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明济南府长山人,字本良。成化十四年进士。知晋宁县,听讼明察。正德中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巡绥,以忤刘瑾,左迁凤阳同知,乞归。
20岁时参加清朝的科考,考中举人。他曾经为反对地方政府卖铜官山矿给外国人,同安庆士绅七人面见抚台,呈递意见书。见抚台面有难色,他正色言道:“大府守土有责,应当力争”。于1905年他创立了舒城第一所新式学校,并任该学堂堂长。戊戌变法前后,他接受新思想,拥护变法。清末(1910年),作为君主立宪的准备,清政府开设资政院,他被推选为资政院民选议员。会上他曾经发言说:“今上好民之所恶,恶民之所好”,台下有人说:陶鎔欺君,而他仍侃侃而谈。据说当时的摄政王欲杀它,段祺瑞知道后即将他贬到湖北沙市做县令。
赵镗(1513—1584),字仲声,号方泉、留斋居士,江山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督长芦盐政。
蒋宗鲁(1521—1588)字道父,号虹泉,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州)军籍,徙应天府溧阳。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为贵州单独开科闱试后普安第一个进士。明嘉靖三十九年升副都御使,巡抚云南。著有《嘉靖普安州志序》、《碧云洞》等。[1-2] 
明嘉靖人士,(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河下竹巷街梅家巷),嘉靖二十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钦赐状元及第。后遭奸臣诬陷,拷死于狱中。
文登人。明嘉靖三十二年 (1553) 进士。时为杨家滩分军,驻彭城卫,军籍。杨君玺自幼勤奋好学,喜读经史,且聪颖过人。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乡试中举。从此不隶军籍而步入仕途。后来,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未考中进士。明嘉靖三十二年,登进士榜,列三甲第八十三名。官至两淮运使[1]。明朝杨家出了不少名人。据雍正本 《文登县志》 载: 除两淮运使、嘉靖癸丑进士杨君玺外,明时为勅封承德郎、户部湖广司主事杨鸾,另有南京刑部福建司郎中、万历癸酉科举人杨丛书,勅赠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杨从俭,云南道监察御史万历丙辰科进士杨维垣。官方为之立 “世承天宠” 牌坊一座,清康熙年间废。
张懋修(1558年5月13日-1639年9月12日),男,汉族,字惟时,号斗枢,湖广省荆州府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第三子。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万历皇帝诏令查抄张居正家产,司礼监太监张诚,刑部右侍郎邱橓及锦衣卫、给事中等奉命前往。长兄张敬修不堪拷问,自缢而死。二哥张嗣修被发配边疆。张懋修怒愤至极,投井未死,绝食数日仍不死,被削籍为民.他著有《墨卿谈乘》十四卷,并和张嗣修一起,将父亲散佚的文章搜集整理,出版了《张居正全集》四十六卷。崇祯十二年(1639),张懋修卒于家中,享年81岁。崇祯十三年(1640年)下诏恢复张懋修官职。
康丕扬(1552—1632),字士遇,号骧汉,山东陵县神头镇人。明代著名学者。十六岁补县学生员,万历壬辰进士,先后任宝坻县知县,密云县知事、山西巡按、辽阳巡按兼学政。
岑应春(1544-1598),字绎仁,号云石,明代通州人。万历十四年(1586),考取进士。 
屈谏,山西潞州潞城县(今山西省潞城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