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连登,清代人,字瀛洲,号省斋,清朝大臣。西安府咸阳县(治今咸阳市)人。自幼胸怀大志,生性仁慈。年轻时几次应试不中,便捐官得职。任山东青州(治今山东省益都县)知府。后调直隶真定府(治今河北省正定县),升为通永道员。康熙四十九年(1711)被提升为按察使,再升通政使,晋为湖北巡抚。雍正元年(1723)被罢官。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 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概述内图片来源:《历代名臣像》 )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吕护(?~362年),十六国时期割据军阀,为人反复无常,一生多次往返投奔过后赵、冉魏、前燕、东晋政权。公元362年,前燕派吕护进攻洛阳,遭晋军击败,战中负伤,不久去世。
元绍(生卒年不详),字丑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成员,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五世孙,常山简王拓跋陪斤之子。 元绍聪明智慧,累授尚书右丞。刚正不阿,不避权贵。景明四年(503年),杖毙幸臣赵修。累迁凉州刺史,卒于任上。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并领淮南太守。大司马桓温执政,跟随郗昙一同北伐前燕。不听王羲之劝谏,大败而回,致使豫州大部沦陷,坐罪废为庶民。升平五年(361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获赠散骑常侍。谢万举止轻浮,受到阮裕讥讽“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苏定方(592年/600年-667年[1-2] ),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一作六十七[1-2] )。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苏兆(1920年-1948年),男,河北省人。生前为八纵队二十二师指导员,1948年在锦州牺牲。
万青选(1818~1898),字泉甫,号少云,晚年又号随庵、泉叟,祖籍江西南昌,生于北京宛平,其父万承紫系著名书画收藏家。万青选曾先后三次出任清河(今淮安市清江浦区)知县长达十年之久,官至淮安知府,在淮安前后有36年,文治武功,颇有政绩,载入史册。他在清江浦运河北岸十里长街置房屋99间,俗称“万公馆”。周恩来总理童年时代曾在此生活、读书。万青选富收藏,精篆刻,工铁笔,虽当官而不废其习。其书法上溯秦汉,下及清贤,遍师众长,形成了典雅、恬穆、浑厚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工,法度俨然。 
袁熙(?-207年),字显奕 ,(《后汉书》、《东光世系》作显雍),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人,是东汉末年占据河北的军阀袁绍次子,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令袁熙为幽州刺史。袁绍官渡兵败后不久病死,其兄长袁谭、弟弟袁尚各自独立,互相攻伐,曹操趁机进攻袁谭、袁尚,并逐渐占河北。袁熙接纳兵败的袁尚后,因为属下叛变而逃往乌桓,被曹操击败后,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帐下, 却被公孙康杀死,二人首级被献给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