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嵩,青年导演,吉林长春人。执导多部影视作品及广告作品,微电影《你叫两万三》、《王牌销售员》、《爱是放手》等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张崇,唐朝人,烙画名工,人称“巧人张崇”。
岳宗,读音是yuè zōng,汉语词语,意思是五岳之中的 嵩山。
唐谏,男,四川德阳人,现任旌阳区委群众工作局、旌阳区信访局副局长。
刘显(?―352年),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
刘墉(1720~1805年1月24日  ),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 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先后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调入京师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刘墉以为官清廉著称,深得百姓信赖,早在任江宁知府时就获赞誉 “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朝鲜使臣称赞。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 ,刘墉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有“浓墨宰相”之称。
刘朴,男,本名刘国辉,1945年生于中国四川成都。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蜀山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第一批巴蜀画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出版有《刘朴画集》《刘朴扇面专辑》《刘朴水墨山水》等。
同升,读音tóng shēng,汉语词语,谓与己一同升迁。 
魏大中(1575年12月15日—1625年8月28日) ,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明代官员。魏大中少时家酷贫,自学成为生员,后从师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官行人。多次奉命出使任事,毫不扰乱地方。天启时,历任工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等职。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疏劾魏忠贤,魏大中亦上《击逆珰疏》,率同僚弹劾魏忠贤。大学士魏广微与魏忠贤表里为奸,魏大中屡次参劾。持议峻切,邪党侧目,奸人谗嫉。遭劾被贬三级外放,旋归。未及半载,阉党又矫旨逮捕汪文言,刑逼汪文言诬陷魏大中受杨镐等人贿金。天启五年(1625年),与杨涟、左光斗等同被构陷,投入诏狱,折磨致死,享年五十一。明思宗即位后,魏大中被平反,赠太常卿,谥“忠节”。与同为阉党所害的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并称“前六君子”。 魏大中为官的天启年间,正是晚明政坛各种政治力量相互纠结较量,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魏大中的业师高攀龙为东林党著名领袖,魏大中自入仕之初便卷入了这股残酷的政治漩涡中。而魏大中在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抗争中,取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林党人引之为股肱,阉党视之为寇仇,魏大中在晚明的政治环境下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当属那一时代支撑民族脊梁的仁人志士之列。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朝官吏,临朐县朱位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敏好学,1427年(明宣德二年),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1434年(宣德九年)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以愉为首。1436年(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与《宣宗实录》的撰修,升侍讲学士。1441年(正统五年)入内阁,参与机务,再升礼部右侍郎。1447年(正统十二年)病故,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襄敏”,钦赐御葬。明朝赠官兼职自马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