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西汉人,字季逵,为颜子后代。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宋文学家、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护军司马颜显之子。勤奋好学,起家吴郡(刘柳)参军,交好陶渊明。南朝宋建立,授太常博士,迁尚书义曹郎、太子舍人。反对司徒徐羡之拥立刘义符,出任始安郡守。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出任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历任步兵校尉、秘书监、光禄勋、太常。元凶刘劭弑立,授光禄大夫。宋孝武帝即位,担任金紫光禄大夫、湘东王(刘彧)师,后世称其“颜光禄”。孝建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散骑常侍、特进,谥号为宪,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陈钟秀,字辉山,甘肃省临潭县新城西街人,生于清咸丰年间,岁贡生,曾任岷县学正。他“工诗善书,辩词纵横,精识强记,为人方正不阿”。著有《咏雪诗存》四卷。
阮先(1814—1893),字慎斋,一字慎言,阮元从弟,阮鸿次子。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曾以国学生应顺天乡试,特赏六品衔詹事府主簿
门福(生卒年不详)亦名“立亭”、“德临”。清代盐商。登莱道(今属山东)人。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 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累拜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及官员任免。 景元年间,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 钟会工于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评其为“妙品”,仅次于“神品”。又精通文赋和玄学,著有《魏钟司徒集》。(概述内图片来源:叶雄《三国演义人物谱》)
郭学书,明代钧州(今禹州)人。字道伯。平生专心致志,研读经史。
赵隐(507-576年),字彦深,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北齐重臣。 秉性聪敏,善于书计,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其写书。子如善其无误,用为书令史,高欢补为功曹参军,文翰多出其手,号为敏给。文宣帝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河清元年,进爵安乐郡公,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修国史,迁尚书令,加特进,封宜阳郡王。 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离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司徒。武平七年卒,时年七十,赠使持节、都督齐兖南青诸军事、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司空。 
赵充国(前136-前51年,或前137-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金城郡令居县(今甘肃兰州永登)。 西汉名将。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百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等职。他率军击败武都氐族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汉昭帝死后,赵充国与霍光等拥立汉宣帝,获封营平侯。累官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前61年),计定羌人叛乱,并建议开展屯田。赵充国晚年致仕后,仍常参与议论“四夷”问题。甘露三年(前51年)或二年(前52年)去世,年八十六,谥号“壮”。甘露三年(前51年),绘像未央宫麒麟阁,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赵世隆,宋朝将领,宗泽部将,官拜统制。宗泽去磁州,将州事交给兵马钤辖李侃,赵世隆将他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