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
形胜
〔臣等谨按〕自金明昌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著咏颇多。恭读御制燕山八景诗,并叠旧作韵,煌煌乎如钟律之载赓,星云之相映。玉泉趵突一条,复邀睿裁厘定,袪旧说之传讹,表灵渊之觱沸。瞻仰奎文,足使林泉增色矣。第原书中八景散见各门,检阅未便。今谨总汇合一,载入形胜门,以便循览,而备形胜之大全焉。
补补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一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南渡诗人若陈允平衡仲、张盘叔安、周密公谨、奚■倬然,皆有西湖十景诗。而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所谓八景者,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是也。至永乐间,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因而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
景夕阳中。溪头棹响归渔艇,牛背箫声过牧童。千古望诸留胜迹,几回凭吊向西风。
增增乾隆十六年御制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琼岛春阴:承光殿之北,孤屿瞰临北海,相传为辽之琼华岛。上多奇石,宋艮岳之遗,金人辇致于此。今为永安寺,悦心其便殿也。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太液秋风: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列二华表,曰金鳌、玉蝀。北为北海,南则瀛台。西京赋所称沧池漭沆列瀛洲夹蓬莱者,方斯蔑矣。微见商飔苹末生,镜澜玉蝀影中横。非关细雨频传响,何事平流忽有声?爽入金行阊阖表,波连瑶渚趯台瀛。高秋文宴传佳话,已觉犁然今昔情。玉泉趵突:西山泉皆洑流,至玉泉山势中豁,泉喷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且表为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西山晴雪:西山峰岭层叠,不可殚名,因居京城右辅,故以西山概焉。高寒故易积雪,望如削玉。今构静宜园于香山,辄建标其岭志之。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教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
煮三清。蓟门烟树: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明人长安客话谓在今都城德胜门外,土城关即其遗址。旁多林木,蓊翳苍翠。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觉生寺大钟在此北。断续常飘云外楼。卢沟晓月: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黑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余步。由陆程入京师者必取道于此。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易州建泰陵,来往必由之道。居庸迭翠:居庸为九塞之一,见于吕览、淮南子,其迹最古。郦道元谓崇墉峻壁,山岫层深,路才容轨,为得其实云。断戍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金台夕照:黄金台见志乘者有三,一在易州,都城有其二。舆地名胜志云:在府东南十六里。又有小金台,相去一里。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九龙妙笔写空蒙,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疑似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睪然高望想流风。
〔臣等谨按〕燕山八景御制迭旧作韵内厘定玉泉趵突一条,永资垂信,今敬谨编辑卷
增玉泉在宛平县西北三十里。山有石洞三,一在山之西南,其下有泉,深浅莫测。一在山之阳,泉自山而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澄泓百顷,鉴形万象,莫可拟极。一在山之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洞门刻玉泉二字。山有观音阁,又南有石岩,名吕公洞,其上有金时芙蓉殿废址,相传以为章宗避暑处。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故曰玉泉垂虹。燕山八景图诗序
〔臣等谨按〕玉泉垂虹之称,盖邹缉、杨荣辈相延旧说,一时倡和,不免耳食之谈。恭读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并经睿裁厘定玉泉趵突之名,今谨录卷内。
增增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然三者正相资,质轻者味必甘,饮之而蠲疴益寿。故辨水者恒于其质之轻重分泉之高下焉。尝制银斗较之,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则较玉泉重二厘或三厘矣。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平山重六厘,清凉山、白沙、虎邱及西山之碧云寺各重玉泉一分。是皆巡跸所至,命内侍精量而得者。然则更无轻于玉泉之水者乎?曰有。为何泉?曰非泉,乃雪水也。常收积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昔陆羽、刘伯刍之论,或以庐山谷帘为第一,或以扬子为第一,惠山为第二,虽南人
乾隆十八年御制廓然大公诗听政之所,虚明洞彻,境与心会,取程子语颜之。沼宫时燕豫,召对有明庭。即境爱空阔,因心悟逝停。鉴呈自妍丑,汲取任罍瓶。敷政真堪式,宁惟悦性灵。
〔臣等谨按〕廓然大公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廓然大公之北临后湖,湖中为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芙蓉晴照为十六景之一,檐额曰乐景阁。
