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华严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普宁华严寺 ,位于洪阳镇五公里的水吼村北侧的洪山山颠2 0 0 米高处,在乾隆至民国期间号称“洪寺幽探”为普宁古“八景”之一。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84

一钱三分五厘。庆云侯下苑夏地二十一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四分五亩。华严寺下清存地八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钱五分五厘。香严寺下正聪地六亩二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八分六厘。景灵寺下谨顿地一十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四钱五分。景隆寺基地七十亩八厘,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两一钱二分四厘。净妙庵下常远地十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钱一分五厘。掘山下维庆等地共二十六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九钱五厘。昌化寺下刘淮地四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三分五厘。混元宫下李仁等地共五十一亩八分,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一两八钱一分三厘。寿定王坟下武见等地共四十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三钱六分五厘。极乐寺下如佩地六亩三分,每亩征银二分,共银一钱八分九厘。广善寺下觉宁等地共一十三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三钱九分。焦敬下胡仓地二十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一分五厘。抄没钱宁下黄保地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五分。谷宗下本宗等地共六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九分五厘。张琚下太山地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六分五厘。马仁爵下赵礼等地共二十五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八钱七分五厘。云会寺下法恂地五十四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一两八钱九分。钓鱼台延恩寺下方保地一十七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六钱一分二厘五毫。玉河乡金承恩下金仓地四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三分五厘。陆恺等地共四十三亩六分二厘,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二两一钱八分一厘。季时春下李清等地共六亩一分四厘,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三钱五厘二毫。魏彬下魏良臣地四十七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四钱二分五厘。王岳下许安地一十六亩三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四钱八分九厘。范亨下孙承云地二十八亩,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一两四钱。牧马草场下陈虎等地共二十一亩五分,每亩征银四分五厘,共银九钱六分七厘五毫。观音庵张文誉下真实地二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分。吴安下杨秀等地共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六分五厘。韩堂下同友良等地共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五分。马泽地二亩六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七分八厘。杜府下真立等地共九十六亩六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两八钱九分八厘。和义下丘仲仓地四十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二钱。正姬百户下刘仓地一十八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五钱四分。又姬百户下孟淮地一十亩,每亩征银一分,共银一钱。会昌侯下赵世隆等地共五十三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六钱五厘。张太师下侯大伦、刘天佐等地共三亩五分,每亩征银一分,共银三分五厘。庞家庄下崔栋等地共二十二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六分。中补村李家渠张仲现等地共一十七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五钱一分。安顺侯下王镇等地共四十四亩一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三钱二分三厘。柳林村下郭仲举地共三亩,每亩征银三分,共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21

  荷花池题额:卓锡泉之前,有一小亭,又前为小池,蓄泉水,布莲其中。沿池松柏年久,状如虬龙,若攫若飞。每岁夏,泉水流溢,荷花盛开,上下云烟,如坐天上。万历十四年,驾至,爱之,为书"水天一色苍松古柏"八大字。

  

  田宅 历朝所赐过宛平界内田宅不可胜纪。中间有跋前疐后而去其籍者,有时异势殊而售之他者,有胙土专制而不经本县者,典籍淆乱,未易诘问,姑据宛籍之可征者,序次如左:

  皇亲杜继宗地,共叁拾壹顷陆拾叁亩叁分。每亩征银叁分,共银玖拾肆两捌钱玖分玖厘。本县征解:真立地一十二亩、祖高地四十亩、觉宁地十亩、周文地三十二亩、刘刚地五亩、宋胜地五十亩、李廷地四十亩、屈禄地十亩、于进地二十七亩、法荣地三十亩、孙才地二顷六十二亩、云二地十亩、善会地二十亩、田润地十亩、李三滕奉地二十六亩、□雄地一十亩、王夏地五十亩、高奉地一顷二十五亩五分、张三地六亩、郭豪地三十亩、张洪地共一顷七十三亩、闵支地四十亩、许文地二顷五十二亩、蔡敖地十亩、梁玉地二十亩、惠禄地八十亩、王忠地五亩、干堂地一十亩、杜三地四顷四十九亩三分、洪禄地一十五亩、丁信地三十四亩、高二地一顷九十八亩、高平地四顷四十三亩、李锦地一顷、刘守仁地六十亩、张雄地二十亩、张儒地十亩、会坛地三十亩、葛相地四十亩、真禄地十亩、真远地一十五亩、梁盘地十亩、邢宗仁地二十亩、滕三地五十亩、元宝地八亩、庆云地四十亩、妙泉地十亩、洪勋地四十亩、广能地二十亩、修崇地一十四亩、康安地一十六亩、赵昇地十二亩、谢伦地三十五亩、支五地七十亩。

  驸马许从诚地,共壹百捌拾贰顷肆拾亩伍分肆厘捌丝,每亩征银叁分,共银伍百肆拾柒两贰钱壹分陆厘贰毫贰丝肆忽。本县征解:隆安寺下李福等地共五顷七亩五分、会昌侯下高奉芦沟桥等处地共二十二顷八十六亩九厘八丝、兴福寺下惟恒地共一顷三亩、广泉寺下智海地一顷二十亩、弘教寺下修崇地共二顷五亩、景隆寺下谨顿地一顷三十八亩三分、华严寺下清存地一顷六十七亩、广缘寺下庆朋地一顷一十七亩、永寿寺下修住地共四顷、张永龄下张海地七顷、保恩寺下能贤地五十亩、张承朴永祥寺傍地五十七亩、延庆寺下清印地一顷二十三亩、昌化寺马恩地七十亩、何穆太监下谭豫寺地共九顷八十五亩、王承胤地共四顷、大觉寺下圆景地七顷四十九亩二分五厘、庆云侯下苑夏地共五顷二十四亩八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2

  唐名大觉寺。山势蜿蝼,百折而升,半山忽有平坡,百里烟云,举目几席,因呼平坡寺。成化间敕修,有御制碑二,见御制下。新圆通寺,在堪滩村,正德二年宛人李光德等建。圆觉寺,在达官村。灵福寺,在田各庄,至元间,僧海云建。后经兵火,遗址尚存。洪武末,择为功臣刚铁太监葬所。详见赐墓并祭祠下。昭化禅寺,在北务东村,本正法寺故址。正德五年太监阮普耳等重建,敕赐今名。十年三月、十三年八月,驾两幸之。礼部尚书胡濙记。华严寺,在北务村,正统十年太监吴弼建,祭酒胡濙记。寺后有洞,深邃莫测(见山水古迹下),寺以洞得名。保明寺,在香山乡黄村,女僧吕氏建。弘治十六年,敕赐有地。见赐地下。寿安寺,在煤厂村,唐建,名兜率,三易其名。宣德、正统年,高僧广霖募诸中贵重修,敕赐今名。内有石卧佛一、铜卧佛一,俱长丈有八尺,因相传为卧佛寺。成化间,敕于门前修延寿塔一,赐田若干,见庄第下。正德、嘉靖俱临幸。万历年两幸其地,赐藏经,出内帑重修。两宫赐有卧佛锦被二,长覆佛首足。洪光寺,在西山,太监郑友建。功德寺,在西湖上,元朝敕建,曰大护国圣寺。至本朝宣德年重修,敕赐今名,乃圣驾谒陵驻跸之所。地临西湖,一望无际,每夏秋之间,湖水泛溢,鸥雁往来,落霞返照,寺景如画。翠岩寺,在西山,正德三年太监秦文建,请于朝,赐今名。圆静寺,在瓮山,弘治七年助圣夫人罗氏建。以上离城二十里。

  普陀寺,在瓦窑村,宣德年高丽僧野衲峪叟初筑轩于此,正统年太监唐慎等重建,天顺年敕赐今名。沙门道深记。观音禅寺,在瓦窑村,正统十六年太监黄建创,太子宾客胡濙记。金山禅寺,在瓦窑村,正德八年建。十年驾幸此山,钦赐香金彩段,大造佛殿,赐今名。十三年建。以上离城二十五里。玉华寺,在香山乡,正统甲子太监韦敬、黎福喜建。隆教寺,在铜钜村,成化庚子太监邓铿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学士万安记。以上离城三十里。小碧云寺,在万安山,离城三十五里,成化年建。兴善寺,在芦沟桥西,天顺间敕建,嘉靖四十三年奉敕重修。工部尚书雷礼记。接待寺,在芦沟桥,嘉靖年建。普济寺,在北辛安村,嘉靖二年建。证果寺,在上下庄,成化年造。延寿寺,在鲁谷村,永乐年造,嘉靖年重修。山门外有前朝韩延寿虚冢。永年寺,在鲁谷村,万历年间永年伯造。净土禅寺,在石景山,古刹,无考。有元和四年碑文,年久难辨。鳌山寺,在八角庄。法明寺,在石景山,古刹。香山永安禅寺,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故名。正统六年太监范弘建,奏请敕赐今名。太常寺卿程南云记。有钦赐藏经一。正德、嘉靖驾俱临幸。嘉靖玉音云:香山尽有青翠。万历御书"来青轩"三大字。弥陀寺,在张各庄,元至治年创,万历二年王太监重修。靖安寺,在碧云山,太监吴弼创,锦衣卫指挥钱璋奏请,敕赐今名。大学士梁储记。崇恩寺,在新店村,正德年造,万历十七年重修。佑善寺,在西新店村,古刹。景泰壬申太监尚立,成化丁卯太监罗重建,敕赐今名。户部郎中居达记。寿隆寺,在七里屯。灵福寺,在七里屯,弘治年间重修。灵会寺,在芦沟桥西,弘治年建。奉福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3

  寺,在栗园庄,正统年间黄太监建,正德五年韦太监等重修。参政王沦记。感恩寺,在新店村,景泰年造,今废。永安寺,在何家村,宣德十年太监但住建,正统九年敕赐今名。太常卿程南云记。以上离城约四十里。大慧寺,在畏吾村,正德八年太监张惟建,赐护持敕谕。十年,学士李东阳撰真武殿铭。万寿戒坛寺,在小园村,辽清宁中建,名大慧聚寺。本朝宣德九年太监阮简等重建,正统五年敕赐今名。崇兴寺,在新城村,至正年建,今废。开元寺,在白家滩,旧传唐开元年建。本朝弘治六年太监罗秀重修。中宪大夫李纶记。崇兴寺,在新城村,正德年造。崇化寺,在城子村,元至正中建,名清水禅寺。本朝宣德年太监吴亮重修,正统二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杨溥记。以上离城五十里。灵光寺,在黄村,正统年敕建。华藏寺,在高店村,浑河水冲废。大觉寺,在北安河,宣德年出内帑金重建,敕赐今名。正统十一年重修,有御制碑二道。广熙寺、隆恩寺、秀峰寺,俱在军庄。西峰寺,在李家峪,唐名会聚,元时改为玉泉。正统元年太监陶镕等重建,敕赐今名,有记。景泰四年赐护持敕谕,检讨严素记。隆庆六年又敕赐碑,鸿胪寺卿王之垣撰。广慧寺,在狮山下,永乐丁酉朝鲜僧懒赞来朝,筑精舍。成化戊子太监张轩等重建,易名为寺,吏部员外张骏记。正德元年太监王念等重修,大学士刘忠记。万佛寺,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僧人辩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万历壬子重修,十八年钦赐藏经,有敕谕。净德寺,在童子山,成化戊子太监李棠建,奏请敕赐今名。祭酒吴节记。成化十一年敕谕护持。福昌寺,在童子山,系古泉庵旧址。正统乙丑僧无心募太监阮安等重建,敕赐今名。成化三年钦赐护持敕谕,僧道深记。宝峰寺,在冯村,天顺二年太监梁英建,正德十一年太监郑怀等重修,学士刘忠记。常觉寺,在冯村,正统十三年僧悟静修道于此。太监柴昇为闻于上,敕赐今名。嘉靖四年太监黄英等重修。宝林寺,在冯村,古刹废址。正统三年太监王直等重建,明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胡濙记。吉胜寺,在曹各庄,至元十三年僧圆从重建。林泉野老从伦记。净明寺,在岳家坡,天顺二年建,有敕谕。宝觉寺,在店子村,址本观音古刹。正统二年太监杨瑛重建,敕赐今名。镇南桑古鲁记。华严寺,在匣儿窑。洪智寺,在东务。以上离城六十里。

