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守(1492-1550年),字履约,号涵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王宠同母兄。明代书法家。
东汉经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曾任校书郎、郎中、议郎、武都和南郡太守等职。他博通经籍,知识渊博,因触犯外戚邓氏,滞留东观10年,典校秘书和从事著述。遍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孝经》等。《左氏春秋》已有贾逵、郑众两家注,各有特色,他未另作训释,而著《三传异同说》。除注群经外,他还注《老子》、《淮南子》、《离骚》、《列女传》。他教授学生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是他的门徒。他遍注群经,教授门徒,扩大了经学,尤其是古文经学的影响。他的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等21篇,有集,已佚。明张溥辑有《马季长集》。(来源: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2000-02)
明代文学家。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因触犯张居正,告病还乡。张居正死后,起用,官复原职,后擢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又改吏部,掌詹事府,不久升为礼部尚书。他通晓典制,朝中大礼多由他裁定。屡次上疏请求早立东宫,帝怒,遂辞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1607),朝廷推荐内阁成员,7人中他名列榜首,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力辞,不许,于是入京;很快病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能诗能文。诗作典雅和平,自饶清韵。著作有《谷城山馆诗集》20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读史漫录》14卷,又有《庞眉生集》、《笔尘》等。(来源:文学百科大辞典, 1991-01)
清代官吏。字博 万。别号南溟。丹徒人。顺治十八年 (1661)进士。授内阁中书舍人, 迁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康熙十 五年(1676)在山东参加典试考选第 一名,授吏部给事中,担任了四年谏 官。十八年(1681)饥荒,能体察民 情上书请求赈粥。并建议纂会典、修 明史等,均获准施行。十九年(1680) 升任光禄少卿,又调通政司右参议、 顺天府丞提调学政。二十三年(1684) 升任通政司右通政、都察院左副都御 史,受命巡抚山东。当地有小清河, 蜿蜓六百余里,河水常泛滥为患。疏 请在河道上修建水闸,以便适时调节 水位,防止旱涝。此举获准,有利百 姓。在任,二十五年(1686)被召为刑 部右侍郎。次年调任户部左侍郎。二 十七年(1688) 又调任吏部左侍郎。 63岁卒。遗著有《宁远集》。(来源:镇江人物辞典, 1992-09 )
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年间进士,授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主持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诗文多为应制奉和、酬唱赠答,一些写景、纪行、抒怀之作,较为清新。能骈文。著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内容博杂,多为鬼怪神异故事。主要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亦写人情世态。一些篇章具有寓言性质,揭示一定的哲理。文风模仿晋宋笔记小说的质朴简淡。文笔精炼,说理透辟,叙述简明,但有时失之议论过多。另有诗文合集《纪文达公遗集》。(来源:文学百科大辞典, 1991-01)
周伯琦(1298年—1369年),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元代书法家、文学家。 [1] 以荫授南海县主簿,后转为翰林修撰。招识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十余年。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作品传世 。(来源:百度百科)
清诗人。字文盎,号西畯。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朱彝尊子。家有藏书八万卷,尽能读之,含英咀华,才名远播,一时有“小朱十”之目。好游,每游往往数年不归,归则不数月又出。尝供奉内廷,既谪官,寓京师十年。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称其“诗才雄骜,吐故纳新,无一字拾人牙慧,亦其耳濡目染,胚胎家学者深矣”。著有《笛渔小稿》,附其父《曝书亭集》行世。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二六、《国朝名家诗钞小传》。(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1] )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2] 。 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东》等赋。授给事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结交王莽。 [3] 天凤五年(18年),死去,时年七十一岁。著有《法言》《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方面,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谢杰(1541—1604),字汉甫,号白云漫史,福州长乐县人,谢士元从孙。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行人司行人。曾出使琉球,谢绝其馈赠,琉球人为之立“却金亭”。擢光禄寺丞,历两京太常少卿,累迁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清四弊,陈三策,以汰兵之冒者,军民安堵。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后官至户部尚书。其著作有《使琉球录》六卷、《天灵山人集》二十卷、《杜律詹言》二卷、《顺天府志》六卷。传见于《明史》卷二二七、明何乔远《闽书》卷七七。(来源: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册,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