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黄懋:(936年—1008年),北宋初年大臣,字志仁。时任临津令黄懋请于河北诸州置水利田,宋太宗以黄懋为大理寺丞充判官,以何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雄莫霸州、平戎顺安等军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引入江东早稻,民赖其利,创南稻北种并获丰收的历史。
高启(1336-1374 ),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祖籍定远(今属安徽)。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卒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年五十九岁。曾任明朝的都督同知。 
陆杰(1488年-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代表作品有《欧阳南野集》。
黄仲昭(1435-1508),名潜,以字行,行十八,号退岩居士,学者称未轩先生。明代著名方志学家、诗文家。福建莆田县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东里巷)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三年,因《谏元宵赋烟火诗疏》,被廷杖,贬知湖南湘潭县,途中,改任南京大理评事。弘治元年(1488年),任江西提学佥事。辞官回乡后,经七年艰辛,编成《八闽通志》八十七卷,是为福建省最早的一部省志。后又与周瑛合作,编撰《兴化府志》五十四卷,是为兴化府第一部府志。晚年还编撰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和《南平县志》。有诗文集《未轩集》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世称其文“雄浑醇雅”,其诗“和易近人”,享有文名。墓在今莆田县华亭镇云峰村,保存完好。
冯从吾(1557—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西安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与袁可立、高攀龙同科,官至工部尚书。创办关中书院,人称“关西夫子”。冯从吾是明代关学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融合的集大成者,并是东林党在西北的领袖。 (概述内图片来源:明人绘《明工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恭定冯少墟先生小像》)
陈亨(1332年—1400年),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是明成祖时泾国公。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后又更号为石羊生,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城北隅人。明代万历丙子举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诗论家,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身处偃蹇而志坚若磐石,虽一生大部分时间疾病缠身,但他酷嗜藏书、阅读和著述,广涉书史,学问渊博。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吸取宇内文章之精华,终为一代学术巨匠。著有诗论专著《诗薮》,诗文集《少室山房集》,论学专著《少室山房笔丛》(含《四部正讹》3卷)等。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概述图片来源:清光绪十二年刊本《罗念菴先生文录》卷首《罗念菴先生遗像》)
罗钦顺(1465年12月25日——1547年5月14日) ,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人。著名哲学家,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弘治六年(1493)进士科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里专心研究理学。在明中期,罗钦顺是可以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