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垣(1529-1613),字伯师,别号松坪居士。生于叙州府宜宾县货市(今叙州区合什镇),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次年进士及第,时年25岁,即被任命为江南句容县知县。
樊垣刚到句容上任,就拒绝了胥吏和营廨(小军官)所赠见面礼三百多两白银。某豪强因有大学士李公庇护,便蔑视刚上任的樊垣。樊垣大怒,立即上奏揭发此人罪状,李公惊怖其言,该豪强也吓得收敛了气焰。某得宠太监巡视句容,气势汹汹。樊垣听了部下请以三百金为太监祝寿的建议后,怃然曰:“金从天雨耶?吾无能以赤子(百姓)膏血饱若辈之腹。”弄得太监失意而去。不久,倭寇来犯,当时“邑无城郭,无援师”,一时间人心浮动,王尚书之胞弟想离城逃跑,被樊垣关入监狱,最后罚他上交千石粮食以解官府之急。面对危局,樊垣镇定自若,“定死守之策,戒民无轻动”;随即,率部属“画地督之,并敕守如所画”;同时,下令抢修城墙,囤聚作战物资,经死守待变,最终击退倭寇。
隆庆二年(1568),樊垣出任湖广常德知府。当时,该州黎民苦于繁重徭役和苛捐杂税,樊垣率先实行一条鞭法,使百姓负担减轻了一半。此法后被宰辅张居正推广全国,张居正也因此成为一代名相,彪炳史册。六年之后,樊垣将升任云南学政之时,他念及慈母龚夫人年岁已高,便以病请求退休,回到家乡。樊垣精心伺候老母,其老人得以享寿95岁。后虽“荐章数上”,樊垣坚辞不出。樊垣无他嗜好,读书之外,微喜饮酒。樊垣藏书数千册,熟读群书,书上皆有其读书后的手迹。樊垣“尤喜《庄子》《离骚》和《文选》,并口诵以授诸子。读史每得忠孝节义之事,则为之掀髯击节,声达比闾(邻舍)。”樊垣所作诗文多秘藏椟中,只有庠士高等因不时请教,才得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