  圆照寺,在马鞍山,古刹。成化七年太监覃祥重修,十一年敕赐今名。吏部尚书彭时记。胜泉禅寺,在孟家胡同,系辽元故刹。本朝弘治末年,耆民刘政等重建。正德十一年、嘉靖十七年重修。沙门法瑁记。弘恩寺,在京西乡,系废刹。弘治十三年太监戴蒙重建,敕赐今名。有敕谕一道,户部尚书李东阳记。十七年钦降御香,有记,太常寺卿张元祯撰。潭柘寺,在平园村,金大定十三年建。旧名龙泉寺,一曰嘉福寺。正统年太监王振重修,礼部尚书胡濙记。弘治十年太监戴义请于朝,赐金重建寺,有蛇异。大学士谢迁记。洪恩寺,在小新房,正德二年重修。以上离城约七十里。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67

王维祯

  慈恩寺纳凉:五月亦何爽,东林不傍村。微风寒石榻。浓木荫溪荪。余是驱车客,兹为避世轩。无生如可学,捐佩未须论。野外烦嚣绝,城中车马纷。偶来闲问社,不是故离群。净院依风色,游心惮日曛。徘徊松柏里,香霭共氤氲。

王鏊(会元)

  游京城西山三首:赏心多与宦情违,三载来游一日归。树下杯行殊草草,水边人去更依依。郊原却略青骢度,天水苍茫白鸟飞。回首青山应笑我,漫将尘土涴苔衣。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净涓涓。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出郊风物两闲闲,眼底江南顿觉还。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圆志望巑岏。

  香山寺诗:百二河山势自西,芙蓉朵朵与天齐。九重日上黄金阙,十里人行白玉堤。陋洗辽金元殆尽,气凌韩赵魏皆低。要当尽览全燕胜,绝顶同君一一跻。

  游功德寺诗:河畔南辕忽改西,人家两两傍山低。云归远岫昏初敛,春入平原绿未齐。钟动招提迎老衲,纸飞荒冢哭孤嫠。凭谁乞与龙亭水,化作东郊雨一犁。

  游华严寺诗:扪罗陟瓛路登登,人在山房唤不应。犬吠林间知有客,鸟啼洞口若无僧。危阑一览总堪了,绝顶重来殊未曾。古洞深温谁氏子,俨然趺坐对南能。

  吊元耶律丞相墓诗: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犹闻宰地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李东阳(大学士 长沙人)

  《敕封崇安侯谭公神道碑铭》:我太宗文皇帝有心膂爪牙之臣曰谭公,讳渊,其先滁州人也。始袭世职,为燕府右护卫副千户。己卯七月,靖难之举,实将步兵以从,执北平都指挥谢贵、布政使张螬昺等,遂攻九门,以功进指挥同知。出怀来,败都指挥宋忠军,归克雄县、郑州。至真定,败长兴侯耿炳文军。九月迁指挥使,十月克大宁城,十一月至郑村坝,败曹国公李景隆军,至白沟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84

  孔昭曰:是别一境界也。行十里许,至李皇亲坟。李慈圣外家也。坟之建请于上,以故规甚闳丽,驻马外望,中绿树阴阴,白石若玉砌,凿地数尺为墙基,围可一里,渥哉!帝泽与厚地俱矣。孔昭言:王中丞元美顷有疏及此。余曰:孝不违亲圣也,言不避难直也,主圣臣直,余于是举也,征二善焉。遂行,望金山,于美又遣人走书云,以事阻不果来,且为诗属二人和,因入金山寺。寺后为景泰帝陵。入寺憩小亭,亭下瞰流水,宛曲殊可人意。寺僧来迓,年可七十,眉脩而白,与之言,亦自质愿憨憨若无怀氏。又也亭有黎惟敬、欧桢伯并于美诗,诵之数过,然后饭。取惟敬诗灯字各赋一章,出诣望湖亭,欲小酌其上,不果乃还。诣华严寺,寺在半山中,攀石磴而上,一望平楚苍然,碧流萦合,水光野色,日气烟岚,氛氲浮动,若有若无,回瞻帝城,双阙隐隐出云中,奇矣!因呼酒,酌数爵,赋诗一章。复由金山入碧云,道中诸名刹金碧鳞鳞,应接不暇。日近暮,舆夫行不前,促之行,至碧云。石路纡回,驾水而桥,蹑蹬数十级,环山内外皆流水,会于前池,池清彻,红鳞历历可数,循廊至方丈,由方丈而东,叩石龙口,泉所从出也。水泠泠有声,稍折数步,环丘亭而下,别为一池,池溢水,乃从石甃出,周回绕寺,房廊殿阁,靡所不至,又奇矣!池之上有竹半亩,青翠可掬,池右为山,壁立数仞,砌以文石,最上古石松数十株,若虬龙夭峤,时作风雨声。循池而出道右,幽洞敞明,贮花树其中,时春已半,盆梅盛开,暗香濛濛袭衣袂,玉色粲然,恍惚若罗浮故人,千里会面,又奇矣!出洞下数级,又折而西,上于公墓,墓前奇石数十,列左右,嵌空峭削,若翔若踞,非数十百人不能致。夫皇业之盛,其所由来,披荆榛,却珍怪,茅茨土阶,示天下敦素,亦何约也!今祠庙之侈,及于缁流,丹碧炜煌,游人之踵接于户外,抑又何丽也!是孰非祖功宗德致然。载观此者,可以念矣。薄夕,酌孔昭东廊,夜半闻窗外浪浪有声,仆夫以雨告,比明,孔昭起呼曰:雪矣!披衣而出,见高崖巃嵸,时隐时现,回风翩然,如会人意。少留再酌,共赋诗三章。辰刻乃行,出寺门,日始霁,群峰玉立,松桧濯濯可爱,寒气清人肌骨,如从姑射山来,胸中无复尘滓可著,遵石迳而南抵香山。香山者,故宣皇帝所建,山势回合,绀宇翼若,蹑冻上数仞,息东廊口,就前亭望雪,有先至者,因避别室中,酌数爵,赋诗一章,遂从香山下延寿庵。庵之侈如碧云,所少者流泉耳。门列二古松,怪石数种,左右而立,视碧云更奇。入寺诵世皇帝碑,始知太监鲍忠者,昔奉梓宫兴都,以此受知世皇,庵盖古延寿,因忠之葬,益饰焉,故侈若此。乃就东偏与孔昭饭,各赋一诗。时雪后日午,颇和暖,少选风大作,凛然寒甚。孔昭曰:游止矣。因趣舆人回,至弘法取大斗酌孔昭,至夜分检囊中诗,得八章,共孔昭得十六章,而书以归于美;俾为二人和之,文甫而闻焉,当复为于美和之也。时二月廿四日新淦朱孟震秉器甫书。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85

  金山寺:地入金山胜,联镳快此登。亭当绿水曲,门迓白眉僧。法苑开皇甸,神霄揭慧灯。平生无住意,何处问南能?由望湖亭至华岩寺:不尽观澜兴,回骖指上方。台悬云外磴,洞偃雾中床。水色涵飞动,春容入杳茫。金茎延召处,沉渴愧仙郎。宿碧云山房次日喜雪:不是混渔樵,寻山到阗寥。春云借僧榻,夜雨散天瓢。竹色半池静,松风一迳遥。梅华开未落,相对玉为标。雨声方沥沥,雪意复萧萧。万壑寒初合,千峰碧未消。兴随流水绕,行信白云邀。归路休辞醉,吾将贳紫貂。香山寺:挟冻上云岑,提携幽意深。万峰明晓雪,一笑破春阴。榻寄游人迹,香传大士心。不知双树色,何日是重寻?

  延寿庵:古松寒并秀,锦石乱相连。地僻红尘断,天空白日悬。厨分香积饭,碑勒世宗年。去住曾何意,浮踪独鹤边。

欧大任

  金山寺:泠泠钟磬音,金口惬幽寻。溪绕芙蓉殿,山开薝蔔林。绳床逢鸟下,锡杖破苔深,一听维摩偈,弥清尘外心。玉泉初解辔,松院揖方袍。地远祗林静,天空禅月高。栖真知道在,息影觉心劳。且伴山僧宿,西湖听夜涛。

黎民表(岭南人)

  金山寺:一迳入烟岚,门人少放参。冥心同塞北,招隐在南山。水碓喧莲座,萝衣挂石龛。相逢陶写尽,玄度本清谈。驻锡此峰深,幽期不易寻。石泉清梵行,山水比禅心。刺雪犹持律,披云更促襟。业风犹未息,飘泊忝华簪。

李阴(宛平知县 刑部主事 河南人)

  金山寺和韵:缥缈金禅寺,西山最上层。青袍闲作客,白衲爱依僧。树色笼香象,池辉映宝灯。无能陪妙躅,到处蹑崚■(山+层)。

  和华严寺韵:湖上流双目,春生水一方。兴来操锡杖,走去问慈航。梵宇波心卧,虚岚镜里长。登临多秀句,应夺宝珠光。

  延寿寺和韵:驱车将远跋,莫惜此留连。冠向昙花挂,衣从耐草牵。双林青嶂外,孤磬白云边。走笔长吟去,兹游兴杳然。

  望西山:爽气日在眼,因之生远心。夷犹未得往,何以开烦襟。夜梦飞金刹,幽怀托素琴。行将劳杖屦,满意一登临。

  游碧云寺二首:几年想像碧云寺,今到碧云寺里来。香霭微茫笼竹坞,梵音清彻绕莲台。若为尘面临溪濯,遮莫胶杯迟月开。不是夜深风露湿,直须枕石卧莓苔。乘兴悠悠独看山,山中今得解愁颜。禅情疏宕元无碍,尘事糺纷自可删。洞傍翠微开窈窕,泉从碧落澙潺湲。远公白社何缘入,暂向空门一取闲。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268

春明梦余录 一二八〇

南三阅月,已持之京师黑窑厂一年,鹫峰寺一年,宣武门外茶庵五年。嗟夫!月光水观,未罢资粮,图澄涤肠,存乎神化。方之于师,行独苦矣。虽然,苦行云者,世俗目师之强名。师固不知孰为苦,孰为非苦也;惟知空吾身以空一切,示无拣择而已矣。圣母太皇太后、皇帝陛下实与嘉之,赐金紫,钦命焚修,勅建大华严寺于永乐店,再建大祚长椿寺于今所。寻勅师赍内帑普赐南海诸净刹,及钦建八十八佛道场。于休哉!师之苦,师之宏也。斯真十方弘济,大展宗风者哉。

慈慧寺 在平则门外,万历中蜀僧愚庵建。寺后蜘蛛塔。蜀太史黄辉有碑记其事。

慈寿寺 在阜成门外八里,万历丙子慈圣皇太后建。寺有塔十三级,高入云表。后宁

安阁榜太后手书。又后有九莲菩萨像。

嘉禧寺 在阜成门外二十里,万历中建,中有御书联。

天主堂 在宣武门东,构于西洋利玛窦。自欧罗巴航海九万里入中国,崇奉天主。所画天主乃一小儿;妇人抱之,曰天母。其手、臂、耳、鼻皆隆起,俨然如生人。所印书册皆以白红一面反覆印之,字皆傍行。其书装法如宋板式,外以漆革护之,外用金银屈戌钩络。所制有简平仪、龙尾车、沙漏、远镜、候钟、天琴之属。

蒋德璟破邪集序:向与西士游,第知其历法与天地球、日圭、星圭诸器以为工,不知其有天主之教也。比读其书,第知其窃吾儒事天之旨,以为天主即吾中国所奉上帝,不知其以汉哀帝时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288

春明梦余录 一三〇〇

正元会,酺乐灯火,奥若连山,状于六鳌,生花舞鸟,闭机其中,举火树者万万计,荆、扬估船,日夜集于大市,而今安有之?衣文之巧,日变日俭,故有屋设而寡坚黑,伎者或改而市矣。元夕寥寥数人行,少年愽具数钱而摊;司空召商具五刑,泥首号哭,家立破败;四方异味日至,物价翔踊,器更狭椭,转效他方。贾者日夜心计,市魁大奸,其迹堇堇,则何以称也?夫财通物,富美名也,逋之于不可知,变之于不可继,岂石瓮之为乎?且以为诞也!余默然。夫时变不一,知者所难,父老何言之易?夫变之与来,固不能必也。是故成、弘之有嘉、隆,犹先朝之有今日也,岂必需于灾祲之故、志谶之微哉?藏舟于壑,流遁继之。夫瓮也,又何知?语曰:观俗于野,父老其似之矣。归而记之。

都人李东阳记:西山自太行联亘起伏数百里,东入于海,而都城中受其朝。灵秀之所会,屹为层峯,汇为西湖。湖方十余里,有山趾,其涯曰瓮山,其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近山之境,于是始胜。又三里,为功德寺。洪波衍其东,幽林出其南,路尽丛薄始达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有亭,宣庙巡幸所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之石,有水声,数步不可下,竟莫有穷之者。

