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龙敏(885-948) [1] ,字欲讷,幽州永清(今属北京)人也。少学儒,仕州摄参军。与冯道素交好。历后唐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后晋太常卿、工部侍郎等。
高邈,唐代军事人物。为安禄山手下,安史之乱爆发,为前锋军,守井陉关(今河北井陉)。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 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高颎父亲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杨坚为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道高颎精明强干,知兵事,多计谋,任命他为相府司录。 相州总官尉迟迥起兵反叛,高颎请将兵平叛,自愿前往监军,命人在沁水上架桥,大破尉迟迥军。以功封柱国,升相府司马。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旋拜左卫大将军。隋文帝有统一南北之志,高颎推荐贺若弼、韩擒虎二将分别任吴州和庐州总管,作灭陈准备。隋开皇元年(581)九月,节度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路隋军攻陈。二年春,陈宣帝卒,陈遣使请和,遂班师。三年,率军与诸将分道击突厥。五年,任左领军大将军。七年,隋灭后梁,奉命赴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安集其遗民,甚得人和。不久,向文帝献取陈方略。开皇八年(588年)隋朝以晋王杨广为元帅伐南陈,任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平南陈。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功绩卓著。 大业三年(607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享年六十六岁。诸子遭到流放。
陈直,生平无考,宋神宗元丰时(1078-1085)为泰州兴化县令。著《养老奉亲书》,该书共15篇,论及老人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对学术思想后世养生学影响较大。
过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鲤“趋而过庭”,其父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亦喻长辈对晚辈的训诫。
袁昂(461年-540年11月8日 ),本名千里,后为齐武帝赐名昂,字千里。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南北朝时期南齐至南梁名臣、书法理论家、画家,刘宋雍州刺史袁顗之子。袁昂出身南渡侨姓大族“陈郡袁氏”。其父早年起兵谋反,事败被杀,袁昂被流放至晋安郡,至宋后废帝时方才返乡定居。在南齐时,以征虏主簿起家,接连为太子舍人、黄门侍郎、御史中丞、豫章内史、吴兴太守等职,以刚直闻名。西台起兵后,袁昂坚守城池,拒不投顺,直至建康失陷之后,方才出降。南梁建立后,遍历司空、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监、尚书等官,立朝三十年,为梁室台鼎之謇谔宗臣。晚年有感立储之争,遂告老辞官,不预时政。于大同六年(540年)去世,年八十,谥号“穆正”。袁昂颇擅绘画,唐人张彦远定其画为“中品上” 。所著《古今书评》,多用妙喻,简明传神,对后世书法理论颇有影响。
胡文(生卒年不详),安定郡人,出身安定胡氏,汉族。前秦时期大臣,官至中书监。
卢溥(?-400年),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身范阳卢氏南祖,北魏大臣卢玄从祖兄。
乌桓人,曾劝后燕太原王慕容奇拒绝接受慕容盛的命令。 盛既诛汗,命奇罢兵。奇用丁零严生、乌桓王龙之谋,遂不受命,甲寅,勒兵三万馀人进至横沟,去龙城十里。盛出击,大破之,执奇而还,斩其党百馀人,赐奇死,桓王之嗣遂绝。群臣固请上尊号,盛弗许。
王养 ,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人,明末曾任襄垣县令。王养小时候因品学兼优、累试优等而由地方选拔、推荐成为当时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生员。明崇祯时任襄垣县令。七年后,清顺治时(1644 年)为御史、参政。顺治二年(1645 年)任苏松常镇粮储。顺治三年(1646 年)任河南右布政使。顺治四年(1647年) 、五年(1648 年)任安徽巡抚、右佥都御使等职。王 幼承庭训,天资聪颖,有极好的家学渊源。 其祖上是书香门第。王 在任襄垣县令时出版的由其父王英明撰写的《历体略》 ,被认为是在西学冲击下首本由中国士人完成的作品,也是最早一本试图汇整中西有关天体运行知识的作品,有重要的人文思想与科学价值。 王养任襄垣县令时,政绩突出。 《襄垣县志 · 营建考 · 城郭》篇载: “崇正间知县王 甃砖城三面,高三丈,女墙八百九十有一。 ” 《襄垣县志 · 名宦》载:“王 ,直隶开州选贡,崇正时任襄令,严明果断,豪强敛迹,盗贼破胆,修城三壁,俱以砖甃,兆民赖之。 ”官至安徽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