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钟骏声,字雨辰、亦溪,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清朝状元,后官至四川学政(修撰衔)、侍读学士。
天宝中,有赵生者,其先以文学显。生兄弟数人,俱以进士、明经入仕。独生性鲁钝,虽读书,然不能分句详义,由是年壮尚不得为郡贡。常与兄弟友生会宴,盈座朱绿相接,独生白衣,甚为不乐。及酒酣,或靳之,生益惭且怒。后一日,弃其家遁去,隐晋阳山,葺茅为舍。生有书百余编,笈而至山中,昼习夜息,虽寒热切肌,食粟袭纻,不惮劳苦。而生蒙懵,力愈勤而功愈少,生愈恚怒,终不易其志。后旬余,有翁衣褐来造之,因谓生曰:“吾子居深山中,读古人书,岂有志于禄仕乎虽然,学愈久而卒不能分句详议,何蔽滞之甚邪?”生谢曰:“仆不敏,自度老且无用,故入深山,读书自悦。虽不能达其精微,然必欲死于志业,不辱先人。又何及于禄仕也。”翁曰:“吾子之志甚坚。老夫虽无术能,有补于郎君,但幸一谒我耳。”因徵其所止,翁曰:“吾段氏子,家于山西大木之下。”言讫,忽亡所见。生怪之,以为妖,遂径往山西寻其迹。果有椴树蕃茂,生曰:“岂非段氏子乎?”因持锸发其下,得人参长尺余,甚肖所遇翁之貌。生曰:“吾闻人参能为怪者,可愈疾。”遂瀹而食之。自是醒然明悟,目所览书,尽能穷奥。后岁余,以明经及第。历官数任而卒。
赵德,男,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 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任,知州学停辨已久,致百余年来无士人赴京考取功名。于是,韩愈除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
英州真阳县(今广东英德)人。曲江村士人吴琪妻。绍兴五年(1135),英州饥,观音山盗起,剽掠乡里。琪逃走,母女被执。谭氏有姿色,盗欲逼谭氏为妻,谭氏怒斥盗,遇害。
薛寘,北魏平远将军,广读典籍,喜好文章,20岁就依赖父祖的政绩被朝廷起用为奉朝请,他还撰写了《西京记》2卷,文章杂记20余卷。先后做过北魏尚书吏部郎,清河郡和广平郡二郡守。
叶时,字秀发,南宋钱塘石马兜人,宋淳熙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理宗初,出知建宁府,后提举崇福寺(今良渚镇西),著有《礼经会元》、《竹野诗集》。其后代仍居良渚镇叶家头一带。 [1]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谟遇害,后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贞。
 胡琼,字国华,号九峰子,南平县(今南平市)人,明正德六年(1511)考取进士。   胡琼任职慈溪之前,当地官吏豪强仗势胡作非为,甚至唆使不明-之人,驱赶县令。胡琼在职,为官清廉正直,以身作则,感动了民众,地方权贵找不出他的差错,无法刁难。不久,反而颂扬其德政。他在慈溪任职3年,民心安定,政绩显著,朝廷召他考授,拟任山西道御史,一个月后,因病返故里,居南平东溪岸山麓,与志同道合友人相邀讲学。   病愈后,被任命为贵州巡按。因当地民族杂居,风俗各异,治理困难。胡琼到任后,清除恶劣罪犯,拆除滥建祠庙,兴办学校,推崇德高望重的历代名人和乡贤功绩,教育后人。当时部分苗民不知真情,从中挑拨闹事,胡琼按情节轻重逮捕为首者,平息-。为控制边境局势,他奏请设兵扎营云南各关隘。   胡琼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善意言词,曾向朝廷揭纶官王闫贪赃枉法和总兵昌佐违法,且评议各司里正。人们称赞他是个才能出众的官员。   胡琼被人称道为孝悌楷模。他视继父为生父。家中诸事全交托弟弟,自己不存私钱。其母在外去世,胡琼特地建新屋,迎放母亲遗体,日夜守祭。服孝三年满,出任山西御史。   《九峰稿》是胡琼的遗著。由其子修龄、庭椿收集刊行。他的诗文清新流畅,不时表露仕途艰辛之感。如《黯淡洪涛》道:“世道如流水,应悲怪石多。君看黯淡险,莫向此中过。”因擅于诗文,时常挥毫以赠友人。   后因直言,以议大礼惨遭廷杖毒打身亡,死后草草收葬。
胡世安(1593~1663) ,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资州井研县(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秘书院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胡世安工诗文,著有《秀岩集》十一卷,凡诗二十二卷,文九卷,及《大易则通》、《禊帖综闻》、《异鱼图赞笺》、《异鱼图赞补》。
卢楚(?-618年8月11日),涿郡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出身范阳卢氏,任隋朝内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