五湖朱长春记:西山之胜众矣,不能纪,纪其所过。游自玉泉山始。其泉流为西湖,玉河发焉。车马遵涘以入其山,于诸山突而前,延延远望,如釜首戴土犹冠也。近削立而尊如屏,华严寺南倚之。寺毁,存其寝。拾级升,有平台,望湖焉,见帝都焉。壁当寝后,洞在壁间,洞户沈沈黑,若无人者。入久而白,煴光照其上下,下乳如露,尽其洞四丈而修,广丈有奇,左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290

春明梦余录 一三〇二

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坐枯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諠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公安袁中道纪: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蕰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汨汨。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峯,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襟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锸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皆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又裂帛湖记: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砢,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于河。河水深碧泓渟,澄澈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状(牀)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复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358

也,其悉除之。明孝宗实录 以上三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司设监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无定员,掌卤簿仪仗帏幙诸事。尚衣监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御用冠冕袍服及屦舄靴韈之事。明史职官志

增酒醋面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与御酒房不相统辖。同上

原织染局于朝阳门外种蓝,打造靛青,炼染大红纻丝纱罗经纬,合用矿子石灰,于马鞍山厂烧造。水部备考 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内织染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疋。城西蓝靛厂为此局外署。明史职官志

原内官监巾帽局掌造内府冠帽,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针工局掌造内府衣服,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织染局掌织染缎疋,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颜料局掌烧造银朱等项颜料,设大使一人。春明梦余录

原针工局缝制王府册封赏赐等项衣服,内官、内史、长随、小火者三年一次给与冬衣,六年一次给与铺盖。水部备考

原泰昌元年十二月,工部题给针工局年例冬衣,计两京中使长随共九千口一十五名,折冬衣八万一千五百九十四两。明熹宗实录 以上三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针工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造宫中衣服。明史职官志

增巾帽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宫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同上

〔臣等谨按〕黄瓦门之名见于大佛堂碑刻,今俗呼为东西黄华门,盖字音之讹也。尚衣监、司设监今废。考东黄瓦门之东迤南有玉皇庙,即尚衣监旧廨,庙中有本朝雍正三年重修碑记。迤北曰慈慧殿,以慈慧寺得名也。寺中有碑二,一模糊不可读,惟篆额司设监三字尚可辨。一我朝康熙间重修碑记。碑文止言明宫监以梵宇为私廨,而不着司设之名。稍东南为帘子库,有真武庙,稍东为织染局,有华严寺,寺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359

碑皆有司设监名。芜史谓司设监在黄瓦门街北,信矣。酒醋、织染等局今俱废,而各胡衕仍存其名。酒醋局胡衕内兴隆寺有炉一,上铸酒醋面局佛堂供奉字。内织染局胡衕内有华严寺,寺内有弘治、嘉靖二次重修织染局佛道堂碑记。针工局、巾帽局两胡衕与内织染局毗连,皆在玉河南。火药局在玉河北,临河,有伽蓝寺。前殿祀关帝,后殿祀毘卢佛。有钟一,上铸火药局字。又西为火神庙,而无梓潼庙。皮房、纸房今俱无可考。蓝靛厂详郊垧门。

原北安门内街东曰安乐堂,内官有疾者徙此。芜史 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録云,安乐堂在地安门内街东,芜史作街西误。今堂额虽存,并非内监养病之所。又按羊房夹道亦有安乐堂,乃明孝宗诞生之地,明史谓之西内。详本条下。

原再东稍南曰内府供用库。芜史

原供用库岁办木柴、木炭、苘麻、荆条、猫竹、白麻、榆槐松柏木版,运送石灰城砖。水部备考以上二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内府供用库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宫内及山陵等处内官食米及御用黄蜡、白蜡、沉香等香,凡油蜡等库俱属之。旧制各库设官同八局。明史职官志

增供用库,凡浙江、湖广、四川,福建、江西、广东、山东、河南等布政司,直隶苏、松、常、镇、宁、太、安庆、庐、凤、淮、扬等府岁解黄白蜡、芽叶茶,并苏、松、常三府解到白熟糙粳糯米,俱送本库收。明会典

〔臣等谨按〕今酒醋局南蜡库胡衕五圣祠内有磬一,上铸内府供用库五圣祠供奉等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55

民。明武宗实录

原嘉靖元年正月,四川道监察御史郑本公请出钱赈济京师冻饿穷民。户部议,朝廷旧设养济院,穷民各有记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衣布薪米厨料约岁费万金,所存活甚众。今院籍混淆,或以丁壮窜名,或以空名支费。二寺复设内官校尉,乾没罔利,民无所依,弊端坐此。请委官查记籍,革虚冒。其二寺添设内官校尉尽行罢减,惟遣光禄寺及宛、大二县官以时更理其事,合用柴斤,令于台基厂关支,五城兵马日拊视道路穷民就食二寺。命如议行。明世宗实录

〔臣等谨按〕舍饭、幡竿寺在双碾胡同,本朝康熙三十二年重建,改名兴福禅林。碑称舍饭寺起于元至元间,历明至今四百余年云云,而无幡竿之名。考明张爵坊巷胡同集所载舍饭幡竿寺,在双碾胡同下,南为翠华胡同,北为弓弦胡同。以地考之,则斯寺之为幡竿寺无疑。又按明代施赈,止蜡烛、幡竿二寺,内官监放,虚冒无实。

我朝五城设十厂,中城则给孤寺、佑圣庵,东城则华严寺、海会寺,南城则安国寺、积善寺,西城则增寿寺、万明寺,北城则永光寺、广善寺。每年十月一日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止,坊官散给,御史稽查,都察院堂官不时察看,贫民均得仰沾实惠矣。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335

无可考矣。

原长椿寺水斋传,米万钟书。春明梦余录

增米万钟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略 长椿寺水斋大师者,名阳明,故中山郡鹿氏子,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十有一日生。泡质虽蒙,识田无染。见僧而悦,闻佛而称。镇星甫周,即从剃落。嗣法本郡慈氏太和座下,肇修苦行,八越暑霜。自是三十余年间,普陀大士、峨眉普贤菩萨、少林达摩祖师道场,躬亲顶礼,往来五台、终南、伏牛等山,普行饶益。其在中台,古松和尚问师云:空假中是甚么?师默然无对。当体全空,顿见本来心地,为然指以谢。复于普陀问大智,禅师云:如何是生死?答云:生死原是大智。师了然,更然一指,灸背八十一炷如华严卷数乃去。通天和尚者,峨眉老宿也,问师西来意,师云:晴天日头出,下雨地皮湿,说破无生话,只恐信不及。又问:识得么?师左指天,右指地,不更下一语。机缘既投,衣法旋授。二十七代之灯,嘱师重剔。盖至是师复然一指,通前而三矣。略述苦行,实难缕数。最后来京师,以水斋着,人号水斋师,先期不食一再七,然后呷水,日数升以为常。嗟乎,月光水观,未罢资粮,图澄涤肠,存乎神化。方之于师,行独苦矣。虽然,苦行云者,世俗目师之强名,师固不知孰为苦、孰为非苦也。惟知空吾身以空一切,示无拣择而已矣。功行既圆,高深允格。圣母太皇太后、皇帝陛下实嘉与之。赐金冠紫衣,钦命焚修勅建大华严寺于永乐店,再建大祚长椿寺于今所。寻勅师赍内帑遍赐南海诸净刹,及钦建八十八佛道场讫。开四等之日,遍烛尧云;施六度之风,横流舜雨。斯真十方宏济大展宗风者。儿子都得师事为弟子,悉师行,为摭拾涯略,以俾苾刍传之历劫云。时万历戊午立秋日。

增宋德宜重修长椿寺碑略 长椿寺在宣武门之右,故明万历二十年为水斋大师勅建,赐金冠紫衣住寺焚修者也。规模宏广,为京师首刹。去今未百年,而坛席荒凉,僧徒零落。康熙己未秋七月地震,京城内外寺观浮图相轮之属莫不倾圮,而兹寺为尤甚。寺近相国益都冯公第宅,公一日游寺中,见而悯之,捐资修葺,焕然更新云。康熙二十年八月立。

增张慎言过长椿寺诗 直尔风尘地,青山练若春。比丘非苦行,官长自闲身。彭泽篱迎酒,远公钟送人。相邀过此日,何为逐蹄轮?帝京景物略

增徐本高过长椿寺赠水斋上人诗 凉秋新月影生苔,古柏苍苍有径开。清梵数依祇树起,天花如共妙香来。三千遍界身能定,七十余年心未灰。我自朝衣缁欲染,堂前童侍莫相猜。同上

增陈维崧九日前一日同钱宝汾登长椿寺妙光阁诗 浊醪竟逼重阳节,古寺刚逢下直人。万里思乡吾较切,一官慢世尔长贫。经堂璎珞飞花雨,海国烽烟罢战尘。与汝妙光楼骋望,他年无着共天亲。湖海楼诗集

〔臣等谨按〕妙光阁今已圮。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9

  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后为清音斋,斋前为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裂帛湖光为十六景之一。清音斋额圣祖御题。心远阁额皇上御题。

  裂帛湖光当玉峰东麓,流经园东垣闸口注玉河,汇昆明湖。

  乾隆十八年御制裂帛湖光诗山东麓为裂帛湖,昔人谓泉从石根出溢为渠者是也。由昆明湖放舟以达园中,傍岸置织局,桑畴映带,有中吴风景。湖名传日下,此日偶重题。縠影风前裂,机声烟外低。噞喁乐鲦鲤,翔翥集凫鹥。讵止歌清浊,还因会筦倪。

  又御制清音斋诗数竿竹是湘灵瑟,一派泉真流水琴。净洗闻尘澄耳观,不知何处觅清音。

  又御制心远阁诗山中树古不妨苍,阁里夏深还觉凉。寥天大野何空阔,襟袖之间意与长。

  〔臣等谨按〕裂帛湖光、清音斋、心远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云外钟声,东为伏魔洞。(静明园册)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2

道也。

  乾隆二十一年御制界湖楼诗金河高长河,玉泉高倍蓰。设非次第蓄,一泻无余矣。裂帛本有湖,方塘数亩耳。接上扩充之,此湖殊渺弥。界堤筑横楼,漪影翻窗纸。实得空澄趣,讵止烟波美?面面辟溪田,万顷绿含绮。随时祝有年,是吾乃所以。

  〔臣等谨按〕界湖楼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原玉泉山以泉名。泉出石罅,潴而为池,广三丈许,水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紫荇,一一可辨。池东跨小石桥,水经桥下,东流入西湖,山顶有金行宫芙蓉殿故址,相传章宗尝避暑于此。(长安客话)

  原穿青龙桥而西,得玉泉山。山,培??耳,而土纹隐起,作苍龙鳞。其下为池,潴泉而

亭之曰望湖亭。其东为华严寺,寺西泉清可辨萝发。(缑山集)

  〔臣等谨按〕望湖亭无考,华严寺今存。

  原玉泉山沙痕石隙随地皆泉。山阳有巨穴,泉喷而上,淙淙有声,或名之喷雪泉。(燕都游览志)

  原玉泉山泉出如沸,滀为池,清可鉴毛发。此西湖之源也。(白岩集)

  原玉泉山金章宗尝建行宫,今废。山之北麓凿石为螭头,泉从螭口出,潴而为池。(南濠集)

  原玉泉山在西山大功德寺西数百步。山之北麓凿石为螭头,泉自口出,潴而为池,莹彻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3

  照映,其水甘洁,上品也。(水品)

  〔臣等谨按〕玉泉源从石穴涌出,御制诗并记文,特为厘定。原书称自螭口出者,讹也。

  补玉泉颇类趵突,但趵突涌泉有三,玉泉止一穴,趵突高三尺余,玉泉止尺许,斯不及尔。(寄园寄所寄录)

  〔臣等谨按〕玉泉上出,正所称趵突者,其灵异远胜济南趵突。尔雅释水篇之瀵,刘熙释名之涌泉,皆此义也。原书乃谓颇类趵突,不惟轻重倒置,并未悉趵突之解矣。至玉泉除中间正穴外,南北山麓诸穴不可胜计,乃云止一穴。又泉势仰出高三尺余,其腾起水面者又半尺许,乃云止尺许,皆为失实。谨辨正以资传信。

  原玉泉山麓有寺,所谓玉泉寺也。山有吕公洞,稍东为龙王祠,渟泓方广数丈,涌泉如珠,名裂帛湖。然玉泉山傍,每遇石缝,即迸流溅雪,不特裂帛湖也。(游业)

