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嗣绾 (1762年5月2日-1821年8月23日,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初九日-道光元年七月二十六日),字简之,又字芙初,号醇甫。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人。刘于义之玄孙,武进西营刘氏第十五世。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学者。专长诗、词、骈文。(清史列传作年六十岁,无卒年。此从补疑年录)少颖异,识量过人。早游京师,知名于时。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o八年)会试第一,卷进呈,帝道:“朕久知其名,可谓得士矣!”廷试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和平安雅,见义无不为。年五十九,丁母忧,以毁卒。嗣绾诗及骈体文,少作多明艳,中年则以沈博排募胜,晚更清遒骏迈,以快厉之笔,达幽隐之思。所著有《尚絅堂集》,《清 史列传》 行于世。
刘兆麒(1628-1708),字瑞图,宝坻县(今属天津宁河区丰台镇)人。1628年生人。隶汉军镶白旗。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隶禁旅,供事内廷,由秘书院编修,两改启心郎。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湖广巡抚,擢四川总督、改浙闽总督。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还朝。会西南有警,进兵部尚书、直隶真定援剿总兵官。复移镇崇明,被皇帝倚为半壁长城。后又曾任黑龙江总管。卒于1708年,时年80岁。 
剧可久(887—963),字尚贤,涿州范阳人。仕后唐,累迁著作郎。入晋历大理卿。周广顺初改太仆卿,分司西京。显德五年复拜大理卿。入宋,建隆三年卒。
元晋宁路人,字显卿。累迁宣城县尹,擢陕西行省员外郎,除信州路总管,以武昌路总管致仕。
张旦,赵州人。勇敢善射,以经学中第,至国子博士。淳化中,知陵州。时李顺构乱,连下城邑。贼党数万攻陵州,州兵不满三百,旧不设城堑。旦修完战具,置鹿角砦,驱市人进战,大败之,杀五千余人,获器械万计。诏书褒之,特迁水部员外郎,赐绯鱼,由是知名。数月,西川招安使上官正言:“雅州密迩蛮蜑,在于镇抚须得其人,伏见水部员外郎张旦,前守陵州,以孤军抗群寇,保全壁垒,至今剑外伏其威名。望改授诸司使,令知州事。”上以省郎之重,不欲换他职,乃授刑部员外郎,赐金紫。乘传之任,寇不敢犯。 真宗即位,迁兵部员外郎,改尚食使、知德清军。景德中,契丹入寇,陷军壁。旦与其子利涉率众奋击,并战没。上闻之惊悼,特赠左卫大将军、深州团练使,利涉崇仪副使。录其四子官。时有上封事者,言朝廷宜优加恩典,以劝忠臣。诏以恤旦事告谕天下。 又虎翼都虞候胡福戍军城,率兵力战,金创遍体,犹奋剑转斗,矢无虚发,麾下已尽,独挺刃杀数十人。副指挥使尚祚能运大挝,所斩首拉肋者,亦百余人,众寡不敌,遂与指挥使张睿、刘福、都头辅能等四人并死之。真宗嘉叹其忠勇,遣使访遗骸,唯得福尸,命其子厚葬之。
萧思温(?—970年),汉名守兴,字德降,契丹字思温,契丹小字寅古(又作喂呱) [4] ,出身契丹族拔里氏。辽朝外戚、大臣,宰相萧敌鲁的族侄。 萧思温通晓书史,尚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辽穆宗时任南京留守。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后,凭借拥戴之功,拜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后加尚书令,封为魏王。保宁二年(970年),扈从辽景宗出猎闾山,途中被国舅萧海只、萧海里兄弟杀害。 萧思温的长女萧胡辇嫁给了辽穆宗之弟耶律罨撒葛,次女萧夷懒嫁给了辽太宗之侄、耶律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第三女萧绰则成为辽景宗的皇后(睿智皇后)。
于琳(1596—1680),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贞瑕。性好综览。康熙八年应岁荐不赴,教授生徒。钻研《周易》,旁及地理、医术。善画,工行楷。有《周易义参》等。
李伸 李伸,废太子李瑛次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诬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谋反,三人被唐玄宗赐死。李瑛的五个儿子(李俨、李伸、李倩、李俅、李备)交由李琮抚养。 李瑛被平反后,李俨封新平郡王;李伸封平原郡王;李俅过继给李琮,封嗣庆王;李备太仆卿,李倩失传。
李丕(?~385年),蜀郡(今四川省)人,出身蜀郡李氏,前秦时期大臣,官至益州刺史。 李丕初任江阳太守,东晋伐蜀时接替王广为益州刺史,镇守成都。东晋将领任权攻打成都,李丕对抗晋军,最终身死殉国。
江湘,号子澄,有些资料称子澄公,也有的资料称江潜公。大清朝乾隆初年,江湘与江巽相携,迁台湾彰化县燕务下堡,即今台湾彰化县大村乡、员林镇一带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