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司空图(837年—907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 天祐四年(907年),唐亡。司空图饱经丧乱,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一岁。 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刘相,字元卿,号裕轩,兴平县城内东关人。康熙初年,任严州通判,后任河南卫辉府通判。
高光(?—308年12月3日),字宣茂。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 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官至尚书令、金紫光禄大夫,颇受朝臣推崇。 永嘉二年(308年),高光去世,获赠司空、侍中。
罗通(1390—1470年),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正统十四年(1449)奉命镇守居庸关,遭到了蒙古族瓦剌部三万余人的围攻,危急之时,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指挥部下打败瓦剌,保住了居庸关,京师也因此得以保全,随后晋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并得到皇帝的敕奖。 罗通被赞有文武双才,但人品很差,又爱说大话,所以口碑不是很好。 成化六年(1470年),罗通死于家中,朝廷按照礼节给他举办丧礼。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以表其忠,在居庸建有表忠祠。
王翱(áo)(1384年3月4日 -1467年12月2日),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沧州市)人。明朝名臣。 王翱为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 初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初年,被擢为御史。明英宗即位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协镇江西,惩贪治奸。正统七年(1442年)至景泰三年(1452年),受命督辽东军务。他在任内整饬军备,修筑边墙,并出击兀良哈。随后出为首任两广总督。景泰四年(1453年)起任吏部尚书,以辅佐尚书王直。夺门之变后独掌吏部事务,为英宗所敬重,被称为“老王”而不被称名,累加至太子太保。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 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逝世,年八十四,获赠太保,谥号忠肃。《皇明经世文编》有《王忠肃公奏疏》。
王原,上海青浦人,初名深,字仲深,一字令诒。清朝康熙27年进士出身。
曹鼐(1402年-1449年9月1日 [1] ),字万钟,号恒山。北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人。明朝初年名臣。 曹鼐自少为人豪爽,有大志,博览群书。宣德元年(1426年),中乡试第二,任代州训导,改派江西泰和县典史。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成癸丑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正统元年(1436年),充经筵讲官。正统五年(1440年),因杨荣、杨士奇举荐,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于正统十二年至正统十四年间(1447年-1449年)为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正统十四年(1449年),曹鼐随英宗亲征,于土木之变中殉难。明代宗继位后,追赠荣禄大夫、少傅、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襄”。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
唐云(?~1403),初为燕山中护卫指挥,跟随明成祖靖难之役有功,封新昌伯,世袭指挥使。
瓜尔佳·富德(?—1776年),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初年,自护军擢至三等侍卫。 乾隆十三年(1748年)从傅恒征金川,累迁副都统。二十年参赞大臣从兆惠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乾隆二十四年为定边右副将军率师援兆惠,由和阗取叶尔羌,平定霍占集叛乱,以功累封一等靖远成勇侯,授御前大臣、理藩院尚书。两度以事下狱,皆获赦。乾隆三十八年,从明亮进攻金川。后坐罪被杀。
顾祖禹(1631年~1692年),字景范,号廊下(一作:字瑞五,号景范),苏州府常熟人(今江苏苏州人),因父曾入赘常熟谭家,故生于常熟,也自称常熟人,顾柔谦之子。生于明毅宗崇祯四年(1631),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岁。是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生于江苏常熟,因家对宛溪,故称宛溪先生。顾祖禹的先祖顾野王撰有《舆地志》,其高祖顾大栋撰有《九边图说》,曾祖顾文耀、父亲顾柔谦都通晓舆地之学。在家庭的影响下,他毕生专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军事地理的研究为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