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佶(?-911年5月),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末五代时期楚国军政人物。张佶早年以明经及第,曾任宣州从事,在唐末军阀混战中先后效力于秦宗权、孙儒、刘建锋,由江淮转战进入湖南,官至武安军行军司马。他在刘建锋被杀后,主动辞让武安军留后之位,迎立马殷为藩帅,仍被马殷任为行军司马。楚国建立后,担任永顺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乾化元年(911年),张佶病逝于静江军节度使任上,追赠侍中。
常衮(729-783年),字夷甫,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唐德宗时期宰相,三原县县丞常无为之子。天宝十四年(755),状元登第,授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年),授右补阙,充翰林学士,迁考功员外郎。大历九年(774年),升礼部侍郎。连续三年,主持科考。处事谨慎、墨守陈规。大历十二年(777年),正式拜相,独揽朝政,册封河内郡公。唐德宗即位后,贬为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注重文化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3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尹洙(1001年~1047年),字师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北宋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授正平主簿,迁河南户曹,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贬经略判官。后期,迁右司谏、渭州知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因事再贬均州酒税。庆历七年去世,谥河南先生。提倡古文运动,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孙奕,男,毕业于青岛大学。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及美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墙美术馆、上海陆俨少艺术馆、深圳荣宝斋、泰山美术馆以及美国、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孙堪(1482—1553)字伯子,号志健,浙江余姚人,为诸生,能文,有膂力,善骑射。正德十四年(1519),38岁的孙堪听说父亲孙燧被害,率两弟孙墀、孙升挟刀赴南昌。正好宸濠已被王守仁所擒,即扶柩归乡。孙堪由于过分悲伤,竟聩双耳,率弟庐墓蔬食3年,又墨衰3年,史称三孝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 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 ),字元直。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省德州市)。南宋初年宰相。吕颐浩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退居台州。绍兴九年(1139年),吕颐浩去世,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自幼生长于西北两边,娴熟军旅;应诏上奏战守之策,筹划颇为完备。在宣和伐辽时,他奏陈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此言“切直”。苗刘之乱时,又与张浚等人创议勤王,最终平息祸乱。但他在相位时,专横刚愎,力排李纲、李光等;为满足军需,又创立月桩钱,使东南百姓负担沉重。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概述内图片来源:《历代圣贤名人像册》 
刘 逵(1061—1110年) 北宋大臣,宋徽宗时任中书侍郎,约在职三年。
刘照,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