贵以预言物行恒。”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孝贞者,咸丰后,同治初偕,孝钦垂帘听政,世称
<正>漱芳斋位于紫禁城北部偏西,地处御花园与重华宫之间。乾隆皇帝在继承皇位以后,将位于紫禁城内的"龙潜之地"乾清宫西二所升格为重华宫的同时,还将与其一墙之隔的乾清宫西头所改建为漱芳斋。本文在关注漱芳斋乾隆初期建置的同时,发现重檐大戏台的建造改变了这里的本来格局,通过逐步梳理考证乾隆初期重檐大戏台和"工字殿"的装修与陈设,为读者恢复并呈现出漱芳斋在初建时的面貌……
<正>今天故宫博物院的贵宾接待室是原来乾隆的"贵宾接待室"——"漱芳斋"。这里本是乾清宫西边东起第一所院,连同西邻的重华宫、重华宫厨房共同形成一组建筑。在邻院重华宫里办家宴、茶宴或接见某使的当儿,有茶膳厨房的伺候,在更加宽敞的漱芳斋戏院空间里赐宴或赏戏,定是惬意而怡情的事了。
<正>漱芳斋位于紫禁城御花园西侧、重华宫东侧,曾经是明代宫女、清代皇子的住处,后又成为帝后的休闲之所,几经改变,几番議,这其中的故事有待我们细细探索……漱芳斋,位于紫禁城御花园西侧、重华宫东侧。"重华宫在百子门之北,向为乾西五所。其西二所,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宫殿六·内廷三",页四四九)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弘历十七岁,迎娶了富察氏(即后来的孝贤皇后),从居住了五年的毓庆宫东所迁至乾西五所的第二所。弘历即位后,按例将潜邸西二所升宫,改建后取名重华宫。其他四所也先后配合重华宫的使用需求而进行改建,其中一所即改为漱芳斋。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