  原玉泉山根碎石泉涌,去山不数武,裂帛湖也。泉迸湖底,状如裂帛,涣然合于湖。湖方数丈,水澄以鲜,漾沙金色。过溪曰望湖亭,宣庙驻跸,今圮。其南上下华严寺,嘉靖庚戌寺毁焉。存者二洞,华严、七真,洞壁刻元耶律氏词。纡而西,观音庵,洞曰吕公洞,昔吕仙憩此,去而洞名也。又北金山寺,寺破,但未废尔。寺有洞曰七宝,径寺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4

登乎山,山旧有芙蓉殿,金章宗行宫也。昭化寺,元世祖建也。(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金山寺、昭化寺今皆无考。

  原玉泉在京城西三十里西山之麓。有石洞,泉自中而出。洞门刻玉泉二字,泉味甘冽。上有石岩,名吕公洞。其上有芙蓉阁,金章宗避暑处。其在山之阳者,泉自下涌,鸣若杂佩,泓澄百顷,合流而入都城,逶迤曲折,宛若流虹。(戴司成集)

  原玉泉出于山下,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上有亭,宣宗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以石有水声,莫有穷之者。(怀麓堂集)

  原玉泉山麓临水有亭。裂帛泉从石根出溢为渠,石子鳞鳞,了了可见,依山瞰泉,原为昭化寺,今久废。(珂雪斋集)

  原宛平有玉泉山行宫。(金史地理志)

  原明昌元年八月,幸玉泉山。六年四月,幸玉泉山。承安元年八月,幸玉泉山。泰和元年五月,幸玉泉山。三年三月,幸玉泉山。七年五月,幸玉泉山。(金史章宗纪)

  原至元三年八月,郭守敬谓开玉泉水以通漕运,从之。十五年十二月,禁玉泉山樵采渔

弋。(元史世祖纪)

  原至治元年十二月,疏玉泉河。(元史英宗纪)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6

  〔臣等谨按〕崇真观、灵渊斋今皆无考。

  补玉泉山右名瓦窑头,西向有隆佑庵,仅数廛,有垂柳,内莳名花,楚楚可观。(山行杂记)

  〔臣等谨按〕隆佑庵今无考。

  原吕洞宾名嵓,唐吕渭之后,五代间从钟离权得道,与权更出没人间。权不甚多,而洞宾踪迹数见,好道者每以为口实。(蒙斋笔谈)

  原华严寺左有洞曰翠华,中有石林可憩息,题咏颇多,苔渍不可读。又有石洞在山腰,若鼠穴。寺北石壁泉出,其下作裂帛声,故名裂帛泉。有亭可望西湖,故名望湖亭。(潇碧堂集)

  原华严寺有小洞三,俱幽邃,屋后石壁下一池,共形如壶,土人呼为揑钵湖。(长安可游记)

  〔臣等谨按〕揑钵无据,似与裂帛同音,以讹传讹耳。

  原上华严寺华严寺俱正统间建,其额英庙勅赐。寺有二洞,一在山腰,一在殿后,曰七真洞,或云即翠华洞。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夏相国言和之,亦刻于壁。(长安客话)

  原华严寺凿山为洞,下上凡五处,深者二三十步,浅者十余丈。(文义集)

  原华严寺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珂雪斋集)

  原自华严寺西度三石桥,门临水,曰金山寺,寺西北皆山也。(大复山房集)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9

  (原胡应麟游玉泉诗殿隐芙蓉外,亭开薜荔中。山光寒带雨,湖色净连宫。作赋携词客,行歌伴钓翁。夕阳沙浦晚,凫雁起秋风。少室山房集)

  (补王恽重游玉泉诗峰头乱石斗嵯岈,水底浮光浸碧霞。绝似苏门山下路,惜无修竹与桃花。秋涧集)

  (补黎民表游西山玉泉池诗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瑶石集)

  (补黄清老玉泉山怀友作远水平林翠绕城,秋来风雨动离情。玉泉千尺梧桐树,月下萧萧落叶声。樵川集)

  (补吴子高次韵马伯庸玉泉山作飞絮晴丝络马头,春风长记侍宸游。牙樯映日开龙舰,天乐连云上翠楼。杨柳尽随堤北偃,芙蕖不碍水东流。遥怜玉辇时巡处,千里风烟紫塞秋。文翰类选)

  (原程仪政吕公洞诗石洞知何代,门当玉涧湾。潮音疑可听,仙驾杳难攀。暗穴深通海,危亭上据山。吟身贪纵步,遥带夕阳还。篁墩集)

  (原李濂游吕公洞诗窈窕吕公洞,逶迤玉泉侧。涧流缅松门,石梁亘云壁。始入日匿影,徐转天漏白。灵窟度萦洄,细径缘敧仄。杖边霏渐分,衣上霰微积。紫芝敷异芬,瑶草弄明色。穷猿倒窥人,仙鼠飞避客。遥遥薜萝阴,袅袅苍翠夕。金膏欣可餐,石髓恨难识。意惬诸妄遗,神超万缘释。伊予事沈冥,夙负山水癖。曩闻吕仙名,兹览修真迹。丹炉灭灰烬,石床有苔蚀。一游洞底波,千载杳消息。珪组知尔忘,烟霞恣所适。私哂名利心,蹩躃竟何益!嵩渚集)

  (原杭淮西山吕公洞诗我寻吕公洞,水边春驻鞍。侧身入地底,偪侧颇碍冠。导灯如星明,堕石讶剑攒。鱼贯缘曲折,忽俯千丈湍。却步前未敢,下有龙结蟠。腥风起昏黑,飒爽肌粟寒。五年客金华,兹辰亦奇观。双溪集)

  (原皇甫濂玉泉山寺七真洞诗高阁重岩合,层台集树幽。风残芝洞日,云落磵泉秋。贝叶看深诵,金沙历晚游。七真怀秘躅,仿佛在山邱。皇甫水部集)

  (原耶律楚材鹧鸪天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湛然居士集)

  (原夏言和词人世沧桑有变迁,灵岩玉洞自岿然。朝衣几共游山日,佛界仍存刻石年。嗟岁月,惜风烟。等闲花发又啼鹃。只将彩笔题僧壁,玉带长留向日边。桂洲集)

  (原倪岳游玉泉华严寺诗门外寒流浸碧虚,玉泉山上老僧居。芙蓉云锁前朝殿,耶律诗存古洞书。曲涧正当虹饮处,好山相对雨晴初。笑攀石磴临高顶,浩荡天风袭翠裾。青溪集)

  (原李梦阳翠华岩诗洞劖耶律词,其名翠华岩。俯视耸观阁,仰面攒松杉。厥维何王代,鬼斧开崭嵓。精气久削薄,烟岚郁相搀。屡憩验足茧,独往悲情凡。入萝畏石堕,转峤惊日衔。飘飘万里风,吹我秋衣衫。放迹慕康乐,入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10

道怀贺监。载思武陵避,愈怅桃花碞。去住亦由人,极目江上帆。空同集)

  (原何栋华严寺诗寻山入净苑,抚石眺芳洲。岩树云边尽,春泉雨外流。花深时见鹿,荷密欲藏鸥。夙昔怀邱壑,将因丛桂留。太华集)

  (原李梦阳望湖亭集句与客提壶上翠微,千家山郭静朝晖。平沙渺渺来人远,黄鸟时兼白鸟飞。晓行不厌湖上山,别有天地非人间。安得移家此中老,白云长在水潺潺。空同集)

  (原何景明望湖亭诗独立湖亭望,霜空万里明。槛疑天上立,槎是斗边行。云雾迷山殿,芙蓉暗水城。先朝四百寺,秋日遍题名。大复山人集)

  (原张治望湖亭诗望湖亭下水如天,曾记宣皇赐幸年。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春烟。张文肃集)

  (原文征明望湖亭诗寺前杨柳绿阴浓,槛外晴湖白映空。客子长途嘶倦马,夕阳高阁送飞鸿。即看柳色浮天际,已觉扁舟落掌中。三月燕南花满地,春光都在五云东。甫田集)

  (原王穉登望湖亭诗亭边杨柳水边花,落日行人正忆家。不及江南湖上寺,木兰舟里载琵琶。燕市集)

  (原王樵望湖亭诗平畴门外春雨,远寺山边夕阳。柳护溪桥辇路,水肥穜稑江乡。方麓居士集)

  (原朱国祚裂帛湖上作水净一匹练,山围六扇屏。春风才几日,药甲已先青。介石斋集以上各条原在郊垧门,今移改。)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64

呼其地为蔡公店。殿前石幢一,书大佛顶尊胜陀罗尼,后题大朝岁次己酉年十一月十七日宣差滨棣大使张巴舒新建王府下断公事官普元弩立。未详时代。又嘉靖三十六年一碑,濮阳李廷相文,昌黎王槐书。铁钟一,隆庆二年四月造。殿后松一本,极苍古,意辽时所植也。松下石幢一,上镌沙门奉航塔记。(咏归录 按:张巴舒旧作张钵信顺,普元弩旧作普元奴,今俱对音译改。)

  〔臣等谨按〕蔡公店俗呼蔡公庄,石幢八觚,除旧刻陀罗尼咒并记语外,又北面刻太一救苦天尊宝号,东北面刻昊天玉皇上帝宝号,而虚其正东、东南二面焉。幢内大朝字虽未著时代,然考金泰和八年昌黎韩道升所撰五音篇海序内,有大朝字空格写,则大朝系当时习用之文。又考王府断公事官及宣使乃元时官制,元代凡两值己酉,前则为定宗四年,其时未立国号,后则为武宗至大二年。今此幢记云大朝己酉,或当定宗未立国号之时,因称大朝,亦未可定。寺久圮,僧略葺数椽以居。石幢及李廷相碑皆断,置寺门外。殿后之松及僧奉航塔幢皆不可踪迹矣。

  (补辽驻跸寺沙门奉航幢记 师讳奉航,俗姓李氏,涿州新城县渠村人。幼入缁门,访道寻师,就至燕京,左街驻跸寺礼祥玉上人为亲教焉。清宁元年受具。自后负笈游方,复归本寺,办修殿宇。大安五年,涿州惠化寺请为提点。寿昌二年秋九月,京北华严寺请为提点。干统八年四月,迁化于驻跸之本院,门弟子善坚葬之祖师茔侧,刻石为窣堵波,述师实行焉。)

  〔朱昆田原案〕辽史纪年祇有寿隆而无寿昌,是碑书隆作昌,未得其详。

  增永安寺有勅建碑。(明顺天府志)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73

  〔臣等谨按〕崔氏园亭无考。

  原两家店在县东十二里,官道所经也。(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两家店在州城南四十一里。

  原景命殿在永乐店,其西为保国慈孝华严寺、护国崇宁至德真君庙,俱万历三十六年勅建,为孝定皇太后祝厘地也。(漷县志)

  〔臣等谨按〕永乐店在县城南。景命殿久圮,寺庙仅存。

  (原明慈圣太后生于漷县之永乐店,事佛甚谨,宫中称为九莲菩萨。每岁十一月十九日为其诞辰,百官率于午门前称贺。长安百姓妇孺俱于佛寺进香祝厘。享天子奉养四十三年,古今太后称全福者所未有也。菊隐纪闻

  原明神宗御制漷县景命殿碑文 朕惟帝王之兴,率本母德。华渚洽阳,钟灵肇庆。载之诗书,炳乎盛矣。朕以藐躬,御极三十五年,仰凭慈训,方内乂安。深维圣母皇太后功德宏茂,千古稀闻。顺天府通州漷县永乐店乃诞育之地,淑气所钟,宜有表章,以示来许。用是躬承慈命,量度经营,中创慈圣景命殿,前门后阁,缭以周垣,树三坊于门外。左为保国慈孝华严寺,右为护国崇宁至德真君庙。爽闿宏壮,足以昭地灵,章浚发,称圣母所为笃念源本之意。告成之日,慈颜悦豫,朕志用宁,爰勅中官守护,仍各为文勒石,垂诸永久。以朕凉德,宁敢方古帝王?庶几此地之无愧于华渚洽阳,则有圣母之烈在。其垂裕将千万年,则景命亦千万年。朕与内外其祗承之!为纪其事,并系之诗。诗曰:翼翼京邑,漷水萦之。璇源远浚,载奠坤维。尊灵长乐,欢洽重闱。绵绵景命,百禄咸宜。睠兹汤沐,启瑞集禧。周原膴膴,宝殿攸基。重门邃阁,崇敞逶迤。仁祠左拱,灵宇右丽。甍连栋接,鸟革翚飞。虹祥式阐,慈念载怡。爰及薄海,耀景咸熙。圣母之德,绥此烝黎。百千万禩,永永无隳。时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十月。明神宗实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126

