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江声(1721―1799)清朝学者。本字涛、改字叔瀛,号艮庭、鳄涛。原籍安徽休宁,侨寓江苏元和(今吴县)。一生未仕。中年师事“吴派”著名学者惠栋,于经学、文字学,均有建树。治学宗汉儒成法,长于旁搜博引。深研古训、精治《说文》,以为经、子古书之准绳。又受惠栋、阎若璩影响,认为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为伪,故集汉儒之说,参与己见,成《尚书集注音疏》。另撰有《论语质》《恒星说》《艮庭小慧》《六书说》等。 清藏书家、经学家。本字鳄涛,更字叔沄,安徽休宁梅田人,后迁居苏州。少时即不喜欢科举,独好经义古学,拜经学大师惠栋为师,精小学。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与王鸣盛、余萧客以及名儒钱大听等人,都是研究《尚书》的专家,学风和惠栋一致。好古成癖,“生平不作楷书,即与人往来笔札,皆作古篆,见者讶以为天书符”。赵诒琛在《顾千里先生年谱》记其“藏善本书甚多,与秦敦夫相埒。岁歉易米,书舍一空”。藏书印有“江声叔沄氏”、“文通后人”等。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恒星说》《艮庭小慧》《六书浅说》等。 [1]
杨翥(zhù)(1369—1453)明代官员。字仲举,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卒,年八十五。 少孤,随兄戍武昌,授徒自给。杨士奇微时,流寄窘乏,杨翥辄解馆舍让之,而自己教授他所。杨士奇心贤之,及贵,荐举杨翥经明行修。宣德时,授翰林检讨,历修撰。正统中诏为郕王朱祁钰府僚,为长史,王即帝位,拜礼部右侍郎,景泰三年进礼部尚书,给禄致仕。明年卒,年八十五。 翥笃行绝俗,一时缙绅厚德者,翥为最。既没,景帝念之,召其子珒入觐,授本邑主簿。 [1]
梁铭(?~1427),河南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明朝将领、保定伯。
李承霖(1808-1891) 清代文人。字雨人,号果亭。丹徒(今江苏镇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状元,尝任广西学政,严斥舞弊之风,后教授惇亲王奕誴读书。 咸丰元年(1851)丁母忧归里。六年(1856)父丧,遂不复出。光绪年间曾上书沈葆祯、刘坤一等,阻止有人在江宁、镇江府间的青龙山一带开矿。 光绪十年(1884)七十七岁重游泮水,并自辑其诗文、制艺为《劫余仅存》。八十四岁卒。
朱寿(?-1393年),籍贯不详,明朝初期将领,封舳舻侯。 从朱元璋渡江南下,攻下江东众郡,升总管。后跟随军攻下常州、婺州、武昌、蘇州、湖州,升任横海卫指挥,进都督佥事。 此后与张赫监督漕运。洪武二十年封舳舻侯,俸禄二千石,赐有世券。后因蓝玉案连坐而死。
曹寅(1658年9月7日—1712年7月23日),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又号雪樵,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清朝康熙时大臣、皇商。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曹寅家。
【生卒】:?——1409 陈州(今河南淮阳)人。洪武中,任北平都指挥同知,移守大宁。在边久,凡山川边塞城守了如指掌。然不能抚慰士卒。燕王大兵至,城中把他捆缚投降燕王,成祖把他释放,随同成祖攻克广昌、彰德,升为都督佥事,封思恩侯。永乐七年死。
戴纶(?~1426)生年不详,卒于宣德元年,明代高密东苓芝(今开发区东王家苓芝)人。永乐年间,戴纶自昌邑训导授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同时授读朱瞻基,迁中允,谕德。
庆昌(~1844):董鄂氏,满镶红,随父穆克登阿剿苗匪,赏蓝翎侍卫,道廿二、三,伊犁参,廿三、十二,卒。 道光廿二年三月廿八日(1842,5,8)任伊犁参赞大臣,道光廿三年十二月日卒
德济(1861~):满正白,护军,光廿五、十,杭州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