乾隆十八年御制芙蓉晴照诗峰崿如青莲华,其巅相传为金章宗芙蓉殿遗址,名适暗合,非相袭也。秋水南华趣,春光六月红。羞称张氏面,不断卓家风。无意峰光落,恰看晴照同。更传称别殿,旧迹仰晞中。
〔臣等谨按〕芙蓉晴照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虚受堂之西,山畔有泉,为玉泉趵突,其上为龙王庙。(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玉泉趵突为十六景之一,亦为燕山八景之一。旧称玉泉垂虹。第垂虹以拟瀑泉则可,若玉泉则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玉泉趵突诗》,并《御制天下第一泉记》。记文已恭载形胜卷内。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臣汪由敦敬书。石台上复立碣二,左刊玉泉
趵突四字,右勒上谕一通。御题龙王庙额曰永泽皇畿。
乾隆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京师玉泉,灵源浚发,为德水之枢纽。畿甸众流环汇,皆从此潆注。朕历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其泽流润广,惠济者博而远矣。泉上有龙神祠,已命所司鸠工崇饰,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视黑龙潭,该部具仪以闻。
乾隆十七年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功德无双水,名称第一泉。合教崇庙貌,用以妥神筵。方落临佳令,肇禋卜吉蠲。瓣香亲致敬,清酒命申虔。灵贶时旸雨,鸿庥利涧??。黄图佑千载,壬养纪今年。
乾隆十八年御制玉泉趵突诗泉自山腹瀵出,燕山八景目以垂虹者谬也,兹始为正之。济南(趵突。)将浙右,(虎跑。)第一让皇都。(递品名泉,定玉泉为天下第一,详见记中。)镜水呈功德,屏山叠画图。涧??千载利,玉帛万方趋。日下传成说,于今始正诬。
〔臣等谨按〕玉泉山、玉泉趵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龙王庙之南,循石径而入,为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其上为赏遇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竹垆山房为十六景之一。又伏读御制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序云:玉泉山盖灵境也,虽亭台点缀,时有晦明,而山水吐纳,岚霭朝暮,与造物相终始。故一
为大兴府西连山栖隐寺,金大定初建,有五峰、八亭。章宗屡游之,尝题诗刻石,今亡。(长安 客话)仰山峰峦拱秀,中顶如莲花心旁,有五峰曰: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中多禅刹。 金章宗尝游焉,有诗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 风。」今刻石尚存。(金史?历志)张行简进星丸漏,章宗车驾巡幸则用之。
琼林小苑绝尘喧,朵殿千官散凤鹓。传语都监排法驾,宸妃今日幸西园。
(金史?地理志)中都路琼花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仁政门傍为朵殿,上为两 高楼,曰东西上合门,内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
宣和墨价重朱提,大字飞虹御笔题。先代丹青留画轴,葫芦小印押红泥。
(尧山堂外纪)章宗喜书画。宣和间尝以苏合油搜烟为墨,章宗仅购得一两,价黄金一斤,欲仿为 之不能。(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庆寿寺旧有石,刻金章宗「飞渡桥飞虹桥」六大字。(归潜志)显宗好 文学,作诗善画,人物、马尤工,迄今人间多有存者。(夏文彦图绘宝鉴)显宗画獐鹿人马学李伯 时,墨竹自成一家,虽未臻神妙,亦不涉流俗。章宗每题其签。
燕京八景纵游观,飞雨空蒙积雪寒。却喜边关无寇警,但凭毬鼓报平安。
(赵正夫寄园寄所寄)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所谓 八景者,居庸迭翠、玉泉趵突、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芦沟晓月、金台夕 照是也。至永乐,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胡广文穆集)北京八
宫门前东西二堤,廓如亭,绣漪桥。详见郊垧。
界湖桥之北为景明楼,楼西南湖中为藻鉴堂,堂西湖岸为畅观堂。西北湖中圆城为门四,其上为治镜阁,阁北湖岸为延赏斋。
长元按:延赏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
静明园在玉泉山下,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更今名。康熙、雍正间,尝阅武于此。
宫门南向,内正殿为
廓然大公。殿北临后湖,湖中为
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堂之西山畔有泉,为
玉泉趵突,上为龙王庙。
考按:玉泉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记中。
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龙王庙南,循石径入,为
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赏遇楼。观音洞南为真武庙,为吕祖洞,旁为双关帝庙。庙南为
圣因综绘,西为写流轩,后为层明宇。又西为福地幽居,为冠峯亭。迤西梵宇为华藏海,又西为绣壁诗态,西为
溪田课耕,临河皆水田。又西为迸珠泉。绣壁诗态之北为水月庵,东为城关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
黑龙潭在画眉山,有龙神庙,祈祷雨泽,甚为灵应。有世宗御制碑,又今上御制诗,勒石。
山上龙湫,围广十亩,水从石罅中出,下溢田间,潺潺有声。山北十里有温泉。
玉泉山在瓮山北青龙桥西,金章宗建行宫于此,元明以来,皆为游幸之所。本朝康熙间修葺,圣祖
赐名静明园。详苑囿。
玉泉山以泉名。泉出石罅,潴为池,广三丈许。水清而碧,细石流沙,緑藻紫荇,一一可辨。池东跨小石梁,水经桥下东流入西湖。山顶有金行宫芙蓉殿故址,相传章宗尝避暑于此。
