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谠,字处言,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六世祖张弘为晋朝长秋卿。父亲张华,十六国时,任南燕-慕容超的左仆射。张谠于南北朝时期,曾在宋孝武帝-刘骏殿下称臣,历任给事中、泰山太守、青冀二州辅国府长史兼魏郡太守。张谠的妻子皇甫氏曾被北魏俘获,赐给中级官员做奴婢。皇甫氏装疯卖傻,整日蓬头垢面,也不梳洗打扮。
万历四十六年举人,授钱塘知县。 累迁霸县佥事,当时天下将乱,倾尽家产以助军饷,以丁忧回家,闻李自成至北京,遂单骑入卫,北京失陷后,于卢沟桥驿亭自尽。
康日知( ?-785年 ),字日知,西域康居(今撒马尔罕),粟特族。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大将军康植之孙,户部尚书康孝义之子。骁勇善战,成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部将,授赵州刺史。建中二年(781年),平定李惟岳叛变,效忠朝廷,授深赵观察使。兴元六年(784年),授予同州刺史、奉诚军节度使,迁河中节度使用、检校左仆射,册封会稽郡王。贞元五年(789年),卒于任上,追赠太子太师。
常林(生卒年不详),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 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封骠骑将军,谥号贞侯。
封演,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中为太学诸生,十五载(756)登进士第。
宇文述(546年—616年),本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枭雄宇文化及父亲。 宇文述骁锐善骑射,初仕北周,起家开府,累迁英果中大夫,从韦孝宽平尉迟迥,擢上柱国。入隋,为右卫大将军。及攻陈,为行军总管,率军三万自六合出兵,又平复东吴之地,以功拜安州总管。后与杨素等合谋助晋王杨广夺太子位。杨广继位,是为炀帝,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宇文述扈从炀帝北巡榆林,西巡张掖,多次击败吐谷浑军,并与苏威等典选举。大业八年(612年),炀帝攻高句丽,宇文述为扶余道军将,战败,除名为民。次年,复官爵,再攻高句丽,旋以杨玄感起兵攻东都,奉召还师讨之,斩杨玄感。后宇文述随炀帝南下江都,病卒。他广收贿赂,金宝盈积,有家僮千余人。因善奉迎聚敛,得炀帝信任,贵宠一时莫比。 
孟元阳(?-815年1月30日 ),唐朝中期将领,安州刺史孟常谦之子。孟元阳长年担任陈许军大将,颇有声名。贞元十五年(799年),率军坚守西华,击退入侵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次年,又力拒淮西叛军。以功拜陈州刺史、御史大夫。永贞元年(805年),升任河阳节度使。元和五年(810年),转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入朝历任左金吾大将军、右羽林统军,封赵国公,后世称其为“孟赵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1月),孟元阳去世,获赠扬州大都督。
姚令言(?—784年),字讷,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年时应征入伍,隶属泾原节度使马璘,屡立战功,授右金吾将军、衙前兵马使、检校太常卿、御史中丞。建中元年,拜御史大夫、泾原节度使、泾州刺史。建中四年,淮西李希烈叛乱,带兵勤王。发生“泾原兵变”,导致唐德宗逃向奉天。跟随太尉朱泚叛乱,授侍中,围攻皇帝,杀害宗室成员,卖命作战。贞元元年,跟随朱泚投奔田希鉴,惨遭杀害。
唐衢,[唐]穆宗时人。应进士不第,能为歌诗。工八分书,元和五年(八一o)韦处厚撰唐京河新开水门记,为其所书。《金石录·旧唐书本传》
哥舒曜,字子明,安西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突骑施族。唐朝名将,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之孙,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之子。 门荫入仕,起家尚辇奉御,迁检校光禄卿。跟随名将李光弼讨伐安史之乱,颇有功勋,授殿中监,袭封西平郡王,镇守东都洛阳。 唐德宗即位,召为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定李希烈叛乱,诛杀汝州刺史周晃,迁河南尹。 贞元元年,入为鸿胪卿,累迁右骁卫上将军,卒于任上,赠幽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