  (北游纪方)

  原车营岭小冈叠阜,起复连绵,居民以种杏为业。环十数里,峰头涧底皆是杏林。又东一小岭,有杏约三百株,树尤奇古,高者三丈,低者丈余,状如垂柳,繁花缀之,亦杏林之变态也。(同上)

  原连泉山山巅有泉相连,在县西北三十里。(涿州志)

  原大安山龙泉河出焉。(名胜志)

  原大安山在县北八十里,山高险。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方舆纪要)

  原岢罗陀在房山县境,东有万寿寺,俗呼天台寺,相传寺有老僧,日诵佛万声,以豆记其数。久之每诵一声,豆辄自跃过。人目为豆儿佛。是时陈皇后浴于宫中,澡豆忽跃,心悸,有言及豆儿佛者,乃出金钱建寺焉。(析津日记)

  (原公鼐岢罗陀诗 一冈中断水分流,茅屋乘岩万树幽。宛转桃花堪问讯,莫教容易放渔舟。问次斋稿)

  原韩姞砦,俗呼韩继村,有香光寺。寺右有唐宝积禅师塔,塔后为大悲阁,万历二十二年赐藏经贮焉。(北游纪方)

  (增曾朝节勅建香光寺碑略 大都之西百余里,房山之界,有山名茶罗顶,祖龙自花陀而来,至是特然孤出。南下为伏龙冈,冈前万家聚落,村曰韩姞。村之北有古刹基,俗呼为少师园。据残碑,乃唐宝积禅师所建,香光佛刹也。寺东有宝积遗塔,讹称为多宝佛塔。广孝姚公,国初功臣,爵至少师,辞归山林,隐于太湖之华严寺,朝廷恩赐香光花园,为其别业,久而荒废。万历戊戌,奉命重修,始事于二十六年春,告成于二十八年秋九月。房山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3

兴隆寺在酒醋局胡同,有炉一,上铸酒醋面局佛堂供奉字。

华严寺在内织染局胡同,内有明弘治、嘉靖二次重修织染局佛道堂碑记,有司设监名。

朱彝尊赐宅在景山北黄瓦门东南。

朱彝尊诗:讲直华光殿,居移履道坊。经营倚将作,宛转绕宫墙。对酒非无月,摊书亦有床。承恩还自哂,报国祇文章。

伽蓝寺在玉河北,前殿有钟一,上铸火药局字。

火神庙在伽蓝寺西。

针工局胡同、巾帽局胡同,皆在玉河南。

○皮房、纸房、梓潼庙,皆在针工局、巾帽局二胡同左近,俱无考。

慈慧寺,明司设监廨,有明碑二。本朝康熙间重修,有碑记。

真武庙在慈慧寺东南,明帘子库。

玉皇庙明尚衣监旧廨,本朝雍正间重修。其西卽黄瓦东门,门之外为北安门大街。

尚衣监制造皇帝、皇太子、亲王衮冕袍服。司设监成造各宫篾簟、蒲席、棕荐及进用龙床顶架帐幔、轿椅铺陈、衣包、盖袱、花毯、地毡、围幕、油袱、雨伞等物,铺设龙帘、走索、席梯。

三旗佐领管领署在景山后地安门甬路楼房。

监造花炮处在地安门甬路西,东向。其北有庙祀关帝、火德真君。南向者为天王庙。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04

寺弥陀塔中空可登。塔崇十丈,窗八面,窗置一佛,凡五十八佛,佛设一灯。岁上元夜,僧燃灯绕塔奏乐。金光明窗,乐作天上矣。

明郭正域法藏寺诗:古刹城南寺,莲花处处开。金轮平地转,香雨半天来。清话逢元度,论文有辨才。真如非幻境,云水两徘徊。

〇大悲寺在崇南坊,有敕建碑,久废。

左安门在外城南之东。

太阳宫在法藏寺西,本朝顺治初年建,奉太阳日君,羽士居之。

长元按:殿庭有无字碑二,或明旧碑磨去,亦未可知。其创建年月无考。

五虎庙在太阳宫后,系明旧刹,本朝康熙年重建,无碑可考。殿前古松二株,浓阴满院,盖二百余年物也。寺僧云:昔时五虎庙塑关、张、赵、马、黄西蜀五将得名,后毁于火。关圣加封帝号。

今前殿祇奉关帝,而五虎之名仍旧。

云集观在五虎庙东北,本朝康熙年建,亦羽士所居。后有斗姥阁,旁翼二亭,修饰甚完整。

延庆寺在缆竿市,无旧碑可考,有康熙十年鼎炉一。

华严寺俗称槐寺,在三转桥,地名魏村社大市庄。有辽天会五年梵书尊胜陀罗尼石幢,仙露寺讲经比邱圆秀、开国男任师诲立,明正统二年重修。

景福寺旧名石佛寺,在三转桥,有明正德间费宏、陈天祥二碑。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5

宫,奉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像。又北为

清凉禅窟,后为嘉荫堂,东为霞起楼,西为犁云亭。仁育宫前度石桥,为园之西宫门,达香山跸路也。清凉禅窟之北为涵光斋,西为飞淙阁,东为练影堂,稍南为挂瀑檐、涵漪斋。西夹墙门外为妙喜寺,门殿三层。西为静宜园界。

采香云径在清凉禅窟之北,南有楼曰静怡书屋,稍北折而东为招鹤庭,南为

峡雪琴音。迤南山巅为

玉峯塔影,前为香岩寺,后为妙高台。北峯上为妙高寺,有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妙高峯西为崇霭轩,东为含醇室,为咏素堂。含经堂在妙高寺东山麓,其东北临溪为书画舫。含经堂南有楼曰

风篁清听,东为如如室,西为近青阁,又西稍南为飞雪■。西度桥而南有池,池东为延緑厅,西为漱远緑,为试墨泉。又西为

镜影涵虚,南为分鉴曲,为写琴廊,为观音阁。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为清音斋。斋前为

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

云外钟声,东为伏魔祠。碧云深处以南为

翠云嘉荫,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翠云嘉荫卽华滋馆门额。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枋二,迤东为界湖桥,桥下水北注玉河。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02

广恩寺,辽之奉福寺,在白云观西南,地名栗园,今土人犹呼为三教寺。辽之石幢浮图及明碑俱不可考。

考按:辽史:南京有栗园,萧韩家奴尝典之。疑卽此地。

崇寿寺,土人呼为铁狮子庙。寺门外铁狮二,趺下有镇宅狮子字,明弘治七年造。寺在白云观西六里羊坊店,有明大学士费宏、吏部侍郎温仁和二碑。

普会寺,辽之驻跸寺也,在玉河乡池水村。明嘉靖中,太监蔡秀恭重建,土人呼其地为蔡公店。殿前石幢一,书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题大朝岁次己酉,当是金定宗未立国号之时,因称大朝,亦未可定。殿后一辽时松及松下石幢,镌沙门奉航塔记,皆不可考。

记称:师讳奉航,俗姓李氏,涿水新城县人。幼礼燕京左街驻跸寺祥玉上人。清宁元年,受具大安。五年,提点涿州惠仁寺。寿昌二年,提点京北华严寺。乾统八年,迁化于驻跸之本院,门弟子善坚葬之,刻石述师实行焉。

永安寺在玉河乡,明万历年建。

元星吉墓在玉河乡,以江西行省平章死难,明宋濂撰碑。

静义庵在玉河乡池水村,有磬一,识宣武门外竹林寺比邱惠显铸造,明景泰四年四月吉日。殆本是竹林寺物,后人移供于此者。

普济寺在池水村,有钟一,明正德五年造。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2

昆明湖卽西湖,景为玉泉、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名大泊湖,环十里。

乾隆癸亥,命疏浚开拓,周四十里,西山泉脉随地涌现,因势顺导,流注于湖。其自西北来者,尚有二源: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又开泄水河二:自静明园土山外为东北一带泄水河,其水东北合萧家河诸水归清河;自四王府土山外为西南一带泄水河,其水经小屯村折而南经双槐树之东,又东南至八里庄,汇于钓鱼台前湖内,为正阳、广宁、广渠三门城河之上流。皆乾隆间开浚,赐名昆明湖。堤上有廓如亭,亭北为昆仑石,勒御制诗。其旁笵铜为牛,背镌御制金牛铭。又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勒石清漪园。

西湖方十余里,有山趾。其崖曰瓮山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又三里为功德寺,洪波衍其东,幽林出其南。路尽丛薄,始达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下,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上有亭,宣宗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以石,有水声,莫有穷之者。

水从高梁桥而西,旁有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越之。过桥为湖,界以长堤,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曰西堤者,城西堤也。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旁黑龙潭,又行一里堤尽,右有村,上青龙桥,卽玉泉山下也。

明王直西湖诗: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曲岛下通蛟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常时凫雁闻清呗,旧日鱼龙识翠华。堤下连云秔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8

宅天留胜,杨柳汀洲画不殊。淼淼恩波闲极目,愿同黄鹄一沾濡。

龙王庙在玉泉山麓,庙据泉上,渟泓方广数丈,涌泉如珠,名裂帛湖。然山旁石缝皆迸流溅雪,不特此湖也。

裂帛湖,泉源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堤,水更深碧。

王士祯裂帛湖诗:裂帛湖光碧玉环,人家终日映潺湲。分明一幅蔡侯纸,写出湖南千万山。

朱彝尊诗:裂帛湖流两岸平,柳阴风暖燕飞轻。年光冷笑长安客,开遍山桃不出城。

查嗣瑮裂帛湖诗:石迸珠光碎,风磨镜面平。若教褒女听,应爱此泉声。

吕公洞在玉泉西二里观音寺。寺依山,入门有洞,深广二寻,亦曰观音洞。昔吕仙憇此,去而洞名也。

吕公岩下临一潭,广丈余。山上有看花台、卷幔楼。

查慎行吕公洞诗:只道山穷水亦穷,忽攀石磴与云通。芙蓉殿底三重阁,杨柳桥南一面风。老去文人多入道,从来絶境必凌空。知君欲傲长江簿,佛号曾呼禁苑中。山顶卽金章宗

芙蓉殿址。

○昭化寺在玉泉山麓,元世祖建。

○崇真观在玉泉山下。观外小涧环流,清浅可度。前累石为台。下甃方池,池上有斗室曰灵渊斋。

华严寺、下华严寺,俱明正统间建,其额英庙敕赐。寺有二洞,一在山腰,一在殿后,曰七真洞,或云即翠华洞。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明大学士夏言和之,亦镌于壁。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9

元耶律楚材鹧鸪天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刦,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沈思到酒边。

明夏言和词:人世沧桑有变迁,灵岩玉洞自岿然。朝衣几共游山日,佛界仍存刻石年。嗟岁月,惜风烟,等闲花发又啼鹃。只将彩笔题僧壁,玉带长留向日边。

○金山寺在华严寺右半里。山有玉龙洞,洞出泉,甃石为暗渠,引水伏流,约五里入西湖,名曰龙泉。望湖亭建其上。

明张冶望湖亭诗:望湖亭下水如天,曾记宣皇赐幸年。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寒烟。

○玉泉山右西向名瓦窑头,有隆佑庵,仅数廛。垂柳名花,楚楚可玩。

香岩寺在华严寺东妙高峯下,寺后有妙高塔。山麓折而北,为罗汉洞,上为水月洞。

敬一主人讳国鼒。香岩寺诗: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云封千磵白,露濯万峯青。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长元按:香岩寺即玉峯塔影,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又苑囿门载:玉泉上为龙王庙,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洞旁为双关帝庙,西南为冠峯亭,亭西为迸珠泉,稍北为水月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宫,奉天齐。又西宫门外迤北有妙喜寺、香露寺、普通寺、妙云寺,皆在禁苑左右,为近时所建者。其沿革未详,因附识于此。

○法云寺在西山后妙高峯下,有双泉鸣于左右。寺门内甃为方塘,殿倚石,石根两泉源出焉。西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76

撼四壁。吴顾大可曰:君家阿咸,正复不减,将不使卿单行。

孙豹人应召入都,初以老病辞,不许。既将还籍,复有年老授衔之命。吏部集验于庭,孙独卧不往。旋受敦促,乃徐入逡巡。主爵者望见其须眉皆白,引之使前,曰:君老矣。孙直对曰:未也。我年四十时卽若此。且我前以老求免试,公必以为壮;今我不欲以老得官,公又以我为老,何也?众皆目笑其愚,孙固自若。

