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 [1] 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 出身江夏李氏,博学多才,少年成名。起家校书郎,迁左拾遗,转户部郎中,调殿中侍御史,迁括州刺史,转北海太守,史称“李北海”、“李括州”。 交好宰相李适之,为中书令李林甫构陷,含冤杖死,时年七十。唐代宗即位,追赠秘书监。 作为行书碑文大家,书法风格奇伟倜傥,李志敏评价“李北海的《麓山寺碑》,其朴实厚重无疑来自北碑”。 [2] 李后主称赞“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宣和书谱》“李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王右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
宋朝是春秋时期宋国公子,以美貌闻名,《论语》中以“宋朝之美”形容。卫灵公的宠幸,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有私,卫灵公纵容公子朝和南子在洮地相会 [1] ,卫太子经过宋国时被宋人唱歌嘲讽,这也是“娄猪艾豭”的来源。
赵一桂, 明崇祯末年,以省祭官署昌平州吏目。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亡,奉顺天府檄,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
杨虎(?—1511),交河(今属河北)人。初随京畿地区农民起义首领白瑛,转战山东临清一带。 正德六年(1511年)与刘六、刘七起义军联合,率一军转战河北、河南、山西,又南下到宿迁。后于义门集(在今安徽涡阳)渡涡河,为明兵袭击,覆船溺死。所部由刘惠、赵鐩领导,继续斗争。
斛律羡(?~572年),字丰乐,大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朝阳镇草沟村)人,敕勒族。东魏到北齐时期将领,名将斛律金次子,丞相斛律光之弟。 斛律羡机智灵敏,擅长射箭。得到文襄帝高澄提拔,授安西将军、通州刺史。北齐建立后,进号征西将军。河清三年(564年),出任幽州都督,抵御突厥入侵,为北齐、突厥的和好起到很大作用。北齐后主高纬继位,历任特进、行台尚书令、骠骑大将军,进封荆山郡王。 武平三年(572年),跟随兄长斛律光一同遭到诛杀。
刘锡信,字桐村,清代通州人。少年时代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喜好读书。青年时代博览群书,深通历史,谙熟传记,尤其善于根据历史文献、传世或出土文物等去考核证实历史社会和自然现象,学问颇高深。
于荷,武圣人,字“九莲”,出自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清末传统文学作品《小五义》、《续小五义》等作品创作改编的评书作品《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
边贡(公元1476 --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概述图片来源:明人绘《边贡像》山东省博物馆藏)
秦士奇,男,字公庸,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金乡县人(今山东济宁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出众,性情疏隽,以节操自持。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一生仕途不甚得意。擅书法绘画,生前有《呤云居稿》,《濠上吟》,《诗集》等,皆秩。
区大相(1549—1616),字用孺,号海目,广东佛山市高明区阮埇村人。为文有奇气,援笔数千言。万历癸酉(1589年)与兄大枢举于乡,己丑(1589年)与弟区大伦中进士。官翰林检讨,同修国史,经筵展书,历赞善中允,掌制诰,居词恒十五年。万历乙巳年(1605),区大相调任南太仆丞。在任3年,称病回乡。居乡8年。1616年病逝。著有《太史诗集》、《诗集》、《图南集》、《濠上集》和《制诰馆课杂文》等。工于诗,诗律板严,铸必炼,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现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阮埇村有故居遗址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