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赵鼐,另作赵鼎。字号,己丑科武举第一人。介 赵鼐,另作赵鼎。字号,己丑科武举第一人。 赵鼐(?~?),另作赵鼎。字号、籍贯均不详。南宋孝宗赵詄乾道五年(1169)己丑科武举第一人(武状元)。该科共取武进士29人。《弘治温州府志》、《淳熙三山志》及《八闽通志》记载有赵鼐和该榜另外18名武进士的姓名与籍贯。存世诗作一首《过大桥并出界偶成三绝寄邵阳父老》:行过邮亭日未西,遮留父老杂童儿。寄言我自无遗爱,底事潸然出涕洟。闻说当年送沈君,一城攀卧尽沾巾。续貂虽不亲传授,也解规随继后尘。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明河南信阳人。曾任景州训导。
古代官员袁荣,元末明初人,睢阳尚书袁氏(袁可立)之始迁祖,安徽凤阳府颍州(今阜阳市)人。元末为陕西行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二年(1369)随明太祖征伐至睢,积有战功,仕睢阳卫百户,后代世袭其官,遂家于睢州(今睢县)。八世孙袁可立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世称“睢阳尚书袁氏”。公元2001年,因睢州大道拓宽工程,袁荣墓被睢县人民政府迁葬至袁家山东坡。
庄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uāng méng ,是指战国时哲学家 庄周。
范成(1884~1958),名果宗,江苏如皋南郊人,俗姓季,清末民初僧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4),入南京僧师范学堂,与太虚、仁山、智光等同学。曾与叶恭绰、蒋维乔等人发起影印宋版“碛砂藏经”,并编辑“宋藏遗珍”,于佛教资料之保存,颇有贡献。师秉性诚笃,慈悲、负责,在对日抗战时,曾四处奔走,争取经费,以救济难民。范成,是清末民初的僧人,出生于江苏如皋,曾与叶恭绰、蒋维乔等人发起影印宋版'碛砂藏经',并编辑"宋藏遗珍",于佛教资料之保存,颇有贡献。
苑德(生卒不详)清苑人。张柔部将。保州(治今保定)重建城池的指挥者。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太祖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率部攻陷金国所属90余郡,河北、山东方圆数千里人几乎被杀戳,城郭成了丘墟。保州城遂废,州治徙于满城。苑德率义军归张柔,任同知顺平军节度使权保州。至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7),被铁木真授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的张柔,将州治迁回保州,令苑德率众芟蓬蒿,平瓦砾,营建屋舍。事成,张柔授他为顺天军节度使,又命他清街拓路,引鸡距、一亩泉水进入保州城。保州从此成为燕南一大都会。
胡相是南宋官吏。淳熙八年进士。历仕通奉大夫、山西制置使。像取自清代修《安徽绩溪胡氏宗谱》。
秦裕伯(1296~1373),汉族,字惟镜、景容,号蓉卿,别号葵斋。上海县人,原籍淮扬(今江苏扬州),人称秦景容。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出身海陵秦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龙图阁直大学士淮海公秦观(少游)八世孙,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中书省肃政廉访使秦知柔之孙,国子监学录、下沙盐运使司监税官、浙西道榷鹾使秦良颢之子,与其弟秦亨伯合称“二秦”。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明洪武六年追封显佑伯,后又追赠护海公,后人称他秦显佑、显佑公。朱元璋多次称秦裕伯为:“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代表作品:《山舟辞》、《九贤祠颂》、《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再上丞相却聘书》、《上海知县祝大夫碑》。曾任湖广行省照磨(即湖广省的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官)、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明太祖主政期间任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
秦良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见于真令良引五千兵哨探,良领命,引兵刚到谷口,哨见蜀兵退去。良急引兵赶来,行到五六十里,不见蜀兵,心下疑惑,教军士下马歇息。忽哨马报说:"前面有蜀兵埋伏。"良上马看时,只见山中尘土大起,急令军士提防。不一时,四壁厢喊声大震:前面吴班、吴懿引兵杀出,背后关兴、廖化引兵杀来。左右是山,皆无走路。山上蜀兵大叫:"下马投降者免死!"魏兵大半多降。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正史记载。为魏将。曹真的副将,同往与蜀战。
秦仲(?―公元前822年),嬴姓,名不详,秦公伯之子 ,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 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秦仲死后,由其长子秦庄公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