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严我斯[1629年-约公元一六七九年前后在世]字就斯,一字存庵,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约清圣祖康熙十八年前后在世。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我斯诗长于华赡之作,且多近体,有《尺五堂诗删》六卷,他的《四库总目》传于世。
周镐,字子京,江苏丹徒人。清代画家。
周昂 (?~1211年)金代诗人。字德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王若虚舅父。初任南和主簿,后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后复入翰林。周昂的作品以唐代诗人杜甫为法,沉郁苍凉,凝重洗炼。由于他在蒙古崛起于朔方之际曾经权行六部员外郎戍边,终于为此遇难,所以后期作品对于金朝国势的急剧衰落感触颇深。除了创作以外,周昂在理论上也颇有见地。他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反对求异尚奇的创作倾向。
周天度 (清)字心罗,号让谷。仁和 (今属杭州)人。 
吉城(1867—1928),江苏东台人(祖籍镇江丹阳),字凤池、凤墀,别字经郛、更婴,号曾甫、曾父,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吉城是我曾祖父,他研究学问,以“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骨架,研经宗齐鲁之学,读史通班马之书,旁及辞赋、金石之学,撝张古义,多前人所未发;他勤奋写作,著书立说,撰国学研究论著三十一种,作咏怀言志诗歌五百馀首,写生平经历日记二十三册。
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 ,明崇祯三年(1630年)举于乡,寒窗苦读近二十年,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参加殿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授国史馆修撰。
刘和(?~310年),字玄泰 [1] ,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第二位皇帝,汉光文帝刘渊长子,母为呼延皇后。 雄伟刚毅,好学早成。初拜大司马,封为梁王。永嘉四年(309年)正月,册立为太子。猜忌诸王,驭下无恩。永嘉四年(310年),刘渊去世后,正式即位。不久,图谋铲除四王,反为刘聪所害。
刘勋(生卒年不详),字子台,东汉末年青州琅邪人,中平末,为沛国建平县长,与曹操有旧。 [1] 为袁术故吏,195年,袁术派遣孙策攻破庐江后即任命刘勋为任庐江太守。 [2] 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女婿黄猗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投奔刘勋于皖城。刘勋又俘虏了想要投奔孙策的张勋、杨弘等人,当时刘勋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并“伪与勋好盟” [2] 。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 [3] 刘勋失败后,于建安四年(199年)投奔曹操, [4] 任征虏将军,又为河内太守、 [5] 平虏将军、封华乡侯,建安十八年(213年)在荀攸的带领下与众大臣一起劝曹操进任魏公。 [4] 后因恃宠而骄,图谋不轨、诽谤等罪行被李申成告发而被诛杀。
任熊,男,(1823年7月19日—1857年11月23日),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幼时家贫,跟塾师学画人像,后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曾流浪到宁波。曾居于挚友周闲之范湖草堂三年,并得遇著名文人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学画,深得宋人笔法。任熊是绘画全才,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画法宗陈洪绶,与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概述图为任熊自画之像。代表作有为著名词人与画家周闲所绘之《范湖草堂图》、以及由周闲等题跋之《十万图册》等。 
名或作颢。清江苏无锡人,字春明。贡生。官庐江训导。善墨竹,兼写芦雁。尝集诗画会于蓉湖,至者五十余人。有《画竹轩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