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瞻园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南京
精度维度:
关键字: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是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沿革复杂,园貌历经变迁。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瞻园中辟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府等便是在瞻园取景。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64

  由鉴园北山径折而东为东宫门,楼宇上下各七楹,东向。南北朝房各三楹,其外为护河,有石桥。(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东宫门亦称大东门。

  鉴园西南为如园,门三楹西向,内为敦素堂,堂北稍东为冠霞阁,又东为明漪楼。(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由如园山径西行,即澹怀堂之东垣门。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如园诗南北临衢各筑垣,过来复道便如园。有泉有竹清幽致,曰室曰斋淳朴敦。境写中山遥古迹,(江宁藩司署中瞻园,即明中山王徐达西园之旧,是园规制略仿之。)石移西岭近云根。迩方小得心怀畅,景对南熏略可论。

  〔臣等谨按〕如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126

雪桥诗话 一〇八

沈融谷明府皞日、南渟上舍岸登,皆在宾榻,刻有浙西六家词。又属王石谷写瞻园旧雨图。以贡士官主事,擢御史,同日上两疏,一参吏尚熊赐履欺罔,一参右通政张云翮忘亲匿丧。时文端以讲学负重望,云翮系靖逆侯张勇子,尤怙势。复疏劾云贵总督赵良栋。张、赵皆出孟忠毅麾下,以平吴逆拥节钺,父子兄弟为美官,恃功骄纵。疏上,尤震悚。十年不改官,致仕归,贫甚,至举家食粥,闭门以诗咏自娱,未尝于监司郡邑有所干请。常有句云:官装两世差堪诩,没个人间造孽钱。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玉玲珑阁丛刻。玉玲珑,宋宣和花石纲石也。上有字纪岁月,蘅圃得之,因名其藏书之阁。晚年移家白洋池畔,自号田居,旧宅已易主矣。竹垞诗:兰台有柱史,敢谏名不虚。奋舌弹将相,收身还里闾。过其田居留饮作也。

靳熊封太守忆弟诗云:又见亭皋木叶残,几回清梦绕乡关。枣梨熟后诗曾寄,鸿雁来时人未还。旧业纵饶书卷在,新愁难放酒杯间。晚衙才罢疏钟动,一倍相思损客颜。风流好事,尝刻歙人王寅仲房所辑新都秀运集、黄太冲梨洲集。渔洋称其博雅嗜古,介曹升六寄其诗请论次。竹垞尝铭其蕉叶研云:友石者君,君我友。澹若水,斯可久。

石门劳介岩有句云:酒能供客醉,花不厌官贫。康熙丙戌三月补右通政纪事诗云:一官坎■人皆有,七度银台世所稀。戊子由佥都御史晋副宪,十二月,以密题皇储复位,押出国门。甲午卒,年七十六。

韩慕庐宗伯康熙四十三年卒于官,乾隆十七年补谥文懿。诗尚唐音,颇以文掩,有有怀堂集。嗜酒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3

注:江宁藩司署中瞻园,即明中山王徐达西园之旧,是园规制略仿之。

长春园 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高宗纯皇帝始添殿宇。有诗曰:长春非敢畅春侔畅春,皇祖所建,今祗奉太后居之。,即景名园亦有由。赐号当年例仙馆长春仙馆,雍正年间赐居也,即以当年赐号名之。,倦勤他日拟菟裘。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亦应归政,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耄期岁月合优游。

乐善园 倚虹堂西二里许为乐善园,旧为康亲王园亭。

静明园 静明园在玉泉山之阳,园西山势窈深,灵涛浚发,奇征趵突,是谓玉泉。山麓旧传有金章宗芙蓉殿址,无考。康熙年间创建是园。

静宜园 高宗纯皇帝静宜园记曰: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民瘼,如圆明园也。

多稼轩 圆明园多稼轩额,世宗宪皇帝御书。高宗纯皇帝御书联曰:风袅炉烟移昼漏;月临书幌正宵衣。

观稼轩 高宗纯皇帝多稼轩十景其五为观稼轩,诗引云:憩于室,窗为宜;登于磴,台为宜。此轩在台上,不施户牖,故观稼恒于此。

集凤轩 畅春园之蕊珠院西过红桥北为集凤轩。高宗纯皇帝集凤轩诗序:孟夏下浣之七日,皇太后赐膳于畅春园之集凤轩。是地近大西门,去岁习射于此,发矢二十,中十九,因用齐召南韵成诗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129

