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苏完瓜尔佳氏世系:“珠察(juqa)生素尔达(sulda),素尔达生二子,长曰王沙鲁(wang xaru),次曰王扎拉达(wang jalada)
常喀尼墨尔根次子索尔果。索尔果为苏完部长,有子十人,其族最盛。 (来源: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陈宗蕃(1879-1954),字莼衷,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自幼好学,十五岁时不幸失去双亲,在贫困中发愤攻读,学业优异。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年)考中举人,三十年(一九〇四年)考中进士,任刑部额外主事。后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政经济。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毕业回国后在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曾返福州任教,不久赴审计院任职。一九一七年秋,任国务院参事。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九年,先后任中华懋业银行北京行经理等职。一九三〇年,在卫生局任职。翌年,任银行公会秘书。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任北平市参议员。一九三八年后,主要从事讲学和研究工作。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文史馆工作。一九五四年病逝,享年七十五岁。主要著述有《燕都丛考》、《淑园文存》及《新北京赋》等。(来源:燕都丛考 北京出版社 2015 前言)
吴长元(约公元1770年前后在世),字太初,浙江仁和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前后在世。与吴兰庭齐名,时称“二吴”。吴长元曾旅居北京十多年,参与官方校籍校订工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描写北京城市的《宸垣识略》十六卷和描写北京演员的《燕兰小谱》五卷,被认为是花谱文类的开山之作。
敦诚(1734—1791)清代诗人。姓爱新觉罗,字敬亭,号松堂。清宗室。满洲人。敦敏之弟。乾隆二十二年(1757)管理山海关税务,后罢职。又任宗人府笔帖式、太庙献爵等官。与小说家曹雪芹友情甚笃,曾有唱和,不少诗篇,如《寄怀曹雪芹(霑)》、《赠曹雪芹》、《佩刀质酒歌》、《挽曹雪芹》等,都成为后人研究曹雪芹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界所重视。他的七言歌行往往豪放旷达,富于气势。如《佩刀质酒歌》:“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一些写景小诗风格淡泊,充满田园生活气息。如《南村雨中》:“馌妇家家动晚炊,低烟不起绕荆篱。老农贪著春耕雨,湿尽黄牛下陇迟。”自然流畅,宛如图画。《朝阳洞》、《秋雨》、《月上村外独步》等诗,也都以清新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恬淡闲适的情怀。著有《四松堂集》。(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 1991-10)
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文学家、风筝艺术家。名霑,字雪芹,又字梦阮,号芹圃。原籍辽阳(今属辽宁),一说河北丰润。为满州白旗包衣人。幼年随叔父生活学习。雍正五年(1927),叔父获罪,罢官抄家,家道衰落,一蹶不振,后迁北京。其为人耿直,嗜酒喜谈,愤世嫉俗,崇尚风雅,精工诗辞,善画山石,亦精风筝。从其所著《红楼梦》中可看出对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也很精到。其友敦敏在看到《南鹞北鸢考工志》后写道:“初则惊其丹青之妙,而未解其构思之难也。既见实物,更讶其技艺之精。疑假为真,方拟按图索之,乃复顾此失彼。神迷机轴之巧,思昧格致之奥矣。于是废书而叹曰:‘斯术也,非余所能学而知之者也’。及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手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其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是对流传的绘画性风筝技艺的系统总结。也是一部教科书。董邦达的序云:“盖扎、糊、绘、放四艺者,风筝之经。是书之作。意重发扬,故能集前人之成。撮要提纲,苦心孤诣,以辟新途,而立津梁,实欲启后学之思。”“斯书也,所论之术虽微,而格致之理颇奥。所状之形虽简,而神态之肖惟妙。”“其运智之巧也,可谓神矣。”其制作的风筝也富特色。如扎制的胖沙燕,活泼可爱,清淡素雅,结构精巧,赏心悦目。生前将风筝谱传给了世袭供奉的爱新觉罗·惠敏(惠哥),惠敏后裔金福忠、金淑琴兄妹为其传人,成为北京著名风筝扎制专家。因此,他被尊为宫廷风筝的创始人。(来源:中国历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1994-01)
福彭(1708—1748)清宗室。镶红旗满洲人。雍正初袭多罗平郡王,历官右宗正,署理镶蓝旗满洲都统兼军机大臣,充玉牒馆总裁。十一年(1732),授定边大将军,率军进攻噶尔丹策零,因军中缺马,将自有马500匹无偿送军前备用。十三年,率军驻守巴里坤,于额尔德尼昭北筑城屯兵。乾隆朝官至正白旗、正黄旗满洲都统,议政大臣。(来源:满族大辞典, 1990-05)
图海(?—1682)清满洲正黄旗人,马佳氏,字麟洲。顺治时官至弘文院大学士,列议政大臣,摄刑部尚书事,后以故削职。康熙初,改中和殿大学士,以都统授定西将军,镇压郧襄李来亨农民军。三藩之乱起,圣祖以筹饷需才,命摄户部尚书。康熙十四年(1675),佐信郡王鄂札平察哈尔布尔尼叛乱。次年为抚远大将军,逼使叛将王辅臣投降,肃清陕甘,以功封三等公。十八年,与毕力克图、王进宝、赵良栋等四路进取兴安、汉中,攻四川,大败吴三桂军。二十年以疾还京,旋病卒。(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奕劻(1836—1918)清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辅廷。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孙。光绪十年(1884)起,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封庆郡王。二十年(1894)封庆亲王。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全权代表议和。次年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仍任总理大臣。二十九年又任军机大臣。三十三年兼管陆军部。宣统三年(1911)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及袁世凯接任内阁总理后,改任弼德院总裁。民初闲居天津。(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萨哈廉(1604—1636)后金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和硕礼亲王代善之第三子。天资聪敏,通晓满、汉、蒙文,屡从征战有功。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封贝勒。同年从父代善征讨喀尔喀扎鲁特部。天聪元年(天启七年,1627年)从皇太极伐明围宁远,被创。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从皇太极伐明,直逼明京师(今北京),攻克张家湾、香河、永平,近城之迁安、滦州、台头营、建昌营皆降。八年,同诸贝勒攻鹿、长山二岛,俘获三千八百七十人。又从大军西行,攻克得胜堡,攻怀仁,掠代州。次年,同多尔衮等招抚林丹汗妻及女。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死,时年三十三岁。追封和硕颖亲王。(来源: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