丁野鹤充内廷教习,于米市筑室,与王觉斯、傅掌雷、薛行屋、张坦公诸前辈赋诗其中。王敬斋额曰陆舫。后官椒邱广文,忽念京师旧游,策长耳驴,冒风雪,日驰三四百里,至华严寺陆舫中,召诸贵游山人、琴师、剑客,杂坐酣饮,笑谑怒骂,笔墨淋漓;兴尽,策驴而返。谢昼也好施,数致数千金,都缘手尽,复假货以费。京师谓之穷孟尝。

倒喇金,元戏剧名也,似俗而雅。钱塘陆次云赋满庭芳词云: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然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哀艶极,色飞心駴,四座不胜情。

长元按:朱竹垞、查初白俱有观倒喇诗,茫不知为何技,读此词有如目击。洵乎诗难状而词易工也。

徐华隐云:此等题极宜留咏,以补风俗通之所未载。今都中此技无有矣。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2

铁匠营 小铁匠营 蒲家庄 黄土坑 胡家村 高庙 杨家园东里 榆树村 黄带子沟 成堡营(西段)一号至七号东至南北大道与第三十六坊分界 孙家场 焦家花园 隆喜寺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九三方里公所设于刘家窑七圣庙

刘家窑 刘家窑南里 塔园 李家村 郭公庄 丁家坑 靳家坑 三亲家坟 赵公口 定泉庄 琉璃井 琉璃井西里 南胡同 杨家园 安乐林 安乐林后身 安乐林南里 小七圣庙 韩家馆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八七方里公所设于桃源村甲九号

桃园 侯家庄 狮子馆 葡萄园 宝华寺 关厢后身 沙子口北里 东城根 东河沿

第十五自治区 本区面积约合三三五·零六方里本区共三二坊三七一闾二零一二邻

区公所 设于德外大街华严寺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3

第十五自治区第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零·八零方里公所设于德外大街三十六街号

德外大街(南段)北至万隆店南口迤东与第四坊分界 德外门脸 花枝胡同 粉房胡同 箭杆胡同 教场口 西马家胡同 东马家胡同 广善寺 三眼井 西后街 富家胡同 西德丰胡同 糠房胡同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零·三五方里公所设于小市口内二十六号七圣庙

德外小市口 小市市场 小市头条 小市二条 小市三条 小市横三条 小市四条 小市五条 小市六条 小市七条 小市八条 小市前九条 小市后九条

第十五自治区第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五方里公所设于广善寺二号民众学校内

大市口 新营南门 北上坡 大井胡同 弘慈寺 东后街 林家坑 豆芽菜坑 礼拜寺街 狮子胡同 东花枝胡同 炭厂胡同 分署胡同 华严寺后身 东头条 东二条 东三条 教场边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4

《芜史》:再南曰新房,曰都知监,曰司礼监。司礼监第一层门向西,门内稍南有松十余株者,内书堂也。稍北曰崇圣堂。公厅大门外有东西二井。西井之西一小门,东井之东一小门,其内皆提督监官、典簿文书房掌司所居。

  吉祥所 国朝宫史:凡宫眷薨逝,殡于此。

  碾儿胡同 井一。

东黄瓦门

朱彝尊《曝书亭集》:康熙癸亥,予入直南书房,赐居黄瓦门之东。又有赐居禁垣诗:讲直华光殿,居移履道坊;经营倚将作,宛转绕宫墙。对酒非无月,摊书亦有床,承恩还自哂,报国只文章。案:《茶余客话》,谓彝尊赐第在西华门内,误。《芜史》:自北安门里街,东曰黄瓦东门,门之东街,南曰尚衣监街,北曰司设监。酌中志:尚衣监掌御用冠冕袍服履舄靴袜之事。兵仗局之南,旧监库之北,即本监匠役造御用袍房也。又名曰西直房。《旧闻考》:黄瓦门之名,见于大佛堂碑刻,俗呼为东西黄华门,音之讹也。尚衣监、司设监今废,黄瓦门之东迤南,有玉皇庙,即尚衣监旧廨。迤北曰慈慧殿,稍东南为帘子库,有真武庙,稍东为织染局。有华严寺,其碑文碑额,皆有司设监名。案:尚衣监、司设监职掌,见明史职官志及《芜史》,详寺观。

  内府库《芜史》:火药局再东稍南,曰内府供用库,掌印太监一员,专司内官食米,每员每月四斗。

  蜡库胡同 井二。《芜史》:内府供用库,有油蜡等库,凡御用白蜡、黄蜡沈香等香,皆取办于此。

  铁匠营

酒醋局胡同

神机营幼丁队右厂在焉,详兵制。有兴隆寺,详寺观。《芜史》: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5

与御酒房不相统辖。

  妞妞房东小胡同曰闷葫芦罐。

织染局胡同

桥一。有华严寺,详寺观。《旧闻考》:织染局原建嵩祝寺后。乾隆十六年,移万寿山之西,与稻田毗近,立石曰耕织图。原机上织染局三字,今改为耕织图。《芜史》: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匹之类。有外厂在朝阳门外,又有蓝靛厂,在都城西本局之外署。

  针工局胡同《芜史》:针工局掌内官长随内使小火者,冬夏衣每年递散一次,遇辰、戌年,各散铺盖银一次。

  巾帽局胡同 《明职官志》:巾帽局掌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芜史》:署后临河,有梓潼庙。

  东板桥 桥一。

火药局胡同

井一。河沿龙王庙井一,火神庙井一。迤东临河有镶黄旗侍卫教场,见《啸亭杂录》。《芜史》:火药局即兵仗局之军器库也。案:火药局互详宫禁及寺观。

  后局胡同 井一。

  东、西吉祥胡同

  闯道胡同

  南月偃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59

永璂高宗十二子,早薨。嘉庆四年追封,以嗣子绵偲袭贝勒,今为岐公第。《析津志》:金城坊在平则门内。《坊巷胡同集》:日中坊四牌十九铺。有永泰寺、广济寺、延寿寺。《明一统志》:有永清右卫。《万历沈志》有广化寺、瑞圣寺、慈恩寺、弥陀寺、佑圣寺、延寿寺、永泰寺、永祥寺、万寿寺、慈善寺、华严寺、弥陀庵、佑圣庵、延寿庵、三官庙、三清庙、天仙庙、三义庙、城隍庙、延福庙、药王庙。案:永泰寺见后;延寿寺详中城,余无考。元吴黼丹墀独对:至元二十九年,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以明年正月营社稷于和义门内少南,以春秋仲月上戊致祀。案:事具元史祭祀志。今西直门,元之和义门也。社稷坛遗址无考。《析津志》:牐河水门在和义门北,金水河水在和义门南。又安济桥在铁平章宅后,高梁河由铁平章桥流入元武池。元宋絅燕石集:安济桥濒危,俗呼舍命桥。案:元大内在今禁城西北。安济桥、铁平章宅,当在西直、阜成二门间。絅有渡安济桥入史局诗,今遗迹不可考矣。铁平章者,《旧闻考》以为特尔格,其赐第在大明宫左,见元史列传。

  头条胡同

  二条、三条、四条胡同 井各一。

  五条胡同

  六条、七条胡同 井各一。

  大铜井迤东有太平桥。

  小井胡同菜园 井一。

  板桥头条、二条、三条胡同

  菜园六条胡同 菜园 井一。七条胡同 菜园 井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0

西马尾胡同 井一。俗名西马尾帽。

  东马尾胡同 俗名东马尾帽。

  地藏寺街 井一。

  东利市营

  西利市营 井一。有关帝庙。

  铁香炉 井一。旧有山右、宣城、嘉应诸会馆,今废。

  三转桥 井一。无桥。有华严寺,详寺观。

  唐洗布街 即半步街。

  局章胡同 井一。

  八圣庙 井一。有南极观。

放生池

井四。《藤阴杂记》:沙窝门有放生池,浙人范思敬所创。范尝梦到一院,禅室悬木鱼,有人云东坡居此,遂入谒。坡云:吾有王文正公泥金书法华经一部授汝。坐侧有一人侍立,云何姓。觉而异之。既放生池成,延一老僧居之。范一日至院,宛似梦中,室悬木鱼。僧忽云:有一法宝,今赠居士。视之,即王文正公金书法华经也。室有募缘疏,为何御史书。岂僧即东坡后身耶?

  四眼井 井八。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2

大营房 井七。顺治十八年改设正蓝旗教场于此。见《八旗通志》。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

南冈子头 华严寺,详寺观。云集观,康熙时建,今改名玉清观。又有文昌宫。

左安门大街 俗称江擦门街。左右亘四五里,皆旷地义园,外多蔬圃。城根菜园井十一。

  义学 雍正时韩城宁永禄创始。有庄存兴、朱圭二碑,详学校。

  杨家马圈

  陈家马圈

  刘家马圈

  高家马圈

  张家马圈 井一。

南台寺

井一。寺为康熙时重建。《复初斋集》:于城东福宁寺拓得先九世祖谦谦公正德丙子撰碑敬述。自注:寺与南台、夕照二寺邻。

夕照寺

井一。案:雍正间文觉禅师元信尝退食于此。殿壁有王安昆书高松赋,陈寿山画松,详寺观。旁有育婴堂,详厂局。毛奇龄撰大学士冯溥年谱:康熙丁未,建育婴堂于夕照寺,收无主婴孩,贳妇之乳者育之。《宸垣识略》:东南寺院多停旅榇,南台夕照其最著者。魏之琇过夕照寺诗:钟磬不闻林鸟寂,鲍家诗唱古先生。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48

井二。华严寺俗称圣贤庵,井一。南有玉皇庙,道光间重修,改名三教寺,详寺观,井一。西为天仙庵,比丘尼居之。迤南有关帝庙,俗称金顶庙,已圮,井一。盆儿胡同之西皆旷地也,旧有丁家穿店,邹家穿店,今皆废。南曰红水坑,井二。前有火神庙,明宣德四年建,碑称其地为元之火焰营。近庙毁重建,仅三楹,碑亦毁。少西曰万寿东宫,明之宏仁万寿宫也。曰白马寺坑,地以寺名,皆久废。《宸垣识略》言寺在天官保,今罕能举其名矣。曰双槐树,曰万寿西宫,明万历间建,尚完整,额书关帝庙,有神宗御制封号碑,井一。庙旁旧有松树头条、二条、三条胡同,今废为蔬圃,井二。《藤阴杂记》:玉皇阁在盆儿胡同。严宗伯我斯登玉皇阁诗:双阙烟生缥缈外,万山青在有无中。《析津日记》:宣南坊白马寺,隋刹也。殿后尊胜陀罗尼幢,上刻仁寿四年正月上旬造。寺重建于洪熙元年。正统八年赐额。有张元桢、张文宪二碑。其东僧塔,前有古碑,为侵占者所毁矣。《曝书亭集》:白马寺诗:仁寿千年寺,今存半亩宫。落钟横道北,瓦塔限墙东。客至愁嗥犬,僧寒似蛰虫。夕阳留未去,双树鸟呼风。《行国录》:宏仁万寿宫,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中为文昌殿,额曰崇贞保运。左以祀诸葛孔明,封号曰天枢上相。右以祀文信国,封号曰天枢左相。皆目之曰真君。祀雷神于后殿,设礼斗台,最后高阁十二楹,曰太极造运宝阁,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御制碑文,督工者司设监林潮。内官不学,神号无稽,知礼者当议辍也。案:万寿宫久废,神像移于玉皇庙,今庙亦颓敝矣。耳谈:顺城门外彭二胡同岳妪,以子死,将弃之桥下,而哭甚哀。忽一道士至,视之曰:儿未死,何以弃之?妪曰:何以得生?曰:汝抱归时,生矣。妪不信。道士因书字授之,而封甚固,曰:汝子寿在其中,但不可开视,不然不祥,若此时不足忧也。妪抱子归,果活。向日微照其封,隐得十四字,以为寿十四也。又照之,十四上若有二字,以为寿二十四也。至三十余始病卒,发封,乃万历二十四年也。

里仁街

在右安门东北,距盆儿胡同一里许。井九。《宛平王志》:仁作神。云有宝塔寺,今圮。迤西曰半步桥,井二。又西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25

