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 ,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 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
蒋炳(1698—1764)清阳湖(今常州市区)人,字晓沧,一字晴崖。雍正四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迁广东道御史。乾隆间历顺天府尹、河南巡抚、甘肃布政使,官终仓场侍郎。
叶经(1505-1543),字叔明,号东园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任常州府推官,擢监察御史,以劾严嵩纳贿事,嵩恨之。后巡按山东,监乡试,被严嵩诬以策语诽谤,廷杖死。
舒位(1765~1816)清代诗人、戏曲家。字立人,号铁云,自号铁云山人,小字犀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生长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贫困潦倒,游食四方,以馆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博学,善书画,尤工诗、乐府,书各体皆工。作画师徐渭,诗与王昙、孙原湘齐名,有“三君”之称。所著有《瓶水斋诗集》《乾嘉诗坛点将录》等。又有《瓶笙馆修箫谱》,收入其所作杂剧四种。
胡宝瑔(1694—1763),清朝大臣。字泰舒,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历任户科给事中、顺天府府丞府尹、宗仁府丞、左副都御使、兵部侍郎、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胡宝瑔在河南巡抚任上,对治理当地水患作出了极大贡献。乾隆皇帝对胡宝瑔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大为赞赏,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令直隶总督方观承仿行推广,《松江县志》《松江府志》均记载其事。 
王鸿绪(1645年-1723年),清代官员、学者、书法家。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华亭张堰镇(今属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曾入明史馆任《明史》总裁,与张玉书等共主编纂《明史》,为《佩文韵府》修纂之一。后居家聘万斯同共同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献与康熙帝,才得以刊行。一生精于鉴藏书画。书学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润之趣。董其昌再传弟子,著有《横云山人集》等。
王祯 (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祯农书》或《农书》。《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
潘佑,幽州人。南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潘佑、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
温体仁(1574年1月1日-1638年8月11日) [1] ,字长卿,号员峤,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明朝末年大臣,崇祯年间的内阁首辅之一。
[清](一七七二-一八五三)字栗仲,先世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籍大兴(今属北京市)。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o)进士,官湖南酃县、桃源知县。工书,善画山水,有话山草堂诗钞。卒年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