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秦纮(1426年-1505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朝名臣。秦纮为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初授南京御史。历仕代宗、英宗、宪宗、孝宗四朝,累官至三边总制、户部尚书、太子少保等。弘治十七年(1504年),以年迈致仕归家,至次年逝世,年八十。获赠少保,谥号“襄毅”。《皇明经世文编》有《秦襄毅公奏疏》。 秦纮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明史》赞其“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
石璞,号蕉菴, 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性翛然不乐仕进。写竹石寄意,笔兴闲放,晚年多画山水,殊有思致。书法蔡君谟(襄)有肖神处。卒年八十八。
石三泰(?~1758),又名三泰,汉军正白旗人,三等伯石廷柱之玄孙,和硕额驸、内大臣石华善之曾孙,福州将军石文炳之孙,都统观音保之子。由蓝翎侍卫官至户部侍郎、参赞大臣,平定大小和卓过程中阵亡,追封三等子,谥果勇,图形紫光阁。
卢镗(1505-1577),字子鸣,处州卫(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祖籍汝宁卫(今河南省汝南县)。明朝抗倭名将。 明嘉靖年间由世荫任福建都指挥佥事,隶提督浙闽海防军务浙江巡抚朱纨。其时,倭寇暴掠沿海,扰民为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卢镗大败倭盗于双屿港(今属舟山群岛),获贼首李光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朱纨受诬获罪自杀,卢镗亦并论死罪,后免,禁于狱。三年后开释复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大举入侵,浙东、西,江南、北,海滨千里,同时告警。卢镗率师转战杭、嘉、湖,频失利,受责贬,戴罪分守浙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与俞大猷、汤克宽合兵大破倭寇于嘉兴王江泾,斩贼首千五百余,溺毙无算。自军兴以来,军功第一。未几,追敌海上,于大陈山(岛)擒倭寇头目林碧川等,升浙江协守副总兵。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佐督抚胡宗宪先后俘歼寇首陈平、徐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诱诛通倭巨魁王直,两浙倭患稍平。以功,进都督同知。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复犯浙东,戚继光大捷于台州,卢镗再破倭于宁波、温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坐胡宗宪事被劾,论罪免职归里。卒后葬丽水县北白云山脚。 史称卢镗有将略,身经水陆数十余仗,终嘉靖之世抗倭名将,仅亚于俞大猷、戚继光。 
王鼒(清)榜名王才鼎,字启庭,安徽泾县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二甲一百三十二 名进士。著分部学习,授主事,官内阁中书。《大清穆宗实录》作王鼒,《清代进士题名碑录》作王才鼎。 
王鼎铭(1772年~1832年),字新之,号彝轩,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六月初一,死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二月二十六日。祖籍山西太原,明万历间由山东费县迁至峄县(今山东枣庄市)。父鸿基,国子监生,家颇饶。鼎铭六岁随父、祖读书,勤奋好学。十五岁入郡庠,且学医道。二十一岁为贡生。二十三岁,始治产业,垦荒于山丘,售货于京、津,销煤至余杭,传沪、宁丝织于桑梓,引江南桑麻于峄地,家资渐厚。嘉庆二年,始留意武事,学兵法,读兵家秘笈。 嘉、道年间,峄县多灾,鼎铭联合当地士绅出资赈灾,活人无数。嘉庆十三年,赴京应试,于途中识潍县陈官俊,多所扶助,且为其治病,交谊甚厚。十五年,鼎铭由廪贡援例得授内阁中书,旋充武会试同考官。十九年,例捐主事,后因母年迈,辞官归里。道光九年,鼎铭五十九岁,受荐而承上命,旋赴湖南新田任县令。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1607—1672),字子陶,号大愚,别署海棠峪长,嵩华啸隐子,孟津(今属河南)人。
王锡三(1831-1897年),字云阁,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东闾乡南王庄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中举,以知县职分广东,因侍奉双亲未上任,在家设馆教学。曾国藩 督直时,设招贤馆,闻其名重礼聘之。他察政务,考历史,上书治国安民十项大政方针,均被采纳。乡中大旱,他出资招集乡人兴修水利,使乡民大旱之年得丰收。他善于教学,讲书主张亲自实践,不尚空谈,其学生近千人,有数人官至朝廷重臣,人称“王半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督学使徐汇沣重其品学,申奏朝廷,加封五品衔,同年病故。
王良弼(1852年―1920年) ,原名安邦,字荩宣,清湖南常宁县桐黄乡人。光绪九年(1883年)优贡。后应考拣选授兴宁县(今湖南资兴市)代理教谕,嗣调城步县训导。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期满,改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充山西司主稿,浮沉郎署有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道员外用,总办广东全省学务,兼任广东军医学堂总办和陆军学堂监督。未几,又委任总办全省水陆巡防营务兼缉捕总局要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高雷阳兵备道,后调升广肇罗分巡道。辛亥革命后被罢官回乡。曾先后4次主讲常宁双蹲书院十余年,尔后又倡办合江学堂,致力于桑梓文化教育事业。晚年闭门整理著述,计有《湘山文集》、《湘山诗集》、《学余政录》、《儒侠一贯》、《义烈阐微》、《苫不石斋纪异》、《孝如粹言》等,均未付梓而散失。
王聚奎(约1608—1678),字伯明,祖籍广东,后徙居陕西眉县城郊北庄村(今首善镇北兴村九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