富。壬辰春闱,余假馆其家。每晨光未旭,步于河岸,见桃红初沐,柳翠乍翦,高墉左环,春波右泻,石桥宛转,欲拟重虹,高台参差,半笼晓雾。河之西[两]岸③多园亭旧址,今无尺椽片瓦之存。然其景物澄廓,犹足流连忘返。此河来自城下,本无上源。余沿河细审之,见河从东北来,环吕公堂,南渡石桥,折而西南,沿河[城]向水关而去,④始悟此河盖本是元代通惠河[之]故道,自明代筑城,将河之半段截于城内,今东便门外之河,即此河之下流,其上源则与大内南[金]水河通。⑤徐中山改小元都城,永乐又拓而大之。元之都城凡两番改作,遗跡久不可问矣。又慈云寺在河西岸,颇宏。后阁尤古,惜半已就颓,尚未全废。若东岸之华严寺、太清宫皆成平地。太清宫顾起元碑尚在。文用骈俪,书法圣教,屹然于兔葵燕麦中。其西一带,炮厂、盔甲厂之街衢,皆拆成白地。铁梅庵先生故居即在此,今亦不可问。大抵城隅之地,尤易荒废,以去市远,居者不便,故家不能保其室庐也。按:梅庵先生名铁保,满洲董鄂氏,以进士官至总督。少时与百菊溪、法石帆有三才子之目。后官江南,以罪遣戍,然《啸亭杂录》称其颇忤宦竖,故多造蜚语上闻者,其得罪以此。公书法为八旗第一,名亚石菴相国,用笔亦极相似也。公夫人名莹川,字如亭,亦善草书,工画兰,且能骑射、舞剑,又工举子业。公门生以文请益,夫人代为评骘,见或出公之上。"

[三]《大清会典事例》:"盔甲厂在崇文门内之东,今贮废炮。"《芜史》:"盔甲厂即鞍辔局,掌厂太监一员,署建于都城东南隅,掌营造盔甲、铳炮、弓矢、火药之类。万历年间,火药忽燃者再,崇祯甲戌九月初七日,又震,损人物甚多,将制火药石碾远抛于泡子河城墙下。"

[四]《一统志》: "观象台在城东南隅,台上有浑天仪、简仪、铜球、量天尺诸器。康熙十 二年,以旧仪年久多不可用,御制新仪凡六:一天体仪,一黄道仪,一地平经仪,一地平纬仪,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93

[一] 《顺天府志》:"横桥一,名洪桥。俗称红桥。南有枯渠,自西直门大街直达宣武门西城根,明之河漕也。有菜市。又广济寺,明建,在西直门内新街口。明正德九年为僧梅乐禅师敕建,有碑二:一沙门大勋撰;一梅乐禅师小传,都穆撰,吴宽跋。其附近有祝寿寺,亦称响铃寺。"《啸亭续录》:"恂郡王府、惠郡王府、贝勒永璂宅,俱在西直门大街。"《顺天府志》:"恂王,讳允■,圣祖十四子。康熙时,以贝子授抚远大将军,谥曰勤。今为寿庄公主府,公主宣宗九女也。同治二年,下嫁额驸德徵。惠王讳绵愉,仁宗五子。道光十九年晋亲王,咸丰时授奉命大将军,谥曰瑞[端]。①贝勒永璂,高宗十二子,早薨。嘉庆四年追封,以嗣子绵偲袭贝勒,今为岐公第。"《析津志》:"金城坊在平则门内。"《坊巷胡同集》:"日中坊,四牌十九铺。有永泰寺、广济寺、延寿寺。"《明一统志》:"有永清右卫。"《万历沈志》:"有广化寺、瑞圣寺、慈恩寺、弥陀寺、佑圣寺、延寿寺、永泰寺、永祥寺、万寿寺、慈善寺、华严寺、弥陀庵、佑圣庵、延寿庵、三官庙、三清庙、天仙庙、三义庙、城隍庙、延福庙、药王庙。"《顺天府志》:"案:永泰寺、延寿寺见后,余无考。"《丹墀独对》:"至元二十九年,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以明年正月,营社稷于和义门内少南,以春秋仲月上戊致祀。"《顺天府志》:"案:事具《元史·祭祀志》。今西直门,元之和义门也。社稷坛遗址无考。"《析津志》:"牐河水门在和义门北,金水河水门在和义门南。又安济桥在铁平章宅后,高梁河由铁平章桥流入元武池。"《燕石集》:"安济桥濒危,俗呼舍命桥。"《顺天府志》:"案:元大内在今禁城西北。安济桥、铁平章宅,当在西直、阜成二门间,集[宋褧]有《渡安济桥入史局诗》,②今遗迹不可考矣。铁平章者,《[日下]旧闻考》以为特尔格,其赐第在大明宫左,见《元史·列传》。"《天咫偶闻》:"靖逆侯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82

有国师印信及金顶黄轿、九龙黄坐褥、黄伞等项,着在松竹寺内妥为供贮,俟转世之呼毕勒罕勤习经卷后,能维持黄教时,再加恩赐。"

[四] 《国朝宫史》:"吉祥所,凡宫监薨逝,殡于此。"

[五] 《顺天府志》:"钟鼓司胡同,司亦作寺,有钟鼓寺,明钟鼓司即其地也。"《[日下]旧闻考》:"钟鼓司掌印太监一员,佥书、司房、掌艺官无定员,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谷城山房笔尘》:"内官诸署,指钟鼓司为东街[衙]门,贱而弗居"。⑧《野获编》:"内廷诸戏剧,俱隶钟鼓司演习,相传院本沿金元之旧,故其事多与教坊相通。" [六] 《顺天府志》:"酒醋局胡同,神机营幼丁队右厂在焉(神机营幼丁队分左、右二队,额设官兵五百名)。有兴隆寺,乃酒醋局太监立也。局废后,其胡同仍存其名,寺中有炉一,上刻"酒醋面局佛堂供奉"字。"《芜史》:"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与御酒房不相统辖。"

[七] 《顺天府志》:"织染局胡同有华严寺,内织染局太监立,有宏治、嘉靖二次重修织染局佛道碑记。"《明史·职官志》:"内织染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疋。"《[日下]旧闻考》:"织染局原建嵩祝寺后,乾隆十六年,移万寿山之西,与稻田毗近,立石曰《耕织图》,原机上织染局三字,今改为《耕织图》。"《芜史》:"织染局有外厂,在朝阳门外。又有蓝靛厂,在都城西,皆本局之外署"。

[八] 《啸亭杂录》:"火药局胡同,迤东临河,有镶黄旗侍卫教场。"《芜史》:"火药局即兵仗局之军器库也。"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83

[九] 《曝书亭集》:"康熙癸亥,予入直南书房,赐居黄瓦门之东,又有《赐居禁垣诗》。"《顺天府志》:"案:《茶余客话》谓彝尊赐第在西华门内者,误也。"《芜史》:"自北安门里街东曰黄瓦东门,门之东南街曰尚衣监,街北曰司设监。"《[日下]旧闻考》:"黄瓦门之名见于大佛堂碑刻,俗呼为东、西黄华门,音之讹也。尚衣监、司设监今废。黄瓦门之东迤南有玉皇庙,即尚衣监旧廨,迤北曰慈慧殿,稍东南为帘子库,有真武庙,稍东为织染局。有华严寺,其碑文碑额,皆有司设监名。"按:今黄瓦门又讹为黄化门,慈慧殿、华严寺、帘子库均尚在。 [十] 《芜史》:"再南曰新房,曰都知监,曰司礼监。司礼监[第一层]门向西,门内稍南有松十余株者,内书堂也。稍北有崇圣堂。公厅大门外有东西二井。递封汲之。西井之西一小门,东井之东一小门,其内为提督监官、典簿文书房掌司所居。"

[十一] 《顺天府志》:"慈慧寺,慧俗讹菇。慈慧寺,莫详所始。明司设监以寺为私廨,其地向呼司设监,监废后,以寺得名,曰慈慧殿。寺中有碑二,一明碑,其篆额"司设监"三字,余即模糊不可读。一即康熙间重修碑,碑文有云明宫监以梵宇为私廨云云。"

[十二] 《春明梦余录》:"安乐堂在地安门东。"《芜史》:"北安门街西曰安乐堂,内官有疾者徙此。山陵及外厂九门官,则不送也。"《[日下]旧闻考》:"安乐堂在街东,《芜史》作街西,误。今堂额虽存,并非内官养病之所。"《彤史拾遗》:"明孝穆纪太后者,宪宗妃,孝宗母也,广西贺县人,本蛮土官女,上尝行内藏后应对称旨,悦之,一幸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藏之他室,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上一日召张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有,但恐不能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78

帘胡同,曰烟扫胡同,曰东胡同,曰黄花院,曰黄花中胡同。再南即法华寺。又南曰东大院,曰三教宫,曰红桥。再南即天坛北墙。

注:

[一] 《顺天府志》:"米市口,亦名细米厂头条胡同"。按:《顺天府志》此地附近有八条坑、板桥、双龙坑诸名,①今俱不见。又案:米市口、细米巷、兴隆街等处,今俱在广渠门大街中间之北,距左安门尚远,而《顺天府志》列于左安门大街之下,未谂何故。入左安门,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吉祥庵、甘露寺诸名,《顺天府志》乃均不载,大约当时左安门内左近,并无街市,近始逐渐加增也。

[二] 《顺天府志》:"火神庙街,庙建自明成化间,有建昌侯张延龄碑。又有延庆寺。"

[三] 《顺天府志》:"蓝旗小营房、大营房,顺治十八年改设正蓝旗教场于此。见《八旗通志》。中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按:今其地胡同自四条以下至十四条,又其旁有宽街,在营房街之南。

[四] 《顺天府志》:"三转桥无桥。华严寺俗名槐寺,金天会五年经幢称其地为魏村社大市庄。少西景福寺,旧名石佛寺,有明正德间费宏、陈天祥二碑。又寺始无考。有金天会经幢一,仙露讲经论比邱僧圆委建寺,后有明僧塔三,寺久颓圮。光绪二年,僧洗尘重立殿宇,稍西有景福寺,明建,今圮。两寺碑犹存。"《日下旧闻》:"张爵纪五城坊巷,崇南坊有南河漕、子[于]家湾、②递运河[所]、缆[揽]竿[杆]市,③又有三转桥、纪家桥、板桥、双马庄、八里庄、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97

三十八年七月十有一日生。镇星甫周,即从剃落,嗣法本郡慈氏太和座下,肇修苦行,八越暑霜。自是三十余年间,普陀大士、峨眉普贤菩萨、少林达摩祖师道场,躬亲顶礼,往来五台、终南、伏牛等山,普行饶益。最后来京师,以水斋著,人号水斋师。先期不食一再七,然后呷水,日数升,以为常。功行既圆,高深允格。圣母太皇太后、皇帝陛下实嘉与之,赐金冠、紫衣,钦命焚修勅建大华严寺于永乐店,再建大祚长椿寺于今所。万历戊午立秋日。"按:米万钟欵下有孙承泽题识数行,今半漫漶。规模宏敞,为京师首刹。未百年,而坛席荒凉,僧徒零落。国朝康熙己未秋七月地震,寺益颓废。益都冯公溥一日遊寺中,见而悯之,捐赀修葺,焕然更新,有修寺碑。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中有渗金佛塔,其高充栋,大殿旁小室内藏佛像十余轴,中二轴黄绫装裱,与他轴异。一绘九朵青莲花,捧一牌,题曰九莲菩萨。明神宗母李太后也。一绘女像,具天人姿,戴毘卢帽,衣红锦袈裟,题菩萨号,下注崇祯庚辰年恭绘。烈皇生母刘太后也。今刘太后像尚存寺中。旧建有九莲阁、妙光阁、香林亭,今俱无存。寺在康熙年间为名流觞咏之地,后律僧戒携酒榼,遂无闻也。其寺左向有阮氏园亭。"《謏闻续笔》:"长椿寺,慈孝皇后建,以居水斋禅师。其大弟子为神庙替僧,赐千佛衣及姑绒[冬]衣各八百件,⑤米、麦等物动千石。有二库,监以二中官,专貯三宫布施金钱。"《居易录》:"予过长椿寺,见慈圣李太后及田妃像,皆白皙丰美,田像有怨容。"《顺天府志》:"案:周在浚《燕舟客话》但言寺藏像二:一为明神宗母李太后,一为烈皇生母刘太后。未闻有妃像也。徐嘉炎亦有《展田妃像诗》云:"先携茂陵碗,后傍鼎湖弓"。然考《日下旧闻考》,言今止存其一,无九莲菩萨字,亦无崇祯年标题,与《燕舟客话》所记又异。岂王氏、徐氏所见即此欤?蒋士铨有诗,专咏李太后,似未深考。"《荃詧余斋诗》注:"长椿寺弘慈极圣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8

