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后燕宦官,曾协助慕容盛一同杀死兰穆。 因功劳被封为中常侍、辅国将军
李慧,清代人物,女。字小香,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流寓广西桂林。秉铨女。善花鸟,师赵文淑而妍秀较胜。《粤西先哲书画集序、墨林今话》。
朱简(1570—?),明代篆刻家。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 善诗文,诗宗阴、鲍,秘不示人,而独恣情鱼虫籀迹之学,与当时的著名文人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和。精研古代篆体。尤精古篆。以赵凡夫草篆为宗,别立门户,自成一家。篆刻着重笔意,有草篆意趣,善用切刀。印风涩滞苍莽,在当时别树一帜,对后世丁敬的影响很大。
朱宝 [明]号肖海,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工书,凡古人法书名画,临摹逼肖,董其昌亦时所感。
曹荣,小说《说岳全传》的人物,曾任宋朝黄河节度使,与刘豫是儿女亲家。
明崇俨(646年—679年),本名明敬,字崇俨,洛州偃师(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人。唐朝时期大臣,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追赠豫州刺史明恪之子。 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年少之时,学习并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乾封初年,参加封禅泰山活动,授黄安县丞,授冀王(李旦)府文学。仪凤二年,迁正谏大夫,入阁供奉,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帮助唐高宗时期治疗风疾,深得帝后喜爱。 仪凤四年(679年),遇刺身亡,追赠侍中,谥号为庄。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字绍宗,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 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名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慕容绍宗早年原是尔朱氏部将, 担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开国侯。归顺高欢后,历任扬州刺史、青州刺史、度支尚书、晋州刺史、御史中尉、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等职,进爵索卢县公。他在侯景之乱期间,以东南道行台之职总领平叛事宜,改封燕郡公,先在寒山堰之战中大败南梁援军,生擒梁军主帅萧渊明,而后回师涡阳,大败侯景。武定七年(549年),慕容绍宗在围攻颍川城时乘船窥视城池,结果被风将船吹到城下,遭到守军的乱箭攒射。他自知难以逃脱,最终投水而死, 追赠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号景惠。
慕容三藏(546年~613年7月3日) ,字悟真,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北齐、北周、隋朝名将。东魏高欢手下大将、北齐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次子,燕国太原王慕容恪七代孙。后官拜凉州刺史。
张高,字士龙,道教正一派第十五代天师,慈正之长子。姿宇超旷,好酒纵饮,一石不醉,曾经在长安城酒家遗忘了玉印在那里,有少年们想拿起玉印却拿不起来,第二天天师回来,笑着拿去了。唐玄宗曾召见他,命他道京师设法坛传法箓,赏赐金帛,免去龙虎山的租税,册封汉朝祖天师张道陵的道号。 唐德宗真元年间供养他,摆着金中踱了银子的香炉,铺设金丝帕和黄色娟纸等器物。