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方镛,字笙甫,黄冈人。优贡。有《笙甫诗钞》
余统,字承之。开平人。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进士。授行人,擢南京监察御史。
张廷瓒,字卣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宰相)张英的长子。康熙十七年中举人,次年(1679)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二十六年典试山东。后官翰林,侍读学士。康熙御驾三征绝漠,皆扈从。不幸先于张英而卒。有《传恭堂诗集》五卷。(来源:百度百科)
廷瓒字卣臣號隨齋幼而朗慧 先封大夫見其童時作字每謂之曰此子學書可以成就辛亥隨余在 京邸遂入北雍乙丣雍試第一戊午舉於鄉巳未成進士(来源:笃素堂文集.十六卷.清.张英撰.清康熙时期刊本 十一卷)
高润生,字荨波,河北固安县渠沟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庚寅年(1890)补行殿试授翰林院检讨,本县俗称高翰林。后由国史馆纂修转升江南道监察御史。为官刚正,不避权贵,曾先后弹劾亲王、贝勒御道驰马有失臣子之礼,庆亲王奕劻卖官纳贿等,刚直之声震莉朝野。清亡后,寓北京闭户著书,著有《尔雅谷名考》,1915年刊印行世。
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又号江陵病叟,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淳熙二年进士,授绍兴府教授,受知于吕祖谦,以荐登朱熹、张栻之门。五年,调潭州教授。绍熙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五年,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即位,召朱熹为侍讲,未几,予祠,安世率馆职上书留之,为言者所劾,出通判池州,移通判重庆府。以党籍罢,还江陵家居,与吴猎友善。开禧二年,起知鄂州,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遣兵解德安围。三年,权安抚使,升太府卿,坐杀吴猎客宣抚幕官王度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以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年八十(本集卷四《内子生日》诗)。安世自云“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贵耳集》卷上),故其诗有声当世,多与孙应时、姜夔等人唱和,刘克庄尝举其五言绝句如《武夷铁笛亭》、《诸葛祠堂》、《永州》,七言律诗《读三国志》、《路旁有因梅竹以编篱者》,七言绝句《春日堤上》、《见梅》、《次韵罗郢州送别》多篇,颇称其新奇工致(《后村诗话》续集卷四)。其文存世不多,以奏议见长,周必大谓其“意婉义深,学广文赡”(《与项平甫正字书》)。其著述今存《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十卷等。又著有《平庵悔稿》十五卷、《后编》六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丙辰悔稿》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存《平庵悔稿》十四卷、《丙辰悔稿》一卷、《悔稿后编》六卷、《补遗》一卷,系清乾隆间吴长元所编,有清钞本。又《宛委别藏》单独收有《平庵悔稿》十二卷。《全宋诗》卷二三七○至二三八二录其诗十三卷。《全宋文》卷六三六三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九七本传,《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柳贯《跋江陵项平甫为李文定公作盘居诗》。(来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2004-09)
郭则沄(1882—1947)字啸麓。号蛰云、蛰园,别号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福建闽侯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清末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道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铨叙局长、侨务局总裁。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参加文学团体须社。年十二学诗,晚年更肆力为诗,自以为“不幸生黍离板荡之世,衣冠文物凋零以尽,即身历之境亦如梦境惝恍不可复即。于何征之?征之于诗而已。蹇怀遗世,不得自遂,乃托于玩世者以自诡,世之知我者盖鲜。于何而见吾真?亦见之于诗而已”(《龙顾山房诗集·自序》)。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古涧飞湍,略无滞机涩响也”;后期之诗“变为幽渺,为沉郁,为激楚苍凉之音。又若策骑穷边,观落日平沙,不胜其怅惘”(《龙顾山房诗集·序》)。著有《龙顾山房诗集》、《龙顾山房诗续集》、《龙顾山房诗余》、《龙顾山房诗余续集》、《龙顾山房骈体文抄》、《龙顾山房诗赘集》、《庚子诗鉴》、《庚子诗鉴补》、《十朝诗乘》、《红楼真梦》、《旧德述闻》、《洞灵小志》、《洞灵续志》、《清词玉屑》等。生平事迹散见于其诗文集。(来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1997-02)
明武进 (今江苏常州) 人。字仲舒,号石原。尝任官于广 西灵川,后迁京师西城指挥使。在京师时遍访荒台断碑,搜辑稗官野史中有关北京古迹、形胜、奇事之记载。著有《长安客话》、《尧山堂外纪》、《尧山堂偶隽》、《唐诗选》等。其婿张三光为撰《蒋石原先生传》,附于1980年8月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长安客话》一 书之后。室名“尧山堂”。(来源:历代藏书家辞典, 1991-10)
朱清华(1884-1955)字绍云。废科举后,入南京高等学堂,系章太炎高徒。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加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先后在颍州清颍学堂及北京大学任教。民国成立后,次第任民国大学校长、阿尔泰办事处长官、孙中山总统顾问、安徽省财政厅长、北京自治委员会委员长、成都华西大学教授、安徽省临时政治学院代理院长、安徽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教授。著有《万里楼诗抄》、《阿尔泰纪行》、《禹贡考》。(来源:安徽人物大辞典. 团结出版社. 1992)
奕赓,近代子弟书作家。号鹤侣。清宗室,庄襄亲王子。道光间曾任宫廷侍卫六年。后家道中落,穷愁落魄,以创作子弟书为消遣,与韩小窗等交往密切,为子弟书大作家。其《集锦书目》一回,将一百五十余种子弟书名目连缀一起,对研究清代子弟书书目颇有参考价值。其作品今存十六种,数量之多,仅次于韩小窗。著有子弟书《柳敬亭》、《刘高手治病》、《孟子见梁惠王》、《侍卫论》、《老侍卫叹》、《少侍卫叹》、《女侍卫》等,后四种为其写宫廷侍卫生活之作。另著有《佳梦轩丛著》十一种。生平事迹见陈汝衡《鹤侣》,关德栋、周中明《子弟书丛钞》。(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吴士鉴(1868—1934)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纲斋,号公詧,一号含嘉,别署式溪居士。光绪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精于金石、碑帖之学,亦长于史籍研究,与父庆坻笃志藏书,名重一时。著有《含嘉室日记》四十册、《续记》二册,又有《补晋书经籍志》四卷及《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等。室名“九钟精舍”、“含嘉室”。(来源:历代藏书家辞典,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