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朱棣奉命北征
所属分类: 政治军事
地理位置:
发生时间: 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关键字: 朱棣
因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将为边患。洪武二十三年 (1390)正月初三日,朱元璋命晋王棡、燕王棣北征。并授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赵庸、曹兴为左、右副将军,王弼、孙恪为左、右参将,赴北平训练兵马,听燕王朱棣节制。其时,王弼已先在山西练兵,因敕听晋王棡节制。同月二十七日,朱元璋遣使敕谕咬住等,令其归降。三月初二日,燕王率师出古北口,谕诸将说:“虏地旷绝,我千里行师,无间谍难以成功。”便发骑侦虏屯伊都,冒雪抵其营,诸将欲止,燕王不许。因在此之前借指挥观童与乃儿不花的旧交,遣其往招。二十九日,燕王率军至其营,大军压境,乃儿不花与咬住投降。收其部卒数万、畜产数十万而归。而晋王棡出塞,不见敌而还。
下一页
上一页
略论《永乐大典》本《析津志》及其史学价值

《析津志》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最早的方志,传本久佚,今见《析津志》是据《永乐大典》辑录而来。《永乐大典》本《析津志》除了一般方志类文献所具有的史学价值之外,志中交通和民俗方面的史料价值尤为突出。对《永乐大典》本《析津志》进行系统辑佚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为《永乐大典》研究和北京史地研究等相关领域提供良好的学术基础和典型的研究范例,而且也有助于历史学、方志学、文献学等学科门类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显著。 

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研究——以靖难之役为中心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身处明朝开国及前期的他,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其编写的《永乐大典》为后世的子孙保留了诸多的文化遗产,并派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王朝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虽然为封建正统的史学家所不齿,但是其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来的做为一个军事家的能谋善断,出奇制胜,灵活用兵等方面的能力都值得后世的兵家学习。他在“靖难之役”中的游击战术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古代也有游击战争,但是他认为古代的游击战争都是不成功的,我们研究靖难之役发现,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靖难之役中的游击战术的运用,充分的证明了其是古代游击战争中成功的典范。在“靖难之役”中的大集团会战中,我们也能发现明前期的军事作战的一些特点,比如利用优势骑兵对敌方的坚固步兵阵营进行冲击,利用火器兵种来遏制骑兵的快速冲锋,利用新式武器来对付步兵的盾牌,利用骑兵、步兵的分批次冲锋来击退敌人进攻等等,这些战法和阵法特点都蕴含了作战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为我们研究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提供了极多的战例素材,在《明太宗实录》中,我们可以通过其记述成祖的言行,来发现一些其对... 

从“靖难之役”看朱棣的用兵韬略

<正>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每朝每代都有发生,其中打着"清君侧"旗号问鼎神器、影响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但仅仅两个月就平定了,对吴王刘濞来说那把龙椅是"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而另一次是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却是一次成功的皇位问鼎。朱棣能够取得胜利,除建文帝缺乏政治军事能力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一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行,为己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永乐元年,朱棣称 

揭秘: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正>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区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120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13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的天下。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建文为合法继承人,另分封诸子为诸王。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任,是为建文皇帝。可是好景不长,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也 

朱棣营建北京宫殿、迁都的主要动机及后果

<正> 明代北京宫殿,很少有人注意其具体诞辰,实际上在当时官方文献中,记述得十分清楚。《明太宗实录》第一百一十八卷载: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戊辰,“上以明年御新殿受朝,诏天下曰: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爰自营建(北京宫殿)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一朱权与《通鉴博论》的纂修朱权,号臞仙,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宁王,逾二年就藩大宁。靖难兵起,燕王朱棣挟之同行,为己草檄,且与之约"事成中分天下"。永乐元年,朱棣称 

从《通鉴博论》看“朱棣为元顺帝之子”传说的故事原型

<正>《通鉴博论》是一部明初官修史书,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奉敕所撰。朱元璋敕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垂鉴子孙,因而它只是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本,并无太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它评价甚低,学界也很少关注。但是,《通鉴博论》一书所反映的天道报施历史观是继"德运说"之后又一重要的历史理论,富于特色,值得重视。 

浅说靖难之役后明代政治的几个变化——兼论朱棣的历史功过

<正> 建文元年(1399)七月到四年(1402)六月的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漳死后皇族内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军事集团与建文帝朱允(火文)争夺皇位的流血战争,也是明初历史中极为令人注目的重大政治事件。靖难之役前后延续四年,双方用兵达数百万之多,战火延及冀鲁至江淮流域广大地区,暴殄天物,涂炭生灵,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就战争本身来说,确无积极意 

“靖难之役”前的燕王朱棣

<正> 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宋龙凤六年),死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他十一岁封燕王,二十二岁就藩北平,至建文元年(1399年)发起“靖难之役”时,已经四十多岁。尽管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二十二年之中,但是以前的这四十年,不仅占了朱棣一生的大半时间,而且与他发起“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许多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这一点过去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加上朱棣夺位后,对这段历史颇多忌讳,特意改窜《明太祖实录》,至使史实湮没,面目多非。我们从一些有关资料中搜集综合,分析他在这一段时间里的活动概况,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朱棣是有帮助的。 

朱棣“革除”建文年号考——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为证

清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可以证明朱棣"革除"建文年号的史实确实存在。结合《奉天靖难记》、《明太宗实录》关于"革除"事迹的相关书写之法,可以对朱棣"革除"建文年号的史实形成以下几点新的认识:首先,朱棣在即位之前就已经"去除"建文年号。建文二年,用庚辰纪年;建文三年开始以洪武纪年,并追改建文纪年,否认建文帝的合法性。其次,朱棣即位之后废除建文之政的同时正式"革除"了建文年号,使洪武纪年合法化。再次,宣德时期,史臣们认为"革除"建文年号背后透露出来的"篡夺"之意太过明显,在纂修《太宗实录》的时候,创造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的纪年方式来取代洪武纪年,对朱棣"革除"史实有意曲笔隐讳,给后人的认识造成混乱。最后,因为误读了《太宗实录》的书法,万历朝臣在恢复建文年号的政治活动中,明确否定了朱棣曾经"革除"建文年号。王世贞、余继登、顾炎武、潘柽章等著名学者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对《明史》以及后世影响极大。 

朱棣“靖难”之心探源

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夺取皇位。关于朱棣反叛之心的产生,史家所言不一,文章通过文献记载对当时时局的分析,认为朱棣起反叛之心是因为其兵力逐渐强大,军队战斗力增强,再加之太子、秦王和晋王的相继去世使他成为诸藩之首,建文帝削藩政策只是其借口。 

浅析明成祖朱棣的用人之道

朱棣经过多年精心筹划,发动靖难之役,凭借其独特的用人之道,夺得皇位。永乐时期,他根据不断变化的政局形势,积极调整其用人政策,有效地巩固了新政权的统治,并开创了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