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董孟(?~1760),字号不详,汉军正黄旗人。清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武进士第一人。
章纶(1413年-1483年4月28日),字大经,温州乐清(今乐清雁荡山北麓南阁村)人。明朝名臣、藏书家。 正统四年(1439年)章纶登进士第,官授南京礼部主事。景泰年间升任礼部仪制郎中。因“性亢直,不能偕俗”、“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在礼部侍郎位二十年不得升迁。成化十二年(1476年),章纶辞官回乡。 成化十九年(1483年),章纶去世,年七十一。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获赠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恭毅”。著有《章恭毅公集》、《困志集》等。
禹之鼎(1647年—1716年),中国清代画家。字尚吉,一作上吉或尚基,号慎斋,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作江苏兴化人。 [2] 有《骑牛南还图》《放鹇图》《王原祁艺菊图》等传世。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 [1]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 [2] ),祖籍地广东省和平县。 [3] 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 [4] 。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被尊为“义王” [5]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入拜上帝教 [1] ,咸丰元年(1851年)12月,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 [6-7] 。咸丰五年(1855年)2月,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 [8-9] 。咸丰七年(1857年),天京事变时封“左军主将翼王”,6月2日,再度从天京出走 [9] 。10月,驱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试图救出被湘军围困的瑞州、临江、吉安的翼殿诸军,失利之后放弃江西,经略浙闽,流动转战于南方各省 [7] [9] ,同治二年(1863年)5月,率众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 [10] 。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 [10-12] 。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王图炳(1668-1743),清朝江南华亭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一品大学士王顼龄之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御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降官侍读,加詹事衔。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
乌珍 ,字恪谨,汉军正蓝旗人。军功世家出身,正蓝旗光绪年间历任满洲副都统,民政部右侍郎(正二品)等职,宣统时,兼京师步军统领。
潘荣(1419~1496年),字尊用,号疏庵,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人。明朝大臣。 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出任吏部给事中。景泰初年,迁右给事中。天顺六年,出使琉球,迁都给事中。成化年间,历任南京太常少卿、户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累迁南京户部尚书。 明孝宗即位,以资善大夫致仕。弘治九年,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八,获赠太子太保。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同治年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1889年至1892年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在出使期间看到俄国人贝勒津翻译波斯人拉施特哀丁著的《史集》、伊朗人志费尼写的《世界征服者史》和亚美尼亚人多桑编的《蒙古史》等历史书籍,遂获得西方的资料证补《元史》。在翻译金楷利等的帮助下,译著了有关章节,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其中有目无文的10卷,对元宪宗以前历史的证补较为详实。开了中国史学界利用外国资料研究元史的先例。回国后,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张加强军训,巩固边防。
汪本铨(1810~1854):字衡甫,江苏阳湖人,道九进士,道廿五、十二,奉府丞兼奉学,未任旋调顺府丞。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