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蒋攸铦(1766年-1830年),字颖芳,号砺堂,辽东襄平人,隶汉军镶红旗,先世由浙江奉化迁辽阳,故又称襄平。自清军入关后随往,居住在宝坻县。代表作有《绳枻斋集》《黔轺纪行集》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蒋攸铦中进士,被任命为翰林编修。 嘉庆初年(1795年),蒋攸铦升为御史,尽职尽责,直言纳谏,深受嘉庆皇帝的赏识。 嘉庆八年(1803年),蒋攸铦出兵平叛广昌斋教廖干用所发起的叛乱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蒋攸铦严禁英国舰船进入内洋贸易,禁止民人为洋人服役。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蒋攸铦调四川总督,严查乡村设炉制兵刃的行为,禁止征收增加百姓负担的苛捐杂税。重修文翁石室,兴学育人。以义仓租息作为灌县都江堰每年维修费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蒋攸铦加封太子太保。 道光二年(1822年),蒋攸铦任刑部尚书,不久出任直隶总督 。道光五年(1825年),蒋攸铦任军机大臣,管理刑部 。道光七年(1827年),蒋攸铦任两江总督,后任太子太傅。道光十年(1830年),蒋攸铦因病回家休养。十月,蒋攸铦病死在赴职途中途中,享年63岁,谥号文勤。
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 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其间他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276] 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概述图来源 )
史贻直(1682-1763年),字儆弦,号铁崖,江苏溧阳县人。清朝大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检讨。历充云南主考、广东督学、赞善、侍讲、太子庶子、讲读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任内阁学士。次年,升吏部侍郎。后来署理闽浙总督,升左都御史,协理西安巡抚,又升户部、兵部尚书。 乾隆初年,历任湖广、直隶总督。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为次子史奕昂担任甘肃布政司写信给巡抚鄂昌,被告发而削职。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入朝拜相。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去世,追赠太保,谥号“文靖”,入祀贤良祠。 
张拱,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
韩菼tǎn(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今苏州)人。性嗜酒。顺天乡试时,尚书徐乾学取之遗卷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入国子监做监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修《孝经衍义》百卷。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右赞善、侍讲、侍读,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万历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天启元年(1621年)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崇祯元年(1628年),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有子邹燧。(概述图片来源:清人绘《邹忠介公先师遗像》)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宋荦(1634年—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 、绵津山人 ,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 。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诗人、画家、政治家。“后雪苑六子”之一。 清顺治四年(1647年),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三年(1664年),被授予湖广黄州通判、康熙十六年(1677年),补理藩院判,迁员外郎。历官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康熙三十八至四十四年(1699—1705年),康熙皇帝三次南巡,皆由宋荦负责接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升任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春,加太子少师。同年九月逝世,享年八十岁,赐祭葬于商丘西陂别墅。 宋荦为官正直,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宋荦笃学博闻,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 并与朱彝尊、施闰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编著有《西陂类稿》50卷、《漫堂说诗》及《江左十五子诗选》等。 (概述来源:河南商丘宋氏宗祠挂像) 
孙兴祖(1335—1370年 ),字世安,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燕山侯。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参加龙湾之战。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随徐达北征。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战死三不剌川,追封为燕山侯,谥忠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