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董一元,生卒年不详,明朝宣府前卫(今张家口宣化)人,大同参将董旸之子,明将董一奎弟,明朝将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抗击蒙古部落有功升石门寨参将。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再破贼兵,升任副总兵。万历十五年(1587年)八月,抗击哱拜令其撤退。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二月改任延绥总兵官。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董一元代替尤继担任统帅,雪夜突袭大败把兔儿部,震慑各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参加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次年战败被罚。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班师回朝。很久之后,董一元去世
翟瓒,字庭献,昌邑逄翟村(现属昌邑市奎聚街办东逄翟村)人。明正德癸酉科中举,授工科给事中,有直声,出为河南佥事,旋因功升湖广巡抚。曾做过嘉靖皇帝的老师。
刘廷,安徽亳州人。清代将领。咸丰初,捻首张乐行率众围攻亳州城,环攻十三昼夜不能下,在城外架木为炮台俯击城内,会城中粮尽,州城危在旦夕,刘廷与同邑蒋东才、李承先等夜缒出城,焚毁木炮台,偷袭敌营,捻军夜惊溃。既解亳围,旋夺西境两河口,补千总,从宋庆驻守宋集。同治间,从攻怀远,平高丘,积功至参将。任柱等掘荥泽将图北,又从庆迎击。夜率壮士袭其营,寇南走,廷截之光州,诛其酋张显。复破张总愚於饶阳、临邑,擢总兵。西捻平,晋提督,赐号额腾依巴图鲁。八年,入陕平绥德,赐秩头品。宁夏既宁,赏黄马褂。光绪四年,卒於洛阳,祀亳州。
高友玑(1461—1546),字肃政,号南屏道人,乐清十二都高岙(今属浙江温州北白象镇)人。母病,朝夕侍奉汤药,衣不解带,以孝闻于乡里。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丁母忧。服除,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治狱详明。十六年,擢江西九江知府,治绩为十三府之最。
林右(1356年-1409年),又名佑,字公辅、左民。临海人。
孙锦,女。字织云,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吴石潜继妻。工篆刻,尤精小印。善拓旁款,又能拓古彝器款识及全形,可与阳湖李墨香齐名。
周延儒(1589年[80-81] -1644年1月17日),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明朝末年大臣,崇祯年间的内阁首辅之一。周延儒自幼聪颖,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连中会元、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中允、左庶子、少詹事、正詹、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善于迎合崇祯帝旨意,于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衔,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九月升任内阁首辅,加少保衔,进武英殿大学士。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期间与同僚温体仁倾轧,崇祯六年(1633年)六月因被言官陈赞化揭露曾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而辞职。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再任内阁首辅,翌年七月进少师,升为中极殿大学士。他复出后,推翻温体仁主政时的弊政,笼络人心,并重新获得崇祯帝的信任。但同时也倚靠吴昌时、董廷献等亲信,结交内侍,收受贿赂,加剧了朝政的腐败。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清军第六次入塞大掠,翌年四月,周延儒自请督师堵截撤退的清军,但他不仅没有认真堵截,还不断谎报军情。五月还朝后,崇祯帝欲加封他为太师,但其督师期间的行径随即由锦衣卫都督骆养性等密告于崇祯帝,因而被勒令致仕回乡。不久,言官雷縯祚、郝䌹、蒋拱宸等揭发其招权纳贿、结交内侍,触怒崇祯帝,周延儒被再召至京师,于崇祯十六年十二月(1644年1月)赐死,时年五十五岁。清修《明史》将他列入“奸臣传”。 
兀良哈·阿术 (1234年-1287年 ),元朝初期名将,蒙古族,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蒙哥汗时,从父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中统三年,征伐李璮有功,以宿卫将军升为征南都元帅。略地两准,围襄阳,破樊城。至元十一年,与伯颜、阿里海牙等同伐宋,任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三年,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继又西征,至哈剌霍州,以疾卒,年五十四,追封河南王。 
庄敬,明凤阳府宿州灵璧人。为灵璧南华堂庄氏三世祖,永乐间任河南左参政,严明果决,住草房,子弟不穿绸衣。官终河南左布政使。
张俭(115—198年),字元节,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汉时期大臣、名士,江夏太守张成的儿子,“八俊”之一。 汉桓帝时,起家山阳郡(翟超)东部督邮,弹劾中常侍侯览。党锢之祸时,受到侯览诬陷,四处流亡。举敦朴出身,授少府,不肯就任。 汉献帝时,用尽财产,救活百姓。建安初年,授卫尉。面对曹操专权,不肯参与政事。建安三年去世,时年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