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司马建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乌丸校尉田豫的部将,魏文帝黄初初年,田豫率领魏军与鲜卑轲比能战于马城,鲜卑军队包围马城十重,田豫让司马建旌旗,鸣鼓吹,率领步骑从南门出,吸引鲜卑军队注意,然后田豫自率精锐部队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与司马建两头俱发,出其不意,大破鲜卑。
[元]字柔明,号橘斋道人,河北永清人。官至行省右(左)丞。读书余暇,弄笔作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咸精到。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朝大臣、史学家。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开元九年(721年),坐事贬为安州别驾,追赠汲郡太守、工部尚书,谥号为文。武周长安三年,联合朱敬则修撰《唐书》八十卷。神龙年间,联合徐坚撰写《则天实录》。先天元年(712年),联合家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联合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刘伯刍(755-815年),字素芝,洺州广平(今陕河北省广平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刘乃之子。进士及第,进入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拜右补阙,迁主客员外郎。得罪韦执谊,贬虔州掾曹。历任复为考功员外郎、考功郎中、集贤院学士,转给事中、虢州刺史。裴度成为宰相,擢为刑部侍郎,负责吏部选才之事。元和十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卒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追赠工部尚书。风姿古雅,涉学工书,善八分,善于谈笑。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清时期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常以老庄之徒自居。傅山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傅山的草书圈眼多,繁而不乱,于郁勃浑脱之中,又有逸岩之态”。 著有《霜红龛集》等。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清史稿》卷五百一有传。 
倪元珙,号三兰。浙江上虞县人。倪元璐从兄。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历仕祁门县令、歙县令、监察御史。 (概述图片来源:民国修《浙江上虞横山倪氏宗谱》 )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侍,册封都乡侯,出任东阳会稽二郡太守,迁丹阳尹、吏部尚书。王导去世后,授车骑将军、录尚书事,迁中书令。晋成帝临终,入选顾命大臣。晋康帝即位,出任徐州都督。反对庾冰北伐,迁扬州都督。晋穆帝即位,迁侍中、录尚书事,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谯国桓氏崛起的重要起点。永和二年(346年)去世,获赠司空,谥号文穆。著有个人文集五卷,传于世。
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享年100岁。邹平人(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 韩店镇苏家村)人 ,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八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世传的今文《尚书》皆出于他。初被载于司马迁《史记》。
令狐绹(795-879),字子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唐朝宰相,太尉令狐楚之子。大和四年(830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任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右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湖州刺史等官职。大中四年(850年)起,升任宰相。唐懿宗即位,出任河中节度使,历任四镇节度使。入朝辅政,累拜司空,册封凉国公,镇压庞勋起义,屡为庞勋所败。唐僖宗即位,出任凤翔节度使、太子太保,册封赵国公。乾符六年,卒于封地,时年八十五岁,赠司徒。
令狐德棻(583年—666年),字季馨,宜州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人 。唐朝史学家、藏书家。令狐德棻先居敦煌,世为河西右族,以博涉文史知名。大业末年,担任药城县长,迁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618年),担任起居舍人。五年,迁秘书丞,配合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面对书籍散失,奏请购募遗书,置吏补录,得以保存大批图书。贞观三年(629年),诏修梁、陈、齐、周、隋诸史,联合岑文本修周书。六年,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十年,撰《周书》成。次年,撰《氏族志》成。八年,预修《晋书》,制定体例。永徽元年(650年),奉命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迁太常卿兼弘文馆学上。参与撰修贞观十三年以后的实录及《唐高宗实录》。龙朔二年(662年),加衔金紫光禄大夫,致仕。[2-3] 乾封元年(666年),令狐德棻病逝,享年八十四岁,获赠秘书监,谥号为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