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廷凑(?-834年),字号不详,蹛林州(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人,回鹘阿布思部人。唐朝时期藩镇将领,赠礼部尚书王升朝之子。 曾祖为王武俊养子,故冒姓王,世为成德军骑将。沉鸷少言,雄猜有断,好读兵书,为成德军衙内兵马使。长庆元年(821),袭杀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自称节度留后。朝廷派兵征剿,诸军劳师无功,遂令兵部侍郎韩愈前往宣慰,授成德节度使。诛杀山南东道节度使牛元翼全家,勾结幽州节度使朱克融、镇州节度使史宪诚,共拒朝命。大和元年(827),协助沧州刺史李同捷反叛朝廷,削去官爵。李同捷伏诛后,献出景州,遣使请罪,拜检校司徒、成德节度使、太子太傅,册封太原郡公。大和八年(834年),去世,累赠太师。
燕荣(?~603年),本姓慕容,字贵公,涿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鲜卑族。北周到隋代名将,大将军燕偘之子。 [1] 刚强严厉,颇有武艺。北周时期,门荫入仕,授内侍上士,保卫皇宫。跟随北周武帝征伐北齐,授开府仪同三司、高邑县公。隋文帝称帝,授大将军、落丛郡公,出任晋蒲第二州刺史。跟随河间王杨弘大败突厥,迁上柱国、青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授行军总管,攻取吴郡。擒获叛军首领萧瓛,迁检校扬州总管。入为右武候大将军。出任幽州总管,抵御突厥,暴虐凶残、贪赃污秽。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坐罪赐死。孙女嫁给唐太宗,成为燕德妃。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 [1] 。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 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博士、侍讲学士、兵部郎中。 大和九年(835年),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策划“甘露之变”,谋划诛杀宦官,事败被杀。
李楷洛(?—74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人,契丹族。唐朝将领,名将李光弼父亲。 [1] 延和元年(712年),以左骁卫将军参与冷陉之战。开元初年,累迁左羽林大将军,册封蓟国公。 [2] 出任朔方节度副使,率兵击退吐蕃于河源,得胜还朝,卒于道上,获赠营州都督,谥号忠烈。凭借儿子李光弼兄弟的功勋,累赠司空。
李同,南通州余西场举人,忠孝迂腐,不能仕。每三年,必赴京,应进士试,屡落榜。年八十,须眉皆白,仍随子、孙赴京博取功名。
[金]善刻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刻肥城县幽栖寺重摹范公忠智碑。
刘懿(?——125),男,汉族,一名犊,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东汉第七任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把持国政,在其兄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刘懿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刘懿因病驾崩,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于军中积劳成疾,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 ,后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中康(生卒年不详),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夏后氏,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夏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后羿废黜太康之后,临朝八年,因诸侯不服,不得已立中康为王。中康继位后,仍建都于斟鄩。在位7年驾崩。 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后羿让位后在有穷国另立朝廷,与中康分庭抗礼)。中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征伐后羿的党羽羲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击败,退守西河地区,此时仲康已无力恢复夏朝的天下,因此忧闷成病而死。
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之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下邺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平亭侯。 魏明帝即位,辛毗晋封颍乡侯,担任卫尉卿。诸葛亮屯兵渭南,辛毗担任持节使者,节制大将军(司马懿)。曹魏青龙三年,病逝于卫尉任上,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