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石茂华(1522—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今属河南)知县,年仅23岁。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正明断。黄河泛溢,他亲率民工筑堤防洪。任扬州(治今扬州市)知府时,倭寇侵扰江淮地区,他排除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后又历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1567年(隆庆元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山西。1573年(万历元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此间,他数次平息了内外的兵乱,受到朝廷褒奖。万历五年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不久即被弹劾罢归。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重新启用,他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赋,开仓救灾,因操劳成疾,呕血身亡。赠太子少保,谥“恭襄”。(概述内图片来源:明人绘《兵部尚书石茂华像》青州石氏族藏)
石廷柱(1599~1661年),辽东人,本姓瓜尔佳氏,祖籍苏完(今吉林省抚松县),满洲正白旗人,明末清初将领。
毕锵(1517~1608),字廷鸣,号松坡。石埭七都(今安徽省石台县河口乡)人,明代朝廷重臣。
申用懋(1560—1638年)明代大臣。字敬中,号元渚,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申时行长子。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除刑部主事,累官兵部职方郎中,擢太仆少卿。熹宗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忤魏忠贤,罢归。崇祯初历兵部侍郎、兵部尚书。
王凤灵[明]字应时,莆田之耕原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进士,仕淮南太守,终陕西堤学。字法王羲之,人珍慕之。淮诸生称曰笔峰先生。
王象春(1578~1632),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文水,又号虞求,自号山昔湖居士,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王应豸(1580年-1580年),字惠文,掖县人。
王应熊(1589~1647)字非熊,号春石,四川巴县人 乐碛青溪里(今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人。极聪慧,少家贫,力学,四川按察使、《蜀中广记》作者曹学佺非常器重他,并亲自教学。 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督川、湖、云、贵军务,卒赠太保、建极殿大学士,谥号“文恪”。王应熊博雅能文,尤工诗,著有《春石集》。
(1554年-1621年),字子醇,别名希泉,四川广安州(今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人。明朝大臣。王德完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直言敢谏,半年上数十疏,悉军国大事,多被采纳。寻迁户科都给事中,主张厉行节俭,开源节流, 以备国用。1592年(万历二十一年),朝廷再议对日本封贡,他上疏言:“封则必贡,贡则必市,是沈惟敬议经略 (宋应昌),经略误总督 (李如松),总督误本兵 (石星),本兵误朝廷也。”力反封贡,后封贡果不成。后以疏言内宫事,触怒明神宗,下诏狱,除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因立太子事触怒神宗,被廷杖一百,革职还乡。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光宗继位,被起用为太常少卿。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天启元年(1621年)病故,被封赠为大司徒,加封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
王彦泓(1593—1642)明末诗人。字次回。金坛人。万历间以岁贡官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训导,卒于官。工诗词,尤喜作艳体诗。较著名者有《炉节江边宴集》、《对花杂恸》、《城楼冥望》、《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追和唐女冠鱼玄机十二韵》等。其词如《满江红》等,情意深婉,脍炙人口。著有《泥莲集》(散佚)、《疑雨集》、《疑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