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鋆(1808年1月25日—1891年9月5日[166] ),索绰络氏,字锐卿,号佩蘅,晚号群玉山樵[167] (字号有不同说法),室名吟梅阁、自怡悦斋, 满洲镶白旗人, 世居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 ),晚清政治人物。宝鋆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咸丰年间几经浮沉,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于英法联军进犯京师时协助巡防,并因谏阻咸丰帝修葺避暑山庄获谴。辛酉政变后,在军机处行走,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年间晋为武英殿大学士。甲申易枢后休致,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享年八十五岁。[166] 谥文靖,入祀贤良祠。 其早年诗作见《佩衡诗钞》及《佩蘅诗草》 ,后人又辑有《文靖公遗集》《文靖公诗钞》等。宝鋆早年以果敢任事闻名,自辛酉政变后与奕訢、文祥等共同主持枢务,是洋务派在清廷中央的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兴办同文馆、重用汉员及调和满汉矛盾、处理对英美的外交等事务均发挥过积极作用;此外,他还长期主持文教诠选,并参与主持了咸丰、同治两朝《实录》及《筹办夷务始末》等文献的编纂。 然而其当政后期的操守也存在缺憾,并招致“贪鄙” “不满人口” “专说浮话” 等的批评。(概述内图片:宝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约翰·汤姆森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