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段廷珪(1873—1960),初名段荣华,学名段兴黉,号碧江,晚年自号庸庵老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八日生于兴宁县(今资兴市)寥江市。父亲段平熙,靠替人做雇工维持家计。后来稍有积蓄,便自租一个小店面,以染布为营生。段廷珪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就学于郴侯书院,参加县里童试,考取了秀才。又赴省试,高中举人。光绪皇帝亲赐“中书科中书”金字牌匾,封七品官衔。清末维新,取消了科举考试,各地兴办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考取了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首批公费生,期间,改名段廷珪,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宣传维新思想,用碧江、辟疆等笔名,在李大钊创办的刊物上发表进步文章,为校长蔡元培所赏识,毕业后留校任校刊编修。
元襄阳房山人。成宗时为开州尹,爱恤百姓,约束吏卒。仁宗延祐间,佥徽政院事,捐资建学,人文蔚起。
元叶县人。性至孝。父卒既葬,结庵墓侧,昼夜临哭,时呼为林孝子。
元濮州鄄城人,字伯义。历曹州判官,迁知峄州。退居峗山书院,授徒数百人。后起为翰林待制。泰定帝致和元年迁秘书少监。致仕归。
白栋,字子隆,陕西榆林人。幼年聪颖过人,刻苦读书,八岁能文。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山东东阿县令。
宋元间镇江人,字澹然。宋末贡士。入元起为学官,终吴江州学教授,以金坛主簿致仕。
浙江处州南山村人。明弘治六年(1439)中进士,初授行人,后选为御史,执行风纪法令严厉,不徇私情。时,司礼监太监刘瑾专权,宣不赴炎趋势,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得罪刘瑾,被贬谪到兴化(今莆田)任推官。多善政,莆田立生祠祀奉他。不久升任江西佥事,因御寇有功,升任参议。后辞官回乡。卒后葬丽水城东望城岭。
黄瀚,字瀚卿,号雁汀,清末民初同安县厦门禾山仓里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著有《禾山诗钞》等。
明朝内阁首辅杨溥之孙,杨溥死后被授官尚宝司丞
李若(?-?),魏郡顿丘(今河南清丰)人,北齐到隋朝的官员。李平之孙,李谐之子,李蔚之弟。 李若出身魏郡李氏,聪敏,很能传承家业,风采词令,在邺城有名声。因为兄长之事牵连贬居临海。乾明初年,追还,后兼散骑常侍。常为北齐武成帝狎弄,加仪同三司。李若性情滑稽,善于讽诵,多次奉旨咏诗,并让他说外间世事可笑乐的内容。凡所话谈,每多会旨。曾在省中,趋而前却,对答学奏事之象,和士开听说后奏明皇帝。武成帝以斛律金为开国老臣,每次上朝,赐羊车上殿。斛律金曾派人奉启,李若为舍人,误奏在阙下,皇帝下诏命出羊车。李若知到来不了,窃言:“羊车、鹿车迎谁去?”皇帝听说,也笑而不责。韩长鸾等人说他的坏话,于是免官。不久,恢复本官。隋文帝开皇年间,官至散骑常侍。曾参与讨论《切韵》编写原则。卒于秦王(杨俊)府谘议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