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初以妹妹何氏有宠,拜为郎中,后历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等职。黄巾起义爆发时,拜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发现并镇压马元义的密谋,因功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八校尉。汉灵帝驾崩后,粉碎了中常侍蹇硕拥立皇子刘协的图谋,听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中平六年(189),不纳曹操和陈琳的劝谏,阴结军阀董卓来谋诛宦竖。事情败露后,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其后代是魏晋高门士族南阳何氏。
何武(?—3年),字君公,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郫都区 北)人。西汉大臣。早年学习《易经》,交好翟方进。举孝廉出身,历任鄠县县令、谏大夫、扬州刺史、丞相司直、清河郡守、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楚国内史、廷尉、御史大夫,累迁大司空,封氾乡县侯。参与拟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没有得到执行,累迁前将军。元始三年(3年),受累于“吕宽-王宇事件”,受到诬陷,坐罪自杀,谥号韦剌。
丘方(960-1279),连城(今福建南城县)人,字正叔,丘鳞之侄。宝庆二年(1226)特奏名,优于文学,素性耿介。宝庆间任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丞,兴学好士,政教著声。
王仙,南宋蜀都统,南宋德祐年间(1275~1276)守涪州(今重庆涪陵)
王木,字子升,号晴溪,明朝贵州清平卫(今贵州凯里市)人。生而好学,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举人。
王颙(1054年—1105年),高丽王朝第15任君主(1095年—1105年在位)。字天常,原名熙,1101年因避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而改名颙。他是高丽文宗之子,高丽顺宗、高丽宣宗之弟,早年受封鸡林侯,后升为鸡林公,1095年消灭外戚李资义之势力,并接受侄儿高丽献宗之禅让而成为高丽国王。任内营建南京(今韩国首尔),铸造货币,晚年与完颜部女真交恶,用兵失利后设立“别武班”,强化军力。死后庙号肃宗,谥号明孝,葬于英陵。
朱仲,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相传居于大朱山(今青岛市黄岛区大珠山)。唐 贾嵩 《夏日可畏赋》:“赫尔阳精,当朱仲兮,厥状难明。杲杲而威稜四序,炎炎而火烈群生。”
沈迅(1605~1647) 字羽兄,号宙泉,祖籍蓬莱,其祖父沈梦麟于明万历年间在现莱西市 孙受镇我乐村读书,遂定居于此。1624年(明天启四年)中举人,1631年(崇祯四年)中进士,历任新城县 知县、蠡县知县、刑部主事、方司正副郎、兵部给事中、南京 国子监 博士等职。1643年(崇祯十六年)辞官归里。1647年(鲁监国二年)力抗清兵,举家殉国。
武亿(1745年~1799年),字虚谷,一字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河南府偃师县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考据学家、学者、金石学家。乾隆十年(1745)十一月二十二日生,嘉庆四年(1799)十月二十九日卒。乾隆三十五年举于乡,游学京师,四十五年成进士。后知山东博山县,在官七月,以忤权贵罢。著有《授堂文钞》、《偃师金石记》、《安阳县金石录》等。事具朱珪《知足斋文集》卷五《前博山县知县诏起引见武君墓志铭》、法式善《存素堂文集》卷四《武虚谷传》。
沈德符(1578年-1642年)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沈德符生于明万历六年,卒于明崇祯十五年,享年65岁,明代文学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沈德符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沈德符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精通音律,熟谙掌故。 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除《野获编》外,他的著作还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