是知名。"《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年正月,入都寓千佛庵。二十七年三月,复寓南横街北。"《铜鼓堂集·移居横街诗》:"碧玉山房春落花,春风催我更移家。此身万岁归何著?两岁三迁似泛槎。检点诗书携作伴,街邻酒肆说堪赊。据经作灶仍无突,爱听松声日煮茶。"《石遗室诗话》:"吴柳堂故宅,在南横街,仿杨椒山故宅例,以祀柳堂,门有扁额。"《匏庵诗存》有《横街吴柳堂侍御题壁诗》。《壬癸诗存》有《于曹君寓斋补祝苏文定公生日诗》注:"瀼蘅居南横街,旧有南园之称。"按:《顺天府志》云《曝书亭集》有《徐尚书载酒虎坊南园联句诗》,云其地当近下洼,瀼蘅所居南横街实与上洼相近,所称南园当即此。瀼蘅有《留别南园旧居并寄移疏坡邻诗》:横街地近藉坛东,岁岁槐阴满院中。旧居左右邻有老槐两株,夏日扶疏可以忘暑,汪君巩庵为作借槐庐图。隔巷书声滂喜接,米市胡同潘文勤滂喜斋,今为坡邻僦居。连墙诗老放庵同。谓移疏南洼雅集何能忘,北海清尊总不空。付与梦华成掌录,比邻八载话瓶翁。南园间壁为松禅老人旧居。

[二] 《顺天府志》:"华严寺俗称圣贤庵,南有玉皇庙,道光间重修,改名三教寺。又玉皇庙在盆儿胡同之西,明万历二十九年,荣昌公主所立。本朝顺治十四年重修,世祖曾临幸焉。庙门西向,前为玉皇殿,中为文昌殿,又有殿亦祀文昌,东西祀诸葛武侯、文信国。其旁又有雷神殿,殿前有顺治十八年碑一,金之俊撰。碑云:"京师城南玉皇庙,为都城胜境。顺治丁酉,住持清勤谋新轮奂,即成文昌殿,复建立戒坛。世祖章皇帝临幸,发帑金一千两,遣牛录章京陈秉正赉赐。迄今又阅三载矣。清勤感先皇帝钦祀之至意,伐石徵文于余。顺治十八年二月二日。"又明天启四年碑一,史记事撰。碑云:"岫云王氏一清,徽之歙人,少习制举,长事玄修,神宗圣母弗豫,荣昌公主命岫云祷之有应,遂为建玉皇庙。创始于万历二十九年春,落成于四十八年秋。其东旧有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567

以安。壬寅九日卒于广州。

咸丰庚申都城之役,恒子久司空出与英法人议于华严寺,久不决,司空怒曰:今日我死乃可济也。拂袖竟入,拟引决。英法人相顾愕眙,谓:中国有人如是乎?破扉急救,请如议,乃定。越二年,为同治初元壬戌。八月召对养心殿,论旧事,圣谕询悉当时欲以身殉状,慨然曰:为国乃至此!司空顿首谢,既退,属董酝卿书为国二字额。司空捐馆经年,酝卿诗以悼之云:为国忘功罪,孤忠世所无。开关同咋舌,解带分捐躯。中外群情定,乾坤只手扶。讵能因宿草,不使泪沾襦。酝卿多识吾乡老辈,如德默庵、联秀峰、奎印浦、乌芝龄、钟石帆、保乐斋、李寄云、克华廷、恩湛卿、柏东旉、振仁斋、熙挹云、文洁溪、吉履安,皆见集中。与博川相国同事译署,尝为书不负初心额。虽清望不足,而文采亦后来所无也。其杂说有云:国家之九庙重,则一己之两庑自在所轻。非轻两庑也,有重于两庑者也。语虽偏宕,然世之为己立名而不顾国家之大计者,可愧矣。

黄冈梅儒宝字瑞石,官山西典史,未补官而卒。有诗二卷,拟少陵,诸将云:举兵西上建旌旗,辛苦浔阳驻节时。九派同流劳塞险,三军一战已舆尸。捐躯忠罪难相掩,破竹江淮遂不支。始信疾风彰劲草,让他南八是男儿。谓陆总督,末联指祥将军、霍都统。槛车夕报收边帅,都统朝闻督虎贲。一纸弹章动山岳,千秋臣罪负昆仑。貔貅坐拥将军贵,囹圄无忘狱吏尊。仁网几回施法外,大夫何以谢君恩。谓琦侯。李爱伯谓其具体杜陵。

同治辛未九日,张文襄有慈仁寺登高之集,座客为周荇农、陈六舟、谢麟伯、朱肯夫、李越缦、王廉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八

五五一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555

〔一八八〕原题:《辞朝出城借宿清化寺》,载《篁墩文集》卷八十二。

〔一八九〕顿疑身在山中住‘顿’,《篁墩文集》作‘便’。

〔一九〇〕原题:《辛巳二月朔登悯忠寺阁》,载《蜕庵集》卷三。

〔一九一〕原题:《登毘卢阁》,载《荆川文集》卷一。《帝京景物略》卷三《城东内外·报国寺》同。

〔一九二〕丹梯千仞恣攀登‘恣’,《荆川文集》作‘愁’。

〔一九三〕原题:《谒陵与韩贯道户部大胜寺前坐》,载《匏庵家藏稿》卷二十三。

〔一九四〕绳床久坐凉阴下《匏翁家藏稿》作‘胡床坐久凉阴下’。

〔一九五〕原题:《城东观杏花》,见《道园学古録》卷三。

〔一九六〕归骑西风杂鼓笳‘杂’,《道园学古録》作‘拥’。

〔一九七〕原题:《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载《清容居士集》卷十。

〔一九八〕原题:《次韵仲章游长春》,载《清容居士集》卷十一。

〔一九九〕原题:《自玉泉亭步至功德寺》,载《篁墩文集》卷八十二。

〔二〇〇〕覊客乍来无暇日‘无暇日’,《篁墩文集》作‘方纵目’。

〔二〇一〕闻说先王曾驻跸‘王’,《篁墩文集》作‘皇’。

〔二〇二〕原题:《登圆静寺,携张子汝思》,载《遵岩集》卷九。

〔二〇三〕原题:《游玉泉华严寺》,载《青溪漫稿》卷四。

卷四九五七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507

阁,钓台霜水落鼋鼍。白头野老空山夕,闲说曾看凤辇过。《嵩渚集》

前题〔一九九〕程敏政

东风几日到郊垧?岸草汀蒲己自青。覊客乍来无暇日,〔二〇〇〕野人相见亦忘形。湖当鹫岭烟光重,路入龙潭水气腥。闻说先王曾驻跸,〔二〇一〕红云犹绕玉泉亭。《篁墪文集》

圆静寺〔二〇二〕瓮山有寺曰圆静,在玉泉之东,寺后有石壁。见《青溪漫稿》。王愼中

策马晴随沧水吏,扪萝幽到碧山岑。最怜絶壁流霞气,况有澄湖清客心。落木萧踈明远近,行云缥缈静高深。灵芝紫蕨亦吾分,石髓丹砂共尔寻。《遵岩集》

华严寺〔二〇三〕在玉泉山之南,向有芙蓉殿。金章宗避暑,今废。有七真洞,壁刻耶律氏祠。见《帝京景物略》。倪 岳

门外寒流浸碧虚,玉泉山上老僧居。芙蓉金锁前朝殿,〔二〇四〕耶律诗存古洞书。曲涧正当虹饮处,好山相对雨晴初。笑攀石磴临高顶,浩荡天风袭翠裾。《青溪集》

卷四九〇九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423

前题…………………………………………………………………程敏政九〇九

圆静寺…………………………………………………………………王慎中九〇九

华严寺…………………………………………………………………倪岳九〇九

玉泉寺…………………………………………………………………袁宏道九一〇

碧云寺…………………………………………………………………钱楷九一〇

香山寺…………………………………………………………………虞集九一〇

前题…………………………………………………………………郭棐九一一

夜宿香山寺来青轩联句…………………………李东阳钱仁夫钱承德九一一

洪光寺…………………………………………………………………王延陵九一一

平坡寺…………………………………………………………………宋褧九一二

前题…………………………………………………………………释道衍九一二

前题…………………………………………………………………冯惟讷九一二

翠微寺…………………………………………………………………廖希颜九一三

仰山寺观姚少师像……………………………………………………吴宽九一三

龙泉寺…………………………………………………………………释重玉九一三

卷四八二五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420

人海诗区八二二

翠岩寺…………………………………………………………………胡应麟八九四

平坡寺…………………………………………………………………吴惟英八九五

前题………………………………………………………………… 王应遴八九五

五花寺…………………………………………………………………释修懿八九五

华严寺…………………………………………………………………姚涞八九六

前题………………………………………………………………… 沈应文八九六

前题………………………………………………………………… 李言恭八九六

金山寺…………………………………………………………………前人八九七

前题………………………………………………………………… 黄克晦八九七

前题………………………………………………………………… 释如愚八九七

七律

崇真万寿宫中秋玩月…………………………………………………张翥八九八

崇真万寿宫访葛太常作………………………………………………曾棨八九八

双塔寺…………………………………………………………………吴国伦八九八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415

九日集天宁寺…………………………………………………………区大相八六八

长春宫……………………………………………………………葛逻禄乃贤八六九

真空寺…………………………………………………………………陆可教八六九

万寿寺…………………………………………………………………朱国祚八六九

慈寿寺…………………………………………………………………陈万言八七〇

法藏庵…………………………………………………………………冯琦八七〇

从驾护圣寺……………………………………………………………宋褧八七〇

功德寺…………………………………………………………………何景明八七一

前题…………………………………………………………………莫如忠八七一

前题…………………………………………………………………欧大任八七一

圆静寺…………………………………………………………………王穉登八七二

玉泉寺…………………………………………………………………何景明八七二

华严寺…………………………………………………………………何栋八七二

崇国寺小序二首……………………………………………………………袁宏道八七三

白云观遇钟丫髻………………………………………………………王世贞八七三

卷四八一七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167

苍碧细云生。〔一一七〕龙去仙何远?〔一一八〕空山凤吹鸣。

游吕公洞〔一一九〕程敏政

石洞知何代?门当玉涧湾。潮音疑可听,仙驾杳难攀。暗穴深通海,危亭上据山。吟身贪纵步,遥带夕阳还。《篁墩集》

金 山〔一二〇〕自华严寺西度三石桥,曰金山,有古寺。见《大复山房集》。金山磵道欹窄,仅可徒步。山有玉龙洞,引水伏流入西湖,卽望湖亭所建之处。见《长安客话》。黄克晦

久客从多病,金山始再登。过桥波弥弥,拂坐石棱棱。独树巢双鹳,千峯老一僧。重来还几日?为尔问传灯。

卷三五六九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166

人海诗区五六八

由玉泉亭至华严洞〔一〇六〕玉泉山有上华严寺、下华严寺,俱正统中建。嘉靖庚戌,寺毁于兵,存二洞,曰华严,曰七真。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夏相国言和之,亦刻于壁。见《长安客话》。王 翱

虚亭开窈窈,极望亦微茫。〔一〇七〕马择垂杨系,尊移近水张。月光穿动细,〔一〇八〕钟韵引秋长。酒醒寒侵骨,〔一〇九〕何应裹客裳。〔一一〇〕

游华严洞〔一一一〕姚 涞

不尽探奇兴,来游此更奇。华严狐鼠洞,耶律鹧鸪词。山暝云如阜,沙明月上陂。老僧能爱客,荦确石边迟。

游七眞洞〔一一二〕谢 臻

一拳奇秀处,〔一一三〕松映石青青。〔一一四〕肃抱冰霜气,〔一一五〕幽含神鬼情。碧天孤鸟下,〔一一六〕

山西大同华严寺壁画追溯探析

山西大同华严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曾历经多次战乱毁坏和重修仍然屹立不倒。华严寺大殿之内的墙壁上绘有大量壁画,充分展现了辽金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壁画艺术及绘画艺术特点,因此华严寺也是前人留给后人们的一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殿中的壁画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壁画所记载的内容还是壁画的绘画手法和风格,都值得当代研究者深入研究和学习。文章从大同华严寺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出发,探究了华严寺壁画在内容题材、人物构图、色彩、线条、布局到绘制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对比和研究辨析了壁画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地域文化价值。 

太湖山华严寺摩崖碑考

大房山绵亘起伏,气象万千,为历代藏修之士静修宝地,故此山之间梵刹禅宫星罗棋布。太湖山华严寺为大房山古刹,本文结合新发现摩崖石刻等文字资料,对太湖山华严寺的兴建及其与明代历史人物关系进行分析考证。 

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

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佛教自诞生伊始,其装饰纹样就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一些较为特别的纹饰样式也逐渐演变成经典,被后世广泛应用。文章以大同华严寺的佛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并总结辽代彩塑纹饰的类型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