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孙沔(996年-1066年),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大臣。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宋仁宗时历监察御史、陜西转运使。曾两知庆州,因有外交治才,颇受依用。皇祐年间,任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协助狄青平定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后因“淫纵无检”遭御史弹劾,徙官寿州。宋英宗即位后,被起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府,改知庆州。治平三年(1066年),改观文殿学士、知延州,在赴任途中去世,年七十一(一作七十二 ),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威敏” 。《全宋诗》录其诗四首。
孙汝翼,字端朝,毗陵(常州端朝)人,在绍兴七年(1137)任溧阳县知县。建炎二年(1128)考中进士,后来还做过福建提刑,荆南知府等。
吴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史称“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汰冗员、节浮费,广设屯田、修复废堰,与胡世将创转船折运法,使粮储充足。官至四川宣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病逝,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少师,谥号“武安”。淳熙三年(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史诏(1057年-1129年),字升之,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宋代名士,以孝行闻,誓终身母子不相离,乡人称为八行先生。(概述图片来源: )
刘铨,成都人。性好画,所居对圣寿寺,寺多唐蜀名迹。终日谤玩,至忘饮食,久而自能。所画山水,多以布纹印科叶者唐旧制,盖得于壁间也。尤精佛像,描墨成染,与李道明无异,清劲才过之。
刘筠(公元971年 - 公元1031年)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进士。初授馆陶县县尉,后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又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死后谥文恭。文与杨亿齐名,当时号称“杨刘”。
刘媛,女,沈某妻,工画观音大士。
刘涣,东汉末期人士,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州东南)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刘孝孙(?~641),字德祖,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隋末为王世充弟王辩行台郎中。武德初,历虞州录事参军。太宗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六年,历咨议参军,迁太子洗马,未拜卒。能诗。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顾沅辑《古圣贤像传略》道光十年刻本)
刘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诸侯王,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为太上皇后李氏。爱好读书,多才多艺,少时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经》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刘邦封为沛公时,随同萧何、曹参等从军灞上,封文信君。刘邦即位后,封为楚王。到达楚国后,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吕后称制时,听闻浮丘伯在长安,遂派次子刘郢客与申公前往受业。汉文帝听闻申公为《诗》最精,任命五经博士,为《诗》作传,号《鲁诗》。刘交缀集诗传,号《元王诗》。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谥号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