《固哉草亭诗文集》高斌 《玉华堂集》赵宏恩 《晴岚诗草》孙绍武 《江湖夜雨集》郎廷槐 《柏翠山房集》峒山 《昆崖诗抄》吴久成 《坦庵遗稿》关舒 《归卧集》金良 《春芜集》胡星阿 《西园集》罗泰 《行园集》柏格 《听花楼集》王敏 《游外诗草》六十七 《台阳杂录》同上 《悦云集》王以中 《废村诗稿》额尔登萼 《绿雪堂诗稿》常裕 《楞香诗草》何贯曾 《乐伦堂自娱草》孙绍昉 《睫巢集》李锴 《深省堂集》富昌 《国香堂诗》宝善 《清虚斋集》鄂忻 《惟清斋诗稿》李𬭎 《澄悦堂集》国梁 《石堂诗抄》高书勋 《静远堂诗抄》张永贵 《敬斋吟稿》杨师震 《卧云堂诗稿》傅显 《时斋偶存诗稿》国栋 《桂舟游草》王站住 《馀廉堂集》嵩山 《晚香堂集》永亮 《钟秀室诗抄》寅保 《受宜堂集》常安 《枝巢诗草》图鞈布 《来鹤堂诗抄》于宗瑛 《野人居稿》保禄 《鹤亭诗抄》白衣保 《酌雅斋诗集》福增格 《锦绣段诗集》庆玉 《邮囊存略》嵩贵 《海愚诗抄》朱孝纯 《绚春园诗抄》庆兰 《柱笏轩诗草》琨玉 《墨卿堂稿》恒裕 《含溪诗草》王秉韬 《早闲堂诗集》汪松 《竹岩诗抄》明新 《于意云何斋稿》德瑞 《读易楼诗稿》玉栋 《博虚宥诗草》博卿额 《啸月堂集》那霖 《燕市杖藜吟》刘淳 《乘槎集》全魁 《西南于役草》穆丹 《山晓堂诗集》秦廷堃 《存斋诗稿》卢崧 《塞游小草》同上 《读易山房诗》成桂 《蕉雨山房诗》赵濂 《亦啸集》《亦步集》《适晋车草》孙沛 《抱筠亭集》景文 《坦园初稿》《二稿》《焚馀草》富森泰 《椿荫堂诗存稿》虔礼宝 《听匏轩诗集》陈大文 《一枝轩偶集》郭洁 《瞻园诗抄》托庸 《挹翠轩诗》福明安 《长大轩诗稿》高谦 《云轩诗稿》石岱 《慎馀堂诗文集》和溥 《北窗吟稿》明瑞 《买桐轩集》张浤 《诚斋诗存》高厚 《多识书屋诗抄》那禅 《戢思堂诗抄》季宏 《寄素草堂诗草》李永标 《苕溪宦游诗草》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233

使为都工。善心计,凡制度崇广,材用大小悉称旨。官工部侍郎。又,蒯祥,吴县木工,能主大营缮。官工部左侍郎。又,隆祥,瓦工,与蒯祥同修南内,膺重赏,亦官工部侍郎。至督工人员,如蔡信辈,皆能亲营度艺,人遵其绳墨。其建筑之存于今日者,在城内则大高玄殿,在昌平则明长陵。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雕刻最精,早为中国有数之建筑物。大高玄殿前二亭,钩檐门角,穷极工巧,明时中官呼为九梁十八柱,洵足代表中国最复杂之木质。虽经雍、乾两朝重修,然终未改原状。(图十一)清代宫室,一昉自明,而俭于明。康熙帝深诋明人用楠木之费。自云:“本朝悉用满州所产之黄松。”又,康熙时,发现明代筑沟之制,系以生铜为管,而砌以巨石。大抵明代无谓之奢靡,至清而稍除。然郊外离宫之建筑,则远胜于明故苑囿之众,为清代建筑之特色。最初为畅春园,次则圆明园,最后为颐和园。玉泉之静明,香山之静宜,复点缀其间。燕居听政,半在园囿。当畅春园鼎盛时,圆明园特一附属之小园,雍、乾二朝,屡为扩充。乾隆尤注意文艺,南巡时所见各园佳景,如吴县狮子林、钱塘小有天园、海宁安澜园、江宁瞻园,皆节取其意,仿造于园中。且仿苏州街市之式样,造一买卖街于园之附近,其后又用欧西建筑式样,造海宴堂于园中。虽经劫火,犹可见嶙峋之残柱,带有罗马风也。一八六一年,全园被焚,代表清代特色之建筑不可复见,此

图四 土坯殿月台角石

图五 芦沟桥石狮

长春园之如园与江宁瞻园

江宁瞻园是明清时期的一座江南名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造访,并以瞻园为范本,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修筑了一座如园,嘉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和扩建。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清代江宁瞻园和长春园如园在乾隆、嘉庆两个时期的基本格局和园林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比较分析。 

从江南名园到皇家苑囿——瞻园和如园造园艺术初探

清高宗弘历南巡途中为江宁"瞻园"景致所吸引,遂仿瞻园于北京长春园修建如园。今如园虽毁,但我们仍可通过文献记载和今天的瞻园了解其当年盛况。瞻园为典型江南园林,而如园则是南北园林风格巧妙融合的典范。两园在山水布局和造园艺术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