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康熙帝谕大学士等:崇尚清节,乃国家为治要务。为官者皆清廉自守,则百姓自安。他强调说:清廉原不在贫富,谓富者必贪,而贫者必廉,并不正确。当视其居官之心如何。终康熙一朝,奖廉惩贪始终是康熙帝大力倡导并付诸实施的大事。
康熙十九年(1680),给事中李迥条奏船只出海贸易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请令各省地方官查覆再议。八月十六日,康熙帝听取大学士的见解,明珠上奏:福建除鸟船外,尚有其他船只,虽不甚大,也可出海。李霨上奏:船若太小,难于出海。冯溥上奏:出海贸易,对民生非常有利。康熙帝:开海禁之意,原为有利于穷民生计。如只准大船入海,恐百姓无力营造大船,应许以各听其便。十一月,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又题请与开“海禁”相关的“还界”一事,认为若迁界则上可以增国赋,下可以遂民生,并可以收鱼盐之利。康熙二十年二月,清廷决定开海禁。
康熙十九年(1680)初,郑经水师集中于海坛。二月,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率官兵二万八千余名、战舰二百四十艘主攻海坛,福建巡抚吴兴祚、总督姚启圣、陆路提督杨捷分别负责声援、策应。二月二十三日,万正色等击沉郑军船舰十六只,歼其三千余人,海坛遂克。郑经知海坛既失,厦门难保。而郑部总兵吴桂、罗士铃等纷纷致书杨捷,详述厦门支援之势,愿为前导,投放报效。杨捷遂兵分三路,直取厦门。郑经本想调兵反攻,但是军中久已无粮,而朱天贵又败于崇武,陈昌献海澄降清,刘国轩退回厦门。于是,郑经知势不可为,焚演武厅行营,率余众登舟返回澎湖。厦门总兵黄瑞面对清军强大攻势,率部投降。厦门遂于二月二十八日为清军所复,万正色率师入城。杨捷遂与姚启圣等合兵一处,乘胜克取金门、铜山。三月十四日,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疏报,福建沿海诸岛均为清军收复。
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郑经令长子、“监国世孙”郑克(藏土)掌管台湾一切事宜。郑克(藏土)秉性刚毅,有其祖父郑成功遗风,郑经宠臣、侍卫冯钖范等深感恐慌。郑经病逝后,冯钖范遂与郑经诸弟密谋,将郑克(藏土)骗进内庭,说他非郑氏血脉,乃乳母抱养子,随即把他缢杀。冯钖范蓄谋立其婿,郑经次子郑克塽嗣位,于是,连名文武各官,请郑成功妻、董太妃早定嗣位以安民心。二月初一日,董太妃携年仅十一岁的郑克塽嗣延平王位,以郑聪为辅政公,领护卫,封冯钖范为忠诚伯,刘国轩为武平候。自此,主幼国虚,郑氏大权集于冯钖范、刘国轩二人手中。
康熙十九年(1680)三月十二日,郑经败回台湾,其母董太妃责备说:七府连败,两岛亦丧,皆由你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郑经无言以对。此后,他放纵酒色,生活腐化;情绪消沉,不理政务。同时,他还命以屯册甲数,征兵敛财。每十人抽一兵,十商民输一丁,折价银一百两。大臣为之侧目,百姓怨声载道。十一月,他因身体日差,令子、监国郑克(藏土上下结构)决断一切事宜。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二十八日,郑经在台湾病逝,终年三十九岁。
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初五日,康熙帝命侍郎温代前往福建,听取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万正色等官进取台湾意见。温代回奏,应如万正色所言,不可轻进。大学士明珠也不同意即刻进兵。于是,康熙帝谕兵部:暂停进取台湾、澎湖,令姚启圣、吴兴祚招抚郑经。
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初三日,户部郎中鄂齐理奉差往盛京,察勘满洲人丁新开荒地,事竣回奏,称东自抚顺,西至山海关,南至盖州,北至开原,共计开荒一万余顷,可征收钱粮一万两。
清初,天花病又名“出痘”,人人畏惧。康熙二十年(1681),种痘法已自江南传到北方。医生朱纯嘏曾为皇子种痘,证明天花可以预防。康熙帝遂亲自提倡种痘法。他说:国初,人多畏出痘,待我知此法后,诸子女及大臣等子女均因种痘而得免此病。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蒙古俱命其种痘,是为良法,卓见成效。初种痘时,老年人视此为怪,我坚意推广,千万人因此而免除性命危险,这难道是偶然的事吗?康熙二十六年(1687),俄国派专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法和有关医学知识。
康熙二十年(1681)七月初九日,翰林院侍讲王鸿绪疏参湖广朱方旦以“邪教煽惑”民众。朱方旦,自号二眉道人,假托修炼术,广招弟子,私刻秘书,宣传孔子后二千二百余年而有他眉山夫子。当时,朱方旦之说流传很广,连平定吴三桂叛乱的宁南靖寇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和湖广巡抚张朝珍都相信,称“朱方旦果一奇异神人”,还赠他“至人里”、“圣人堂”、“圣教帝师”诸匾额。康熙帝览奏后,谕示应重加惩治。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湖广巡抚王新命逮捕了朱方旦及其主要弟子,列朱方旦“诡立邪说”等罪名,立即斩首。其弟子顾齐宏、陆光旭、翟凤彩等处以斩监候。
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清军各路将帅以重兵围困昆明,吴世璠据而死守。康熙帝谕迅速攻城。十八日,攻取昆明的战役开始。是时,征南大将军赖塔进军银锭山,绥远将军蔡毓荣领兵夺取重关和太平桥,勇略将军赵良栋、征南将军穆占等挥军夺至皇阁,并克取东、西二寺。二十二日,清军再次集结兵力,猛攻昆明,赵良栋、蔡毓荣、建义将军林兴珠、征南大将军赖塔分别率部攻取得胜桥、大东门、草海和华浦。吴军将领余从龙等出城投降而又受命入城招抚吴部余众。这期间,吴部将军线緎等密谋,要生擒吴世璠及其心腹郭壮图降清。二十八日,吴世璠闻变自杀,郭壮图及其子也自刎而亡。二十九日,线緎、吴国柱等一些吴部将领开城迎降。清军入昆明城,立擒吴部大学士方光琛及其子侄,并于军前处以磔刑。戮吴世璠尸,传首京师。是役,吴部投降文武官员一千五百八十余人,士卒五千一百三十余名。至此,云南大捷,三藩乱平。康熙帝赋诗曰:“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康熙帝命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吴世璠首级由刑部悬挂示众,其死党夏国相凌迟处死,巴养元等五人立斩枭示。余者视参加三藩之乱的情节分别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