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胡传(1841年-1895年8月22日),原名守珊,字铁花(一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上庄人,清代官员、爱国人士。出生于一个徽州茶商的家庭,曾受业于扬州著名经师刘熙载门下,研习经史。清廷平定太平天国后,胡传为修复宗祠,自25岁至36岁(1865-1876)担任司事长达12年,完成宗祠重建。 1867至1879年7月,五次参加乡试,皆未中举。 39岁以后,胡传放弃科考, 41岁外出远游。 是时大清皇朝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内战,以及清廷与外人先后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等。在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召唤下,他关心时局、钻研地理,注意到帝俄边患的蚕食与侵略,毅然投效东北边荒,展现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1895年8月22日 ,逝于厦门,年55岁。
胡介祉,清初学者、藏书家、篆刻家。字茨村,一字存仁,号循斋,直隶大兴(一作宛平)人,原籍浙江山阴。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尚书胡绍龙之子。由荫生仕至河南按察使。介祉工诗,著有《谷园诗集》;亦善曲,著有《谷园曲谱》,并演杜子春事为广陵仙传奇,《曲录》皆传于世。
继昌:生卒年不详,清代人,拜都氏,字述之,一字述亭,号莲龛,承德县(今辽宁省沈阳市)人,隶满洲正白旗籍。能书擅画。
管礼耕(1848~1887)晚清学者、藏书家。
符曾(1688年—1760年),字幼鲁,号药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清代浙派诗人著有《春凫小稿》和《半春唱和诗》。
端木国瑚(1773年4月1日——1837年10月19日) ,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号太鹤山人,浙江省青田县城太鹤山麓人。清代学者。7岁开始学《易经》。清嘉庆元年(1796),浙江学政阮元见国瑚的《画虎赋》,大加赞赏。邀赴杭州,就读于敷文书院。所作《定香亭赋》,清思古藻,似齐梁人手笔,一时艺林相与传诵,阮元赞不绝口,以诗相赠:“谁是齐梁作赋才,定香亭上碧莲开,括苍酒监秦淮海,招得青田白鹤来。”由此,国瑚被誉为“青田一鹤”。 嘉庆三年,中举人。十三年,赴京会试不第,授为知县。国瑚潜心学业,呈请改任教职。道光十年(1830)宣宗皇帝改卜寿陵,国瑚以通堪舆之术,受宗室大臣举荐被召赴京,选定陵址后,任为县令,又奏请任教官。道光十三年,考取进士,仍以知县任用,再呈请注销,改任内阁中书,先后三辞县令。 国瑚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精研《易经》。道光七年,以治经闻名的龚自珍在京与国瑚论《易经》,国瑚阐述“乾初九不易世”一节,自珍叹为闻所未闻。道光十七年,朝鲜使臣慕名求见国瑚,说:“君所为《定香亭赋》,东国人皆传诵。”又请讲解《易经》,求取诗文经注手迹,欣然而去。同年三月,国瑚告老返乡,迁居瑞安。八月赴处州,游遂昌。九月感嗽疾,病故。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周易指》45卷、《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 
窦叔向(生卒年不详),字遗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唐代诗人,官员。同昌司马窦亶之子。门荫入仕,起家贞懿皇后挽郎。大历初年,考中进士。交好宰相常衮,出任左拾遗、内供奉。常衮失势后,出贬溧水县令。卒于家中,赠工部尚书。
秦金鉴:(1807.3.4-1865.7.28)清朝官员,浙江会稽(独树支)秦氏第14世。原名如梓,又名际昌,字厚斋,号友芝。道光14年甲午科举人,20年庚子科进士,历官山东高密知县,福建建宁府知府,福州府知府,兴泉永道御史,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等职,诏赠太常寺卿,授通议大夫加三级,晋荣禄大夫,赐祭葬、祔祀杭州忠义祠。
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9月8日—1703年8月8日),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宗室亲王、杰出的军事统帅,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母为宁悫妃董鄂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十七日生。康熙六年(1667年),封为裕亲王、议政大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授抚远大将军,联合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噶尔丹,率领清军古北口,攻打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取胜还师。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二十六日,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谥号为宪。
祝钦明(657-728年),字文思,号月朗,雍州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学者。祝钦明,尤精《三礼》,明经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门下典仪。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崇文馆学士、东宫(李显)侍读。唐中宗复位,拜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御史中丞萧至忠弹劾,出贬申州刺史。历任刑礼二部尚书,依附于韦后集团,册封鲁国公。景云初年,受到侍御史倪若水弹劾,贬为饶州刺史。开元十五年(728年),死于任上,时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