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官指挥使,燕王兵攻陷大宁,力战不屈死。
【生卒】:?——1605 神宗时矿税太监,奉命开矿山东。纵横绎骚,大作奸弊, * 破家,生灵涂炭。万历三十三年卒。
老儒生。胡惟庸伏诛后,帝罢丞相职位,分设六部。又置四辅官,以四时为号,令天下举荐贤才。户部尚书范敏推荐木为春官,秋、冬官缺,命本兼管。协助办理政事,均调四时,后因事被诛。
生卒年不详。字士季。莆田涵江区东里巷人。绍兴八年(1138)与黄公度同榜进士,历知永春、福清二县。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赠中大夫。
石琚(1111~1182) 字子美,中山(今定州)人。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己未科状元。石琚七岁时,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博通经史,才华渐露,尤其擅长辞赋文章。金熙宗天眷元年,皇帝下诏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决定次年中举者赴京参加殿试。石琚通过了金朝第一次统一的科考,第二年进京参加了殿试,高中第一名,成为金朝开国以来的第二位状元。中状元后,任弘政县、邢台县县令,为政勤勉清廉。当时郡守对属下贪暴,搜掠民财,以致上行下效,中饱私囊。惟独石琚出污泥而不染,对非己之物,虽一毫而不取。后历任左谏议大夫、吏部尚书、尚书右丞兼太子少保。大定十七年(1177年),石琚升为平章政事,封莘国公。大定十八年,又官拜右丞相等职。在吏部任职期间,政绩显著,知人善用,政名播于朝野。他曾上书“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均得采纳。石琚深得金世宗赏识,不论大小政事,必先咨询石琚而后定。金世宗常言:“知人为难事,惟石琚为相,往往举能为官。”石琚举荐贤才,整顿吏治有功,金世宗以为“知人”,“唯有石琚能知人善任”。大定二十二年,病逝。谥文宪。  
明永平府迁安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崇明知县,擢彰德知府。为政尚严察,吏民畏之。成化间巡抚延绥,有靖边功。官至左副都御史。
清河南偃师人。乾隆二十六年秋,伊、洛水溢,灌偃师。璞弟以筏载妻逃去。璞背母浮水,妻子亦遇救。弟所乘筏因树折压沉,夫妇俱死。
字孝懿,冯翊(治今陕西大荔)人。出身单家。建安初为郡吏,魏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执金吾卫等。为人正直诚实,知名当时。
清浙江仁和人,字尔炽,号谨庵。康熙二十九年举人。所画花鸟虫草栩栩如生。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五代到北宋时期大臣、学者、书法家,江都少尹徐延休之子。[1-3] 徐铉十岁能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合称“韩徐”。 初仕杨吴,担任校书郎。再仕南唐,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跟随随后主李煜归顺北宋,历任太子率更令、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年,因事贬为静难军行军司马,病逝于任上,时年七十六岁。工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合称“江东二徐”。联合句中正、葛湍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参与编纂《文苑英华》,著有个人文集30卷,《质疑论》若干卷。 徐铉在文字、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十分突出,《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