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友,荆州人,明朝将领、清远侯。
王倚,字辅臣,其先东莱人也。父永福,金末避地徙燕,为宛平著姓,富雄闾里。倚为人孝友乐易,重然诺;与人交,不苟合;读书务躬行,不专事章句。
李藻,高平人,字鉴明,号庆余,明末举人,先后任保定,大城两地知县,涿州知州,所到之处皆有政绩,深得民心。后调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因其熟知兵事,升任遵化监军道佥事。任佥事期间,部属牟某为了讨好他,悄悄将金子放置坛中,封住坛口,伪成蜂蜜,进献给他。当他发现后,原物送还,并严厉地训斥了牟某,后调任湖广 阳道。明朝北都失守后,弃官家居。清朝大将军率兵南下,听说他很有才干,以礼相聘,任命他为湖广按察使,兼武汉兵巡道,此后,历任辰常佥事道,顺庆参议,襄阳副使,太常寺少卿等职,屡迁至刑部侍郎。
张南(?-公元222年),字文进,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张南担任前部。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张南兵败战死。
刘禄,(陈洲刘氏十一世孙,刘暄支下)字解夫,号东源,生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于智(生卒年不详),本姓万纽于氏,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大臣,北周太师于谨之子。 门荫入仕,累迁开府仪同三司。接受北周宣帝旨意,告发齐王宇文宪谋反,受封齐国公。出任柱国大将军、凉州总管,累迁大司空。 隋朝时期,授上柱国,卒于任上。
王隆,字文山,冯翊云阳人。东汉文学家。所著诗、赋、铭、书,凡二十六篇,传于世。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赵宽(1457—1505)字栗夫,世居吴江(今江苏吴江)雪滩,因号半江。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卒于广东按察使任上,终年四十九。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今河北涿州)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出身范阳卢氏。清敏有才思,初任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投奔姨父并州刺史刘琨,途中为汉赵刘粲所掳。辗转来到并州,拜司空从事中郎。并州失守后,随刘琨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为幽州别驾。段匹磾拘杀刘琨后,投奔辽西段末波。后赵石虎攻取辽西,进入后赵朝廷,历任中书侍郎、国子祭酒,迁侍中、中书监等职。永和六年(350年),冉闵诛灭后赵,建立冉魏,以为中书监,遇害于襄国,享年六十七岁。生平喜读老庄,善于写作文章。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