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龙承祖(1727-1779),字武昭,号企轩,又号鹤柴,江南望江(今属安徽安庆)县城人。祖父龙燮。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奉天司郎中、记名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官刑部时,每定一案,必衡以律;议一事,必察以情。后任江苏按察使时,常至三吴等地稽查案卷,审讯囚徒,一如既往,清正廉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卒于官署,诰授奉政大夫,晋授修议大夫。
黄熙胤,生卒年不详,字维敬,黄凤翔孙,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崇祯四年(1631),登辛未科同进士第135名(陈于泰榜)。顺治初,授广东南海令,竖椿门以防海患,饬战具以剿海寇。擢户部主事、转礼部员外。迁郎中,奉使江西。丁祖忧,起补原官。仗中枢节,建牙吴越,推诚怀来。事竣,纳印节,由尚玺历通政司冏卿。晋兵部侍郎,持节从贝勒,招抚福建,广布德意,市肆不惊。转刑部侍郎。以年老乞归,年七十八卒。
黄澍,字仲霖;徽州人。丙子举浙闱,丁丑登进士;授河南开封推官。汉奸。以固守功,擢御史,巡按湖广;监左良玉军。以弹劾马士英闻名。黄澍论马士英十大罪,后投降清朝。后官于闽,谋捣郑成功家属以致边患,遂罢。
黄彬(?-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初名将。 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宜春侯。五年副邓愈征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次年从徐达镇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
黄彦清,歙人。官国子博士,以名节自励。永乐中,坐在梅殷军中私谥建文帝,诛死
魏瀚(1850(庚戌年)-1929),名植夫,字季潜,福建侯县人。明代四川左布政使魏体明的裔孙。父亲魏大韶是同治元年壬戌科举人,诰封光禄大夫;祖父魏耕礼是邑庠生,诰封光禄大夫。魏瀚是中国第一代军舰制造专家,曾任晚清海军部造船总监。民国元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长,被国民政府授予海军中将。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高逊志(1342年—1402年),字士敏,号啬庵,徐州萧县人。元末,为鄮山书院长。洪武寞妆,徵修元史,入翰林。累迁试吏部侍郎,以事谪朐山。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会试,得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靖难后,遁迹雁荡山以卒。高逊志为文醇雅,成一家言;亦工诗,与高启等称“北郭十友”。著有啬斋集二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高润生,字荨波,河北固安县渠沟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庚寅年(1890)补行殿试授翰林院检讨,本县俗称高翰林。后由国史馆纂修转升江南道监察御史。为官刚正,不避权贵,曾先后弹劾亲王、贝勒御道驰马有失臣子之礼,庆亲王奕劻卖官纳贿等,刚直之声震莉朝野。清亡后,寓北京闭户著书,著有《尔雅谷名考》,1915年刊印行世。
冯登府(1783年2月12日——1841年12月7日),一作登甫,字云伯,号勺园,又号柳东,浙江嘉兴人。生于乾隆四十八年,卒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辛丑年,乙巳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