玉泉山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山阳有巨穴,泉喷而上,淙淙有声,或名之喷雪泉。有御书玉泉趵突四字,为燕京八景之一。碑在静明园。
元王恽游玉泉诗:峯头乱石鬬嵯岈,水底浮光浸碧霞。絶似苏门山下路,惜无修竹与梅花。
明刘大夏玉泉道中诗:晚来联骑踏晴沙,风景苍苍一望遐。几处白云前代寺,数村流水野人家。莺啼别墅春犹在,马到西山日未斜。回首不知归路远,九重宫殿隔烟霞。
王士祯玉泉诗:萧晨金山下,濯缨玉泉水。十亩清瑶流,分明镜相似。金膏时掩映,碧玉相倾委。水荇随风翻,靡靡映清泚。垂杨夹碕岸,其下多芳芷。流为裂帛湖,宛若昆明里。湖上多渔村,网罟集沙尾。宣宗昔游幸,龙舸兹山趾。当年功德寺,荒凉啸山鬼。何况芙蓉殿,遗迹皆销毁。碧水自东流,弥伤人代驶。傥逐五湖舟,去问鸱夷子。
宋荦玉泉诗:清泉喷薄散骊珠,咫尺流为裂帛湖。常送寒淙穿大内,新开水殿仿三吴。烟霞窟
玉泉趵突 静明园虚受堂之西山畔有泉曰玉泉趵突,为十六景之一,亦为燕山八景之一。旧称玉泉垂虹,以拟瀑泉则可,若玉泉则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上有龙王庙。高宗纯皇帝诗:功德无双水,称名第一泉。又诗引云:西山泉皆洑流,至玉泉山势中豁,泉喷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且表为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诗云: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常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甫田丛樾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断桥残雪 圆明园倬云楼南稍东为随安室。又东敞宇三楹,为问津。逾溪桥数步,有石坊,为断桥残雪。
西山晴雪 地为燕山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西山峰岭层叠,不可殚名,因居京城右辅,故以西山概焉。高寒故易积雪,望如削玉。今构静宜园于香山,辄建标其岭志之。诗云:久曾胜迹记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教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声隔院明。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又诗云: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寒疑涧口泉犹动,冷逼枝头鸟不鸣。只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碗伴高清。
南山积雪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千尺雪 西苑响雪廊东南室曰千尺雪。高宗纯皇帝诗注:千尺雪昉于吴中,西苑、田盘、热河皆有
图六十一 绣绮桥
图六十二 玉带桥
(六)玉泉山静明园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苑行宫。元世祖建昭化寺。明英宗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改建澄心园,三十一年,改名静明。乾隆增建馆阁多处,五十七年,重加修葺。旧志载静明园十六景:(一)廓然大公,(二)芙蓉晴照,(三)玉泉趵突,(四)竹垆
“地方八景”是指某地将该地最具代表特色的八处自然美景或人文景观挑选出来,为之分别命名、统一编组作为区域名片的地域文化现象。而八景诗则是八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以八景景观为吟咏对象,体现景致意象情感符号的一种诗歌样式。我国八景文化源远流长,以宋迪《潇湘八景图》为八景肇始,经过一千余年持续不断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不乏八景现象。燕京文化同样繁荣,从边疆城市逐步壮大到都城中心,燕京八景由来已久且景色秀美闻名遐迩。八景诗起源于沈约的《八咏诗》其创作在明清时期定型并达到鼎盛,燕京八景诗数量不多,但在对象选择和诗人构成上都具有极强的不均衡性。元明清三朝的燕京八景诗人各有独特鲜明的创作风格,也反映了时代文坛风貌。元代陈孚其诗语言直率、意象生动丰富;明代“台阁体”代表人物杨荣其诗雍容华贵、清远俊丽,另一位“茶陵派”代表人物李东阳则勇于突破、抒写真情;清代代表诗人乾隆皇帝饯行个人诗学观,其诗内容写实、情感高尚同时兼具极强教化作用。针对每一处燕京八景所作的八景诗,都有该处景色独特的意象特征,并潜藏着特定的情感内涵。“琼岛春阴”的意象生机勃勃,感情积极向上;“太液秋波”的意象广阔空明,情感深沉大气;“蓟门...
<正>从香山的半山腰往东眺望,会看到一处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上矗立的两座宝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区标志性建筑。这里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玉泉趵突"的所在——北京玉泉山。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山因泉而得名。这里的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称为"玉泉"。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
<正>从香山的半山腰往东眺望,会看到一处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上矗立的两座宝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区标志性建筑。这里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玉泉趵突"的所在——北京玉泉山。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山因泉而得名。这里的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称为"玉泉"。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