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许进(1437~1510),字季升,号东崖,河南灵宝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明嘉靖五年(1526),追谥“襄毅”。
许诰(1471-1534)字廷纶,号函谷山人,河南灵宝人。
茅瓒(1509-1565),字见沧,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举进士第一。累官至吏部左侍郎。瓒所为诗文,有《见沧文集》十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范广(?-1457年),辽东人。明朝时期名将。明英宗正统中期嗣世职,为宁远卫指挥佥事,进指挥使。正统十四年,因战功卓著升迁为辽东都指挥佥事。范广精骑射,骁勇绝伦。英宗北狩,朝廷选举将材,于谦力荐范广。擢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为石亨副手。1449年,土木堡之变,瓦剌也先进犯京师北京,范广力助于谦坚守北京。范广率部下跃马陷阵,勇气百倍。不久,瓦剌军败退,又追到紫荆关。因战功进升都督同知,出守怀来。景泰时期一直担任重要职务。1457年,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时为太上皇的明英宗复辟后,范广与于谦等人被诬为谋立外藩之罪,于1457年被谋害处死,临死前范广仰天慨言:“于少保功在社稷,清名一世,尚且引颈受戮,范广不过一介武夫,纵使冤枉,死亦何憾!”范广死后,被抄没其家,妻小家宅被赏赐给瓦剌降人皮儿马黑麻,其子范昇被发配至广西戍守边关。成化二年(1467年),明宪宗下旨为范广平反,并派人去广西寻回范广之子范昇让他去辽东宁远继续继承指挥佥事的世职,家宅妻眷全部送还。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钦,一字汝贞,号梅林,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明代名臣。 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授益都知县,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三级。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余姚知县,次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任宣府、大同巡按御史。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巡按北直隶。嘉靖三十年(1551年),就任湖广巡按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次年升总督,总制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抗击倭寇。召徐渭、沈明臣、茅坤、文徵明为幕僚;以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为大将,制定“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和“剿抚兼施,分化瓦解”的作战方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斩徐海,俘陈东,降汪直,断绝倭寇内应。历经数年,弭平倭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晋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加少保。 嘉靖四十一、四十四年(1562年、1565年),两度因“严嵩案”入狱。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胡宗宪死于狱中。隆庆六年(1572年),昭雪,并录平倭功勋。万历十七年(1589年),追谥襄懋。 胡宗宪为官二十余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十三卷,是书收浙江沿海地形、防务、战具、倭变、战事甚详。另有《海防图论》、《三巡奏议》等传世。 (概述图片来源:明人绘《胡宗宪五十容像》歙县磻溪方氏族藏 )
闻渊(1480-1563),字静中,号石塘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初授礼部主事,改刑部。嘉靖时,历官应天、顺天府尹,累官至吏部尚书。时侍郎徐阶为帝所信任,前尚书皆推让之,渊独以己为前辈,遇事独断。夏言为首辅,渊亦以后辈视之。后议夏言狱,忤帝意,又为严嵩所扼,遂乞归。
纪迈宜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代表作有《冬晚东平道中》等。
王骥(1378年-1460年5月30日 [1] ),字尚德。保定府束鹿县(今河北辛集)人。明代名将,与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官。 王骥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永乐四年(1406年)登进士第,授兵科给事中。明宣宗时累迁至兵部尚书。 [2] 正统三年(1438年),与蒋贵分道夹击,转战两千余里,击破扰边的阿台军,迫使阿台汗、朵儿只伯远逃。正统六年(1441年)至正统十三年(1448年)间,王骥总督军务,三次征讨麓川,因功封靖远伯。其后被弹劾以劳师费财,赖权宦王振庇护才得免罪。后率军平定湖广等地的苗人叛乱,获赐世券。景泰八年(1457年),因参与“夺门之变”,获授兵部尚书,并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数月后,请老告退。 天顺四年(1460年),王骥去世,年八十三。追封靖远侯,谥号“忠毅”。《皇明经世文编》辑有《王靖远忠毅侯奏疏》。
王钟,字公虗,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曾随朱高炽留守北京,官至户部右侍郎。
王邦瑞(1495年6月11日—1562年1月17日),字维贤,或作惟贤,号凤泉,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宜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祖籍山西夏县 。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改庶吉士,出为广德知州。嘉靖中屡迁吏部左侍郎。俺答兵临京师,他总督九门。因兵部尚书丁汝夔被逮下狱,遂摄兵部,兼督团营。鞑靼兵退,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条上兴革六事,言宦官典兵,为古今大患,请尽撤提督监枪者。后被仇鸾构陷,以忤旨罢官,家居十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起复原职。嘉靖四十年十二月(1562年1月)卒,年六十七,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